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27 23:21:47吉伯特

艋舺

其實是為了挺以前的健身教練黑皮,我跑去電影院看艋舺了,結果沒想到好死不死,第一次在西門盯戲院遇到白木死國中生,死小孩看過網路盜版還在電影院一直碎碎念,你以為你自己是趙佑庭嗎? 主角還沒說台詞,你就在後面先說一次。真想出戲院以後就跟艋舺一樣把那幾個死小孩拖到巷子打到死。

但說回來,雖然前五分之一左右的對白跟場景有一種故意裝復古,卻一直格格不入的不協調感,像是B級的青春YOUNG片,但開始進入正題之後,的確把地區角頭的一種混義氣的濃厚人情感帶進片子裡了。我也了解為什最近有些朋友的暱稱出現一些奇怪的台詞,那些無奈地被捲入時代浪潮的痛苦不是只有黑社會的人才會有的感觸。

片子的後半段讓我感覺到上班族跟黑社會也沒甚麼兩樣,上面的人不下來,下面的人就爬不上去,那些既得利益者的嘴臉沒有黑道白道的分別,只不過上班族不能這麼赤裸裸的去表達自己的憤怒而已。

國片導演為了生存其實做了很大的努力,看得出他們努力做出笑中帶淚,把省思跟感動也放進電影的痕跡。 其實並不是以前的劇本做不到,而是我覺得走過某一段國片就等於冷門藝術片的階段後,導演們的確開竅了。

這次豆導真的做得很好。

我會慢慢回味艋舺裡的台詞。
艾小姬 2010-03-19 16:32:10

其實
我一直到後半部
才覺得這部片還不錯
前半段好像不夠細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