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13 09:42:45MINA

找人訴苦減壓 不如正向思考

找人訴苦減壓 不如正向思考

文/柯俊銘

生活中,倘若遭遇失敗或挫折,您都會如何反應?相信找人發牢騷,藉此宣洩情緒是常被使用的方法,但日前一份發表在國外期刊「焦慮、壓力與應對」的報告卻指出,此舉不僅無法減壓,反而可能令人更心煩,值得參考。

這項研究由英國肯特(Kent)大學的心理學家Joachim Stoeber博士主持,他和Dirk Janssen博士合作,透過在校園刊登廣告招募到149名學生進行調查。

過程中,所有志願者都被要求書寫日記,時間為期3至14天不等,需記錄的內容主要是每天讓自己最懊惱或痛苦的事情、本身當下所採取的因應對策,與一天結束時的感受,最後還要註明對該日生活的整體滿意度。

歸納發現,這些學生慣用的策略不外乎有:「向親友吐苦水」、「尋求社會支持」 (如情感、物質上的支持)、「從事其他活動藉以轉移注意」、「自我批判」、「逃避現實」、「否認發生」、「使用菸、酒或藥物麻痺自己」、「訴諸宗教信仰」等。

進一步分析顯示,除了「從事其他活動藉以轉移注意」能讓當事人暫時覺得好過外,前述的其他策略都會讓學生的心情變得更糟,對緩解壓力的幫助有限,且使用的次數越頻繁時,生活滿意度就越低。

當學生越常利用「接納」、「幽默」與「認知重構」,意即嘗試往好的地方想,或重新給予積極性的定義,多看事物的優點時,生活滿意度就越高。

研究者表示,過去普遍認為,訴苦可以釋放壓力,具放鬆的作用,但其實在抱怨的過程中,等同於再一次回顧不愉快的經驗,容易激發憤怒、恐懼、悲傷等負向情緒出現,反覆思量的結果只會讓人越陷越深,終致難以自拔。

反觀在面對壓力時,若能坦然接受事實,以自我解嘲的方式化解尷尬,並賦予遭遇的一切正向價值或意義,甚至不是很重要的話就一笑置之,順勢而為,如此有助於重建自信,恢復繼續打拚的動力。

已逝的聖嚴法師曾說,處於逆境時要能:「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人生難免碰到不順,與其只是怨天尤人,規避責任,不如學習樂觀以對,懂得隨遇而安,相信才能從困擾中獲得解脫。(作者為公職臨床心理師)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sep/13/today-health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