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4 14:02:52變形小妹

醫者難為(四)自由選擇並非醫療亂象

  醫者難為(四)自由選擇並非醫療亂象

近日媒體大幅報導一位大腿股骨閉鎖性骨折的病人「急診都爆滿,南北狂找醫院,包車奔了
353公里,花了四天才動手術」,並批醫界有夠扯,太瞎。

其實,這個事件反應並考驗當前的醫療生態選擇、合理資源使用與醫療作業流程,應予持平
分析,不宜遽下斷言。

首先,病人於7月11日星期四深夜在淡水發生車禍,救護車送淡水馬偕醫院急診,經診斷骨折
後安排隔日手術,如果順利完成,便是功德圓滿。

然而,病人與家屬選擇轉診台北榮民總醫院,沒想到北榮急診病人甚多,因為股骨閉鎖性骨
折有必須排除如肺部脂肪栓塞等潛在合併症的標準流程,未能在第一時間排上手術,但隨即
就立刻進入以急診傷病危急程度為優先排序的假日排刀程序,星期六尚未能開刀,病人與家
屬就再選擇立刻飛車南部,隔日7月14日星期天完成手術。

所以,整個事件的第一個關鍵,是病人在台灣便利的醫療體系下,動用自主選擇權,放棄同
為醫學中心馬偕醫院淡水分院的最佳安排,選擇到另一家醫學中心北榮。沒想到醫學中心的
急診系統,早就因為台灣的醫療資源設計不符真正社會需求,產生假日例行塞爆急診的特殊
常態,導致心情浮動,對北榮願意排刀卻無法確定時程心存怨憤,才會轉而包車直奔老家高
雄,而有「4天353公里」之說。

醫改團體認為醫院不該抱持把人轉走即可的心態,不該讓病人自力救濟,在病人自動轉院下
淡水馬偕不該未先知會北榮。如此指責足以引起許多其他在急診等候甚久病人的共鳴,紛紛
群起抱怨。

然而,醫學中心假日急診塞爆,住院一床難求,開刀大排長龍,其造成原因為何?是否我們
願深入思考並力求改善?!

台灣的醫療院所分四級,最基層的診所最方便,醫學中心最被信任,但中間層級的地區醫院
與區域醫院是否發揮承上啟下的分級轉診功能?民眾能否信任並善加利用? M形化是否表示
病人對中層醫院信心不足?而衛生署對醫療服務滿載的醫學中心制度規範是否有改善空間?
都值得進一步研議。

這位百里奔波求醫的病人值得關注,個別事件也許一葉知秋,但是因就醫方便而作的自由選
擇引發出連鎖效應,是當事人誤判當代醫療生態困境,未能珍惜已有資源的偶發事件,並非
醫療亂象,不宜負面看待。

林啟禎國立成功大學學生事務長暨成大醫學中心骨科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