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4 17:13:31淡雅

讓他三尺又何妨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前些日子鄰居的老媽媽因身體機能退化,連同看護的外勞,一起從老家搬來跟鄰居同住。問題來了,一起搬來的還有老家的一些電器,其中放在我跟鄰居交界處的,便是一台沒在用的洗衣機。我家門前種了一些花花草草,隨著季節變化,會有不同的花開花落,美哉。本來的交界處一片乾淨、寬敞,即便有垃圾我也會掃乾淨,但現在莫名放了一件大型「垃圾」,而且顯而易見,還是一件要久放的垃圾,我心情變得不好了。

 

洗衣機碰巧擋到我家的信箱,我將它往外挪了一些。晚上鄰居砰砰來敲門了:「我的洗衣機是放在交界處,沒有佔用到你的地方,可以請你不要挪動嗎?挪了會擋到我的水表,會讓查水表的人無法看水表。」我回:「我挪洗衣機,是因為擋到我的信箱,無法開啟,我是往外挪,不是往你那邊推,都是鄰居,我不會跟你計較那麼多,但擋到我的信箱,所以我才向外挪了一些,這樣可以嗎?」鄰居經我一說,才意識到原來他誤會我了,這才有了笑容,口氣好了一些,說:「原來是這樣,那我再把洗衣機挪出來一些。」我說:「對啦!都是鄰居,你方便我也方便,大家都方便,不要為了一點東西搞到鄰居感情不好。」事情看似解決了,但實際上我的內心是有小劇場的,原來乾淨的地方現在「不乾淨」了,簡直犯了我愛乾淨的大忌,怎麼看是怎麼礙眼。

 

這讓我想到一則歷史典故。張英是康熙皇帝在位時期的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也是雍正時期著名宰相張廷玉的父親,他老家桐城的官邸與吳家為鄰,兩家院落之間有條巷子,供雙方出入使用,後來吳家要建新房,想佔這條路,張家人不同意。雙方爭執不下,將官司打到當地縣衙。縣官考慮到兩家人都是名門望族,不敢輕易了斷。這時,張家人一氣之下寫了封信送給張英,要求他出面解決。張英看了信後,認為應該謙讓鄰里,他在給家裡的回信中寫了四句話:「千里來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收到,明白其中含義,主動讓出三尺空地。吳家見狀,深受感動,也主動讓出三尺房屋基地,「六尺巷」由此得名。(引用完畢

 

阿伯曾說過:「名無名,非常名;相無相,非常相,無名無相,是名真相。心若有執便著相,有著便有苦,無著無苦,悟道近矣。」

 

這件事給我的感想,鄰居洗衣機的放置,確實沒有佔到我的地方,只是我「習慣」了原本寬敞的空間,如今地方不再寬敞,我不習慣了,因此自己起了煩惱,進而讓心情不美麗。

 

人生的煩惱都是自己找的,每個人都困在相裡出不來。於是,當人做官的時候,被官相困住了;當人做生意的時候,被錢相困住了;當人戀愛的時候,被感情相困住了;當人有了孩子,又被兒女相困住了……,如此沒完沒了,生活越過越負擔,人生越過越苦。

 

修行是修心的清淨,若心清淨了,看世間萬事萬物,便沒有分別與執著。既然事事無著,自然便沒有煩惱。好比晚上睡覺作夢,夢到自己是有錢人,但一覺醒來,洗把臉,人就醒了,我們不會再回顧昨晚的夢中細節,因為知道那是夢,一切了不可得。但在生活中,我們卻會將別人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放在心裡再三回顧,沒事便將帳本翻出來查帳,讓自己再記憶深刻一下。一再翻帳本查帳,別人不會有事,更不會少塊肉,自己卻是氣得要死、苦得要命,等於用別人曾經做過的事,一再懲罰自己,讓自己氣出病。想想真不值得!

 

聖嚴法師說:「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我們經常因為受到環境的影響而生氣,鄰居的洗衣機事件,讓我反省自己不夠慈悲,又沒有智慧。除了不慈悲別人,也不慈悲自己;因為不慈悲自己,所以讓自己起了煩惱。實際上,我們正在經歷的人生,也恍如在作夢,在作「白日夢」。《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一切有為法,是正在經歷的人生,夢幻泡影是要我們不要執著。

 

只要認識清楚,一切都在作夢中,要在夢境中不取於相,便能心不住,如如不動。「名無名,非常名;相無相,非常相,無名無相,是名真相。心若有執便著相,有著便有苦,無著無苦,悟道近矣。」想通了,便「醒了」。

 

分享結束

 

有緣人分享生活中的一則小故事,鄰居的洗衣機擋到自家信箱,因挪動的問題,而有了些言語摩擦,這件衝突溝通後看似解決了,但有緣人坦承自己還是有些介意,因為犯了她愛乾淨的大忌。有緣人事後省思,是自己習慣了乾淨寬敞的交界空間,習慣了門前美麗的花草庭園,著在「清淨相」上了,因現前境界的變化,影響了心情不美麗。

 

但有緣人很有智慧,她用「六尺巷」這則歷史典故,提醒自己「讓他三尺又何妨!」就像典故中張英提醒家人一樣,當年秦始皇一統江山,蓋了萬里長城,但千百年後,秦始皇又在何方?世間萬象,轉瞬即逝,轉眼即空。爭奪那幾尺、甚至幾公分的門前地,又有何意義呢?為了這種外在小事,起了瞋心,在自己的心識上染了計較與執著,那真是得不償失。

 

在有緣人和鄰居互相謙讓之後,信箱和洗衣機又拉開距離,但有緣人愛乾淨,這件沒在使用的大型垃圾,的確是不美觀了點。於是有緣人又以阿伯的話提醒自己:「心若有執便著相,有著便有苦,無著無苦,悟道近矣。」

 

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會執著於善惡、是非、對錯,執著於工作、感情、關係。當我們看到別人的是是非非,若是一直放在心上,我們的心就不清淨了,變成一切不善的垃圾桶。您願意這樣嗎?把自己的清淨心,當作別人的垃圾桶,天天找別人和自己的麻煩,一動念、一開口,就是找別人的過錯,把別人的垃圾,裝進自己的心中。所以,放下吧!讓自己的心識恢復清淨,就是對自己最大的慈悲。

 

淨空法師開示:「怎樣不被境界所轉?外面的順境沒有貪戀,外面的逆境沒有瞋恚,你就不為他所動。毀謗你的人,侮辱你的人,陷害你的人,若無其事,心裡頭跡象都不露,你成功了,你轉境界了。你不但不去怨恨他,你還很感激他。為什麼?他像來考試一樣,來考考你,看看你動不動心?果然不動,通過了!這好老師!我自己沒受傷害,他也不造罪業,對他也有好處。如果我一生氣,我還要報復他,彼此雙方都受害。你看,你一個念頭,正念的時候,雙方都得利益。一個不正的念頭,雙方都傷害了。這就是不為境界所轉,你能轉境界呀。」(引用結束

 

有緣人說得好:「我們正在經歷的人生,也恍如在作夢,在作『白日夢』。《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一切有為法,是正在經歷的人生,夢幻泡影是要我們不要執著。」想通了,便「醒」了。不再執著、不再介意、不再被事物相困住,不再被人我是非所綑綁。

 

有緣人做了一個非常好的轉念示範,在事件的當下,我們或許看似處理了,但心情沒有圓滿。透過省思事件的過程,吸取古聖先賢的智慧,以不同的角度,重新看待,轉換自己的心念,轉換對此事的感受,從低頻的心緒震動,揚升為清明的感受,這個過程就是轉念修心,清淨修行。

 

張英:「千里來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當我們被外境影響時,不妨多想想,為了這點小事,計較老半天,值得嗎?隨時提醒自己:「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讓他三尺又何妨

讓他三尺又何妨

讓他三尺又何妨

讓他三尺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