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1-11 20:28:08尚未設定

the Wrens

  the Wrens,這個在台灣名不見經傳的名字,卻代表了一場比Wilco的"Yankee Hotel Foxtrot" 更感人的故事。是的,又是一場商業價值徹底殘害音樂藝術的故事。來自美國新澤西州Secaucus市的四個大學朋友在80年代末期組成了the Wrens,他們的第一張專輯"Silver"於94年推出,各方評價都相當的不錯,尤其是他們在吉他聲線上的呈現,頗為與眾不同。接著在兩年後推出了,評價更高,更為創新變化的第二張專輯"Secaucus",但就在他們準備為唱片進行宣傳演出時,他們的唱片公司"Grass Records"竟然要脅他們簽下新的唱片合約,否則便會中止一切唱片宣傳工作,由於新的唱片合約中並沒有樂團要求的完全主控權,所以the Wrens 沒有向唱片公司屈服,最後巡迴演出也被唱片公司勒令停止。(Grass Records就是大家熟悉的Wind Up Records的前身,他們推出的最成功作品就是人稱史上最強的Media Hype--"the Creed")

  不屈服於強權的the Wrens,仍然堅持自己的搖滾道路,經過三年的創作之後,於99年開始"the Meadowlands"錄音,但是過程並不順利,樂團的問題接踵而至,使得錄音的工作不得不走走停停,終於在2002年的時候順利的錄製完成,並於2003年初在網路上開始流傳,這時各大媒體才驚為天人的注意到了the Wrens的實力,各方佳評如潮,等到2003年7月發售時,許多人也早就是引頸期盼,各大樂評也一律給予高評,這對the Wrens來說,總算是遲來的肯定,而對於一個業餘樂團來說,7年來的心酸甘苦,真的不是外人足以稱道的。

  the Wrens的音樂並沒有什麼革命般的創新與變化,但是他們卻能在美式Indie-Rock裡玩出一首又一首令人激賞得好歌,而在"the Meadowlands"他們所展現了以往的作品中看不見的成熟和高質感。令人愛不釋手的吉他聲線在這張專輯除了還保持以往的特殊以外,還添加了許多更感性的波動,而主唱Charles Bissell的聲音在時間的粹鍊之下更顯得特殊,他的聲線既不屬於Pavement,GBV等一派的優美甜熟,更不屬於the Flaming LIps或是Grandaddy等的飄忽清澈,反而是像是兩種聲線的綜合體,聽起來親切感十足,彷彿像是附近酒吧裡親切的大男孩在表演。

  專輯裡面也很多都是這七年來他們的心聲,就是像是開頭曲"The House that Guilt Built" 所訴說的一樣,配著夜晚的環境聲效,這些年來的努力,頗有一切盡在不言中的感覺,十分的噴淚,還有"This Boy Is Exhausted"更是他們辛苦的血淚談,充滿了對現實與生活的無奈。而"Hopeless"中,在中板的敘事歌曲中,那陣陣搶耳的吉他Riff,正是the Wrens的招牌技巧(要說大絕招也行)。

  不論是頗有Disco-Punk架勢的"Faster Gun"還是中後段越發激烈的史詩歌曲"She Sends Kisses",都一再的顯示這專輯剛柔並濟的飽和度。值得一提的還有"Boy You Won't",由特殊吉他聲線效果和稱底鋼琴所組成的骨幹,呈現出微微的吉他噪音,而Charles Bissell更是像被Wayne Coyne附身一樣,歌聲突然迷幻了起來。而專輯中的最佳歌曲則是"Everyone Choose Sides",這首痛快爽朗的單曲,除了有the Wrens的招牌吉他聲線以外,歌詞的內容更是寓意著他們已經年華老去及樂團的精神,一再突顯了Everyone Choose Sides這句話的無奈。專輯的最後由Charles Bissell 的愛情故事做結,可愛的慢歌"13 Months A Minute"所講述的心境,想必很多人都心有戚戚焉吧。

  "the Meadowlands" 在2003年當中頗有鶴立雞群之勢,這專輯和這個樂團,似乎也代表了搖滾樂純真的一面,沒有好萊屋的明星老婆,沒有票房上億的巡迴演唱,只有四個年近40的搖滾客,用自己的生命真實的紀錄了自身的價值,不管你是否被"the Meadowlands"背後故事所感動,單就音樂上來說,這些業餘的傢伙比專業的還棒上好幾千倍呢。

Please also Try:
http://launch.yahoo.com/ar-269559---The-Wrens
http://www.wrens.com/wrens/home.html
Then you will k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