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23 05:11:34lion
遠望田寮洋咖啡店歇業之因【轉貼】嗚咽雙溪河/羅敏儀
嗚咽雙溪河(一)
羅敏儀(綠盟能反貢小組成員/貢寮國小實習老師)
2005.2.19
蒼鷺展開翅膀,紫灰色的身影低空飛過公館大橋橋墩後,優雅的停駐在沙洲上。幾隻暗光鳥低著頭,採著慎重的步伐,在橋下一步一步尋找水中魚蝦。遠遠的,還站了隻大白鷺,專注凝望河面,長長的脖子彎成一個大問號,彷彿正在思考著什麼。
我順著白鷺的視線望去,希望看出一些蛛絲馬跡。眼前是緩緩流動的雙溪河,河道在更前方往左轉了個大彎後,經過架高的102號縣道下,繼續往貢寮村流去﹔而正前方的林木在河道轉彎處不是整片消失,就是樹幹向後斜倒,這是去年10月納坦颱風帶來豪大雨,使河水快速暴漲直衝向前,溢出原來河道截彎取直奔流的結果。
再看,似乎又有些不對勁,大水直衝向前卻無路可去啊?新蓋\好的102號縣道正橫擋在前,除了高度超過縣道的洪水得以迅速溢流到另一側雙溪河外,更多的洪水只能回堵在原河道與公路之間。2004年10月罕見的秋颱──納坦颱風襲台,造成雙溪河中游的頂雙溪聚落嚴重淹水,與這番景象有關係嗎?
102號縣道連接雙溪與福隆,道路工程幾乎都延雙溪河岸修築,甚至就在雙溪河中下游河段,河川彎曲擺\動沖積成的氾濫平原上,架設道路。這些低平的氾濫平原平日雖是鄉民的農作區,一旦暴雨山洪來到卻都成為吸納與吞吐龐大水量的緩衝空間,所以數百年來,緊鄰雙溪河兩岸產生無數大小聚落(較大者如頂雙溪、貢寮村都有百年老街),都是因為雙溪河擁有充裕的行水空間,使兩岸不致發生嚴重的淹水災害。如今,在河川行水空間裡硬生生多了一條巨大綿延的現代化道路,難道不會對原有環境造成影響嗎?可以確定的是,縣道工程施工後,幾乎沒有淹水紀錄的頂雙溪,在2001年納莉颱風來襲時,發生數十年未曾有過的大水災,淹水高度達兩層樓﹔縣道完工後,2004年納坦颱風再次造成頂雙溪淹水,淹水高度也直逼二樓。
102號縣道的設計,為了能在低平氾濫平原中彎彎曲曲的河道上修築直線公路,規劃成以水泥體架高的興建方式,修築時遇河架橋,沒河則架水泥高台,於是,一條「筆直」的「快速道路」於焉誕生。這條路路面寬廣平坦,車行通暢無阻,而且車速飛快(通常可以高達100公里的時速行駛),真是給了人們大大的方便。豈知,人類的方便卻帶來河川環境的不便。原本做為洪訊時吸納暴雨山洪的廣大緩衝空間,被道路建築佔去一大片面積﹔而原本易於洪水四處氾濫奔流、宣洩入海的低緩平原,也被阻隔其中的公路攔腰截成兩半,當半邊河水無法迅速往另一邊河道宣洩因此發生嚴重回堵,不僅會造成部分河道洪水高度異常增高,也會使洪水滯留時間延長,換句話說,就是使淹水的機率大大提高了。
我並不是什麼學者專家,而貢寮人經過核四電廠無數環評施作的結果,也早就不再盲從相信什麼學者專家了,往往只有透過在地居民世代累積的生活經驗,和誠實無欺的觀察推測,才能一一找出問題核心,商討出適當的解決方法。而且,地方居民與專家學者在討論地方相關事務上,本來就應該享有同樣的參與權、決定權﹔居民的在地經驗和專家的理論數據,也應該得到公平對話與辯論的機會。就像102號縣道和雙溪河淹水有沒有關係?就是一個可以討論、值得討論的問題。
大白鷺心中想的,大概不是縣道與淹水問題吧。這只是羨慕牠能夠自在翱翔天際的我,又一個屬於人類而為家鄉擔憂的愁問。
羅敏儀(綠盟能反貢小組成員/貢寮國小實習老師)
2005.2.19
蒼鷺展開翅膀,紫灰色的身影低空飛過公館大橋橋墩後,優雅的停駐在沙洲上。幾隻暗光鳥低著頭,採著慎重的步伐,在橋下一步一步尋找水中魚蝦。遠遠的,還站了隻大白鷺,專注凝望河面,長長的脖子彎成一個大問號,彷彿正在思考著什麼。
我順著白鷺的視線望去,希望看出一些蛛絲馬跡。眼前是緩緩流動的雙溪河,河道在更前方往左轉了個大彎後,經過架高的102號縣道下,繼續往貢寮村流去﹔而正前方的林木在河道轉彎處不是整片消失,就是樹幹向後斜倒,這是去年10月納坦颱風帶來豪大雨,使河水快速暴漲直衝向前,溢出原來河道截彎取直奔流的結果。
再看,似乎又有些不對勁,大水直衝向前卻無路可去啊?新蓋\好的102號縣道正橫擋在前,除了高度超過縣道的洪水得以迅速溢流到另一側雙溪河外,更多的洪水只能回堵在原河道與公路之間。2004年10月罕見的秋颱──納坦颱風襲台,造成雙溪河中游的頂雙溪聚落嚴重淹水,與這番景象有關係嗎?
102號縣道連接雙溪與福隆,道路工程幾乎都延雙溪河岸修築,甚至就在雙溪河中下游河段,河川彎曲擺\動沖積成的氾濫平原上,架設道路。這些低平的氾濫平原平日雖是鄉民的農作區,一旦暴雨山洪來到卻都成為吸納與吞吐龐大水量的緩衝空間,所以數百年來,緊鄰雙溪河兩岸產生無數大小聚落(較大者如頂雙溪、貢寮村都有百年老街),都是因為雙溪河擁有充裕的行水空間,使兩岸不致發生嚴重的淹水災害。如今,在河川行水空間裡硬生生多了一條巨大綿延的現代化道路,難道不會對原有環境造成影響嗎?可以確定的是,縣道工程施工後,幾乎沒有淹水紀錄的頂雙溪,在2001年納莉颱風來襲時,發生數十年未曾有過的大水災,淹水高度達兩層樓﹔縣道完工後,2004年納坦颱風再次造成頂雙溪淹水,淹水高度也直逼二樓。
102號縣道的設計,為了能在低平氾濫平原中彎彎曲曲的河道上修築直線公路,規劃成以水泥體架高的興建方式,修築時遇河架橋,沒河則架水泥高台,於是,一條「筆直」的「快速道路」於焉誕生。這條路路面寬廣平坦,車行通暢無阻,而且車速飛快(通常可以高達100公里的時速行駛),真是給了人們大大的方便。豈知,人類的方便卻帶來河川環境的不便。原本做為洪訊時吸納暴雨山洪的廣大緩衝空間,被道路建築佔去一大片面積﹔而原本易於洪水四處氾濫奔流、宣洩入海的低緩平原,也被阻隔其中的公路攔腰截成兩半,當半邊河水無法迅速往另一邊河道宣洩因此發生嚴重回堵,不僅會造成部分河道洪水高度異常增高,也會使洪水滯留時間延長,換句話說,就是使淹水的機率大大提高了。
我並不是什麼學者專家,而貢寮人經過核四電廠無數環評施作的結果,也早就不再盲從相信什麼學者專家了,往往只有透過在地居民世代累積的生活經驗,和誠實無欺的觀察推測,才能一一找出問題核心,商討出適當的解決方法。而且,地方居民與專家學者在討論地方相關事務上,本來就應該享有同樣的參與權、決定權﹔居民的在地經驗和專家的理論數據,也應該得到公平對話與辯論的機會。就像102號縣道和雙溪河淹水有沒有關係?就是一個可以討論、值得討論的問題。
大白鷺心中想的,大概不是縣道與淹水問題吧。這只是羨慕牠能夠自在翱翔天際的我,又一個屬於人類而為家鄉擔憂的愁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