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遊》唐僧語錄:遇難成祥……
《新西遊》唐僧語錄:遇難成祥……
(文:火神紀)
看了這麽多版的《西遊記》,第壹次我發現,原來唐僧,不像以往所宣揚的那般柔弱無力。當壹些禅機和佛家的思想更多地在人物的身上顯示出來的時候,我們終于看到了壹個具有人格魅力的唐玄奘。我記得很多年前看錢文忠老師的討論《玄奘西遊記》的時候,我就在想,爲何那般偉大的玄奘法師,在《西遊記》的任何壹個版本裏都顯得那般不堪呢;也許是因爲我壹直沒有去讀那本吳承恩的原著小說吧,或許,這部新版的《西遊記》給了我壹點去讀原著小說的動力吧。至少自1986年央視版的那出《西遊記》之後,我終于見到了四個多少讓人感動又不那麽天馬行空的取經人。
許多細節,許許多多細節,原來竟然是這樣的。從《三打白骨精》時唐僧驅逐孫悟空的時候開始,我才發現——原來唐僧是在自責自己的修爲不夠,明知道那是壹個要來害自己的妖精,卻想著自己假若修爲高強則可超度冤魂而不至于讓那個可憐的白骨精在生活受難而死後又得死于孫猴子棍下;自責是壹方面,另壹方面也是埋怨孫猴子不該不存有半點慈悲之心。正如他洋洋灑灑所說的:生爲沙門中人,若不存有半點慈悲心腸,取回真經又有何用……
唐大師,不愧是唐朝對僧呀。說出來的話都這麽充滿形而上學的思辨哲理。而我不記得在哪壹集裏,孫猴子去前方打殺妖怪,唐僧對著上天禱告——願遇難成祥,不知道爲什麽,這簡簡單單的四個字,突然打動了我。
佛家總在祈盼著能遇難成祥。是不是因爲我們雖說未墮三惡道,但也屬上三道的最底層,前世的因成了今世之果,今世之果也將成爲來世的因;所以生之爲人本身就是因爲我們曾造過的孽障未消業障太重,所以我們才應劫而生;而生之爲人,壹切應因而遇果,所謂磨難不斷而修行則不滅。
佛祖度我等西去,卻無法減滅我們已經結下的孽緣與業障,我們所能做的只有在不斷的修行中漸漸地還清我們曾欠下的種種,所有冤親債主向我們索求的,也無非是曆劫千百世中的某壹個前因,而我們所償還的也無非只是千百世中注定須還的壹個果罷了。
祈求帶業往生,祈求遇難成祥。只因只有這樣,我們的祈求不會顯得過份而近本份。佛祖不度無緣之人,衆生皆有佛性,所謂的緣,僅僅只是曆千百世劫後,我們心裏僅存的那點善心,佛性自生;佛祖又怎會不度我。
若能遇難,即修行路上的魔障;如遇魔障卻見成祥,雖不能減免孽業,卻是佛祖慈悲給我們指引了壹條明路。心有感念,佛也會有感應;所以我們曆劫應劫,但我們也終將沐著金色的佛光至福田祥地。
心若虔誠,遇難無避,又怎見不成祥。畢竟人生不也正是如此高低起伏跌宕,假若難者爲底,即是觸底反彈,怎見不成祥。假若遇難,佛祖會告訴我們,成祥就在前面不遠處了。佛祖永遠不會欺騙我們,因爲從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來看也是這樣。
我總說,人要鍛煉好自己的人格力量,只有有壹個強大的人格力量之後,我們才能真的爲自己而活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外界的影響力再大也不能再動我分毫,那時候我們就清淨自在了。
海濤法師也說——人要修練好出離心,才能耐得住孤獨和寂寞;然後才能修練好清淨心。說的也是這個道理,有了清淨自在,壹切已經相當殊勝了;並且因爲有了清淨自在,壹切法才有了根據。雖說萬法皆空,然萬法亦不空;萬法皆法,萬法皆達途。只有當我們真的能遇難成祥求得乜究竟時,再回頭來看萬法,那時候才法法皆空了。
爲何我們會遇難,因爲我們曆了千萬劫之後,佛祖憐我尚在苦海沈浮,所以給我們安排了苦難讓我們盡早去應劫,助我們早脫苦海;畢竟所有的劫數都是因爲前世種下的因,所以在劫即難逃,我們盡早地應劫了卻前因,也許也就可以盡早地脫離苦海被渡往彼岸極樂。遇難所以成祥,是因爲佛祖悲憫我們無窮盡的苦難,因而給我們指引了前行的方向。我們必須去應劫,而在劫又無路可逃,所以最後成祥,終歸是我佛慈悲。
所以我們不應該去祈求平安,不應該去奢望無難無災,而是當我們遇到了災難時,我們去祈盼壹個遇難後的祥和。
2012-02-25;壬辰龍年壬寅二月丙辰初四夜
劇集資料:
◆片名:《西遊記》(Journey to the West)
◆導演:張建亞(Jianya Zhang)
◆制片:張紀中(Jizhong Zhang)
◆主演:吳越(Yue Wu)、聶遠(Yuan Nie)、臧金生(Jinsheng Zang)
◆類型:古裝、冒險、神話
◆集數:60集
◆地區:中國
◆對白:漢語普通話
◆色彩:彩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