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6 11:08:06淡雅

「信願念佛」——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

「敦倫盡分,閑邪存誠,老實念佛,求生淨土。」——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印光大師,《印光法師文鈔全集》(包含增廣、續編、三編、三編補)中包含豐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以下為<印光大師文鈔菁華錄>,希望您細細品嘗,並落實於生活,調整心態,轉變人生!

 

 相關文章連結如下,請多多分享流通:http://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3201188

 

    自力與佛力的區別

    原文:

    一切法門,皆須依戒定慧之道力,斷貪貪嗔痴之煩惑;若到定慧力深,煩惑淨盡,方有了生死分。儻煩惑斷而未盡,任汝有大智慧,有大辯才,有大神通,能知過去未來,要去就去,要來就來,亦不能了,況其下焉者乎。仗自力了生死之難,真難如登天矣!若依念佛法門,生信、發願,念佛聖號,求生西方。無論出家在家,士農工商,老幼男女,貴賤賢愚,但肯依教修持,皆可仗佛慈力,帶業往生。一得往生,則定慧不期得而自得,煩惑不期斷而自斷。親炙乎彌陀聖眾,游泳乎金地寶池。仗此勝緣,資成道業。俾帶業往生者,直登不退;斷惑往生者,速證無生。此全仗阿彌陀佛大悲願力,與當人信願念佛之力,感應道交,得此巨益。校比專仗自力者,其難易天地懸殊也。(續)念佛懇辭序

 

    譯文:

    一切法門,都必須依賴戒定慧的道力,斷除貪嗔癡的煩惱和惑業。只有到了定慧力深,煩惱和惑業斷盡,才有了卻生死輪回的份。如果煩惑還沒有斷盡,不管你有多大智慧,有多大辯才,有多大神通,能知過去未來,要去就去,要來就來,也不能了卻生死輪回,何況其他功夫更下等的人呢?依靠自力了卻生死輪回的難度,真是難如登天啊!如果依靠念佛法門,生信、發願、念佛聖號、求生西方,則無論出家在家,士農工商,老幼男女,貴賤賢愚,只要肯依教修持,都可以憑藉佛的慈力,帶業往生。一旦往生,那麼定慧沒有期望得到反而自然得到,煩惑沒有期望斷盡反而自然斷盡。親見彌陀聖眾,接受佛法薰陶,在金地寶池,可以自由暢遊。依靠這種勝緣,幫助成就道業。使帶業往生的,直登不退,斷惑往生的,速證無生。此全靠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與我們信願念佛的力量,感應道交,得此巨益。與專丈自力者相比較,其中難易真有天壤之別啊!(續)念佛懇辭序

 

 

    佛力接引超勝自力解脫     

    原文:

如來一代所說一切大小乘法,皆仗自力,故難;唯此一法,全仗阿彌陀佛慈悲誓願攝受之力,及與行人信願誠懇憶念之力,故得感應道交,即生了辦也。(續)福州佛學圖書館緣起

 

     譯文:

     如來說法四十九年,一切大小乘法門,都是依靠自力,所以修起來艱難。只有這個念佛法門,全靠阿彌陀佛慈悲誓願攝受之力,以及修行人的信願誠懇憶念之力,故得感應道交,一生了卻生死輪回,成就道業。(續)福州佛學圖書館緣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