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2 18:48:19淡雅

神通到底通不通?

    神通到底通不通?如果心通了,神通也能算是通了。精舍提供了一些基礎的修練是為了當作修行的輔助,一些能排出干擾,一些能幫您更安定,還請您多家參考與練習,以下為分享:

 

分享一:

 

    以下為一位師姐分享,來文照登:

 

    之前聽說佛菩薩常會在現實、夢境中考驗,前陣子我夢到因為某事,我很傷心,好像有去找阿伯,在阿伯旁邊哭很久,後來一位認識的朋友帶著他家人出現了,一直邀我跟他們出去,說出去走走沒關係,可是我說不可以,因為之前有發生一些事,後來好像答應了,答應之後就有點後悔,出去走在他們旁邊。我一直在唸〈藥師灌頂真言〉,請示後,是在考我對這位朋友的定力。

 

    知道答案後,我一時之間有點無法接受,真的有點想哭,我已經很努力了,我也放下了,我有點想不透,為什麼一家人也不行呢?我試著把心情平復下來,去唸《金剛經》,唸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段時,腦海中突然浮現,其實一家人不是重點。

 

    菩薩是想跟我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道理,不管你看到、遇到什麼,因為當我看到這位朋友,會提醒自己,但如果是一家人,可能就想說沒關係,感恩菩薩讓我上了寶貴的一課,雖然有時我剛開始可能無法接受,沒有想通沒關係,知道那裡需要修正,就提醒自己,也許一開始無法做得很好,但時間久了,也會慢慢轉變,如如不動,莫為境所惑。

 

☉請示:靜坐時,不管看到什麼都不要理會,那在夢中也一樣嗎?

 

開示:對,佛來斬佛,魔來斬魔。

 

☉請示:可是在夢中很難控制,要怎麼做呢?

 

開示:控制你的意識

 

    我以為只有靜坐看到什麼都不要理會,沒想到在夢中也是,我想起前幾年在沒有認識精舍時,有時都會做惡夢,要不然就是夢裡遇到危險,有一次,又遇到這種情形,我就集中精神念南無觀世音菩薩的聖號,一心一意專心念,就從夢裡醒過來,從此以後,遇到這種情形,我就會習慣唸南無觀世音菩薩的聖號。

 

    在夢裡常常都會跟著夢走,要保持意識清醒,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就是你知道自己正在做夢,這不是真的,但從之前的經驗發現,只要做惡夢或是夢裡遇到危險,能夠當下馬上唸佛號,能夠從虛幻的夢境醒過來!或者在惡夢中醒過來,還在驚嚇中,我就會唸南無觀世音菩薩的聖號,心情會慢慢平復下來。但這些做惡夢等情形,在認識精舍請示消業、行善後,已經很少發生了。

 

    再把最近靜坐遇到的問題請教阿伯,問題:最近靜坐時,睡著後總是前後搖晃的很厲害,穩住後又再搖晃,這是正常的嗎?

 

    回答:初學者都是這樣,他也是這樣過來的。

 

    最後,阿伯也引用了網路上的一段文章:

 

    不要因為別人經歷過什麼,而有了念頭「我怎麼沒有」,有了這種念頭會害了你。也不要有「喜歡」動、「想」動的念頭,任何執著於所處的狀況的想法,都是一種執著,會耽誤自己成長的執著。

 

    我想阿伯要表達的應該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意思,這句話是我一直很欠缺也還在學習中,與大家共勉之!

 

分享二:

 

    我們常常以地球人類的角度來看事情,所以心量自然也就無法闊大,每天只會計較這是我的、那是你的,總是怕別人佔了自己的便宜,也就是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的分別心,當我們把「眾生」的定義放在整個宇宙間去觀看的話,或許心量才有辦法大一些去看待事情,因為人類在眾生類中,只是佔一小類而已,實在是太太渺小了。

 

    或許在其他星球的生命體形態,看我們地球的生命,就像是我們在看糞坑裡面的蛆是一樣的,我們有什麼好在那裡斤斤計較的呢?

 

    佛在這個世界上,以師道當人天的師表,教化一切眾生,救渡一切眾生,並在世間講經說法四十九年,卻說祂並沒有說法,渡完了眾生,自己並沒有覺得渡了什麼眾生,佛陀這種精神就是三輪體空的布施。

 

    反觀自己,有時會去做布施,不管是財施、法施或無畏施,施的當下都會想說這樣可以積累自己的福德資糧,有這樣子的想法,其實已經是住於相的布施了,是無法真正做到施而無施的境界的。

 

    應該要去學習天地的精神,天地生萬物,但天地卻不佔有、不自私。道乃天下之公道,不屬於誰的,告訴你,你需要的話就拿去吧!

 

    涅槃是個境界,是個「常樂我淨」的境界;也就是說,你找到了這個地方,永遠不生不滅,也就是〈心經〉上所說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常樂,永遠如此,是一個極樂的世界。那才是我們生命真正的「我」,不是我們這個幾十年肉體,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會變來變去的我。那個真我才算是淨土,也就是涅槃的境界。

 

    我們要學習的是,佛境界的無餘依涅槃,像我們平常的靜坐、放空,就是要學習放空而不著於空的境界,若是住在於這個空上,就叫做有餘依涅槃,還是不究竟的。

 

    現在有空的話,我會利用洗完澡之後,晚上睡覺前來靜坐,先全身放鬆、再從身體四肢末稍由胸口從口中排出穢氣、琉璃體觀想、火燃燒身體觀想,再意守玄關放空六識,這都是自我淨化靈體的方法。

 

    自己的專注力還是不夠,觀想力也有待加強,要做到六祖慧能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境界可能有難度,但是期待自己能先做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時時能淨化自己。

 

分享三:

 

    「善護念」是一切修行的起步,也是一切佛的成功和圓滿,也是《金剛經》的一隻金剛眼, 也就是《金剛經》的正眼,正法眼藏。

 

佛在心中莫浪求,

靈山只在汝心頭;

人人有個靈山塔,

只向靈山塔下修。

 

    這首中國的詩,是在說明佛、道都在每一個人自己的心中,個個心中都有佛,照後世禪宗所講 :「心即是佛,佛即是心,不是心外求法。」以佛法來講,心外求法都屬於外道。

 

    所以,「善護念」是我們內觀自心與印證心即是佛的一個最佳修行方法。修大徹大悟的方法中,有四個念處,就是念身、念受、念心、念法。念心是四念處裡非常重要的,隨時念這個心,知道了這個念頭,就是「善護念」。

 

    我們的這個身心很重要,念身,此身無常。念心,我們思想是生滅的,靠不住的,一個念頭起來也立刻就過去了,去追這個念頭,當他是實在的心是錯誤的,因為這個思想每一秒鐘都在變去。所以,過去心、現在心、未來心皆不可得。唯有好好的護念當下這一念心才是最實在的。

 

    道理我們都懂,難就是難在當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環境的種種考驗時,自己有沒有辦法去把持住,或克制住內心升起的貪、嗔、癡、慢、疑、財、色、名、食、睡…等毒害。 

 

    我的工作性質比較單純,自己開店自己面對客人,童叟無欺是做生意長久的必備條件,寧願吃點小虧也不去佔客人的便宜,是我的原則。在做推拿的過程當中,就是跟客人聊聊天,溝通交流一下,當然在說話的過程中,還是要非常小心自己是否有造了口業,儘量不要去講是非,但還是多少都會講一些是非。當然有時也會很八卦,會想去探討一些事情的內幕消息或是問人家的一些隱私,有些時候,有一些男客人比較喜歡講一些比較不入流的話題,自己也會跟他們搭上不只兩句,其實這些都是自己平常要去做檢討的地方,口業其實是我們最容易去造作的地方,一天講了多少話,造了多少口業,自己若沒有仔細去回想,其實每天累積起來是很可怕的。

 

    在工作上,我有時也會雞婆地當一個心理輔導師的角色,聊天過程中若發現客人有一些情緒上或心理上有困擾走不出來時,就會想辦法去讓他們釋解心中的結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若發現有些事情是關係到因果沒辦法解決的話,我就會介紹他們來牟尼精舍請示問看看。

 

    家裡的蟑螂、螞蟻很多,若照我之前還沒有接觸佛法之前,一定是拖鞋馬上飛過去了,看到螞蟻也是順手就給他們「擂死」了,真是無知呀。阿彌陀佛。現在,家裡的蟑螂或螞蟻們看到我,我還是要讓路給牠們過的,眾生皆有佛性,所以他們也是未來佛,要客氣一些才是,螞蟻們也是常常侵襲我吃剩的食物,我就想說用供養的心態給他們吃吧。 

 

    但是蟑螂的問題還是很困擾我,因為曾經睡到半夜,竟然看到2~3隻蟑螂在衣櫥跟地上爬,當下看到差一點沒昏倒,就趕快起來把他們一隻隻全部都請出去外面去了。

 

    目前因為加入這個修行社團,所以開始有靜坐的功課,可以讓自己好好沉澱自己,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心。 期待自己的心能無所住而生其心,如蘇東坡的名句 :

 

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

 

    心如明鏡,此心打掃得乾乾淨淨,像鏡子一樣,沒有主觀,沒有成見,物來則應,物去則不留。

 

分享四: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這是最近心中常反覆唸誦的詞句,很喜歡看歷史的紀錄片,有時候看著看著,不免開始幻想自己是否曾是片中的主角之一?再想想,主角早已作古,即便曾是家財萬貫、豐功偉業,也隨著時光而消逝。世間所有一切萬物都終有分離、毀滅的一天;既然如此,又何必太在意這一世的是是非非?

 

銀河大手印中的「全身燃燒法」:觀想「火焰」將身體燒掉,燒到最後人沒了,只剩蒲團,我想就是要我們體會人生到頭來終究回歸到無,不需太過執著罣礙。世間人多數迷戀世間表相,佛菩薩悲心憐憫,希望能早日度化一切眾生,脫離苦厄,希望自己也能早日徹底覺悟,離苦得樂。

 

(分享完畢)

 

    精舍提供的修練,對修行最有效果的就是「靜坐」系列的方法,如烈火燒身或是浩然正氣與佛菩薩入我,或是在靜坐前先觀想琉璃體等,這些都有助於幫您沉澱心思,讓您可以完成接下來靜坐的程序。

 

    而目前精舍提供的觀想中還有其他招式,這些是經菩薩開示後可以傳播地,如簡單應對外靈的方法「心輪」、「太陽光修練法」或是銅鐘結界等,這些都是方便法,讓您可以自己應對。

 

    不過在修行上,這些也只是工具,如果您心有罣礙,那就好好念經也無妨,畢竟修行的重點在於心性。如果碰到沖犯或是犯煞等,透過菩薩開示的符咒或是誦經也可以迴向,觀想神通並不是唯一處理的方法。

 

    只不過「靜坐」這就一定得要了,畢竟心思不定,怎麼能找到問題呢?找不到問題就更不用談解決了!希望您照菩薩開示好好的靜坐,好好地找尋自己需要修正的方向吧!

 

    好比下面這些高僧大德的話,您不好好想想,怎麼去實行呢?「佛法是圓的,是可以權宜變通的,並不是有稜有角的。總是要寬懷大度,自身的立場沒有過失,別人要怎樣,那是別人的作為,與自己無關。修行就是在訓練我們做人和做事的態度。」、「論人的是非曲直,心裡不平,起了煩惱,那就是自己的錯、自己的過失。不要去管是非曲直,一切忍下來,心裡安然無事,這才對,自己也無犯過失,這是修行第一道,也是最上修道之法。師父不在時,遇事境緣,要記得師父曾說過的,要忍!要忍!心安無事,這是最好的一帖藥。」這些事情本來就難,請透過靜坐再想想怎麼做吧!

 

    最後再分享一則感想:

 

    社團推廣的靜坐,靜坐並非呆坐無所思,靜坐有無限的想像空間,可以神遊四海,可以穿越時空,想想從前點點滴滴,為何過去那麼愚癡無明!原來習性不改,煩惱不斷,閉上眼睛觀想反而看得更遠更清楚。

 

    在每日十餘分鐘的靜坐中,冷靜理智分析自我,深切體悟此世界,人生百歲終須死,千年神木當材燒。片刻的寧靜,好像能聽到自己內心的聲音,又好像是自我的寧靜對話,囑付著自己何去何從,這個改變的力量,或許正是佛法。

學佛的人第一個胸襟要大。所以學佛,第一要學這個人,學常開笑口、放大度量的菩薩,就是肚子要大一點,包容萬象,甚麼都是好的,都對﹔一切法皆是佛法,先學他胸襟大,面孔對任何人都是慈悲笑容,這個就是佛法。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上一篇:可以看見靈界的眼睛

下一篇:蒼天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