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7 21:41:57淡雅

「信願念佛」—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

「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老實念佛,求生淨土。」——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印光法師文鈔全集》(包含增廣、續編、三編、三編補)中包含豐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以下為〈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希望您細細品嘗,並落實於生活,調整心態,轉變人生!

相關文章連結如下,請多多分享流通:http://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3201188

 

勉居心誠敬(2)有一分恭敬長一分福慧

 

原文:念佛一法,乃至簡至易,至廣至大之法。必須懇切志誠之極,印大師示寂之晚,語真達師等云:淨土法門,別無奇特,但要懇切至誠,無不蒙佛接引,帶業往生。見永思集。方能感應道交,即生親獲實益。若懶惰懈怠,毫無敬畏,雖種遠因,而褻慢之罪,有不堪設想者。余常謂,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則消一分罪業,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消十分罪業,增十分福慧。若無恭敬而致褻慢,則罪業愈增,而福慧愈減矣。(正)復鄧伯誠書一

 

譯文:唸佛一法,是最簡單、最容易、最廣大的法門。必須懇切志誠到極處,(印光大師示寂入滅那天晚上,告訴真達師等:淨土法門,別無奇特,只要懇切至誠,沒有不蒙佛接引,帶業往生的。見《永思集》。)才能感應道交,此生親身獲得真實的利益。如果懶惰懈怠,毫無敬畏,雖然是種下了遙遠成佛的因,可是褻瀆輕慢的罪過,在現在和不久的將來,就有不堪設想的惡果。我常說,想要得到佛法的真實利益,必須向恭敬中求。有一份恭敬,則消除一分罪業,增長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則消除十分罪業,增長十分福慧。若無恭敬而褻瀆輕慢,則罪業愈增,福德與智慧就愈減了。

 

202302 (18).jpg

202302 (1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