2008-10-26 19:27:34Fool

回想歐洲

去年的這個時候我正在歐洲旅行﹐當然是以開會這冠冕堂皇的理由成行。我記得那時曾跟一同前往的同學說﹐30分鐘的PRESENTATION換來3個禮拜的歐洲之旅實在是太划算了。

當初也立下了很宏偉的願望﹐希望能從這次3個禮拜的旅行裡找到另一個角度去看這個世界﹐最好還能激發我源源不斷的寫作靈感。不過一年過去了﹐我連都柏林流浪記的下集都沒交代清楚﹐更別提其他宏偉的願望了。

最近﹐也不算特別空閑﹐去年在歐洲旅行時的感覺和畫面卻會沒來由的出現。聽到古典交響樂就想起維也納﹐踏過青翠草地時會想起都柏林的ST STEVENS GREEN那片草地。我甚至還記得在維也納碰到的那場大雨和在威尼斯迷路在不知名的島上執著往前走的午後。其實都不是些會令人覺得刺激過癮的事﹐就只是沉積下來在記憶深處一些瑣碎的﹐片斷的感覺和畫面。

有時候空間與自我交織在一起產生的化學作用是需要經過時間的沉澱與累積才會慢慢浮現的。那種感覺就像不停的儲存著一些什麼﹐可能是某種經歷﹐然後在對的時候﹐它會以最適當的角色再次出現在生活中﹐提供了另一層的意義。比如那些久不見面﹐難得聯絡的朋友﹐每次碰面都像不曾離開過那樣的熟悉﹐放在時間的橫軸上來看﹐這些人﹐就像是生命裡最重﹐最實在的元素﹐像淘金過程之後沉甸甸的黃金一樣燦爛。而有些生命經歷也是一樣﹐在當時當刻可能不知道那時的經歷會賦予之後的人生什麼樣的意義﹐但就是要經歷了﹐才能在適當的時候開啟最美麗的一扇門。

比如﹐在新加坡回家的路上看星星的夜晚。
比如﹐都柏林的那一片大草地。
比如﹐多腦河畔的皇宮和夜景。

上一篇:不再寂寞的東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