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06 20:29:51淡雅

散播正能量,功德無限量

    以下為一位師姐自述,來文照登:

 

    原來自己發書已經快九個月了,最近發現家人好像有一些不同於以往的轉變,想跟大家分享:

 

 

(一)其中改變最大的是:

 

    我與爸爸的關係變的融洽,從小到大,我與爸爸的關係,簡直可以用緊張兩字來形容,而媽媽也常夾在我與爸爸中間,連我自己也覺得媽媽很痛苦!長大後,我雖然有心想放下,但小時後爸爸對自己嚴格、口氣不好的回憶一直存在我心中。

 

 

 

    我心中始終有罣礙,甚至覺得靠近爸爸,就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痛苦,一直到最近這幾個月,認識精舍念經迴向外,也持續一直在發書,有一天,我突然發現我不再罣礙了,而且與父親還可以聊天,相處的也自然多了。

 

 

 

    另外,還有發生一件事,因為鄉下地方蚊子多,爸爸不得不出動補蚊燈,但我學佛後,真的很不忍心蚊子們被補,有跟爸爸提過,但他說不補沒辦法睡覺,我跟他說可以跟我一樣,裝防蚊門簾,但是他說不透氣。

 

 

 

    最近,他的補蚊燈壞了,我又跟他提起可以裝防蚊門簾,剛好我前幾天有買一個新的,爸爸居然同意裝了,雖然後來他還是去買新的一台補蚊燈,因為蚊子難免跑進去房間,但至少補的蚊子變少了,這也是好事一件。

 

 

 

 

 

(二)先生:

 

 

 

1.工作方面好像比較順心了,上台報告也不容易緊張,而且他與他的家人(不是我)的關係也變得好一點,因為以前他有一些事看不過去就會唸一下,現在比較不會碎碎唸,看的比較開了。

 

 

 

2.跟先生認識到結婚,應該有12年了,先生一直以來,偶爾遇到緊張或不熟悉的人就會出現口吃的狀況,但不是很明顯,這幾天我突然發現,奇怪!先生現在好像不會口吃了。

 

 

 

    後來想到這幾個月他陪我去發書,難道是發書這件事改變了他長期偶爾口吃的問題?他雖然沒有去問可否放書,但他總是騎車載我,並提著重重的書,這件事讓我很納悶,但我想可能是跟發書有關係。

 

 

 

3.剛開始發書時,先生有一次陪我去,一起進去某個廟裡,我先去問廟方人員是否可以放書時,回頭時居然發現他正在看《了凡四訓》的白話版(有漫畫的那種),而且還看的很起勁,我跟他說:「你喜歡看,就帶一本回家看呀!」他說那裡看看就好。

 

 

 

    後來,我突然領悟到,為什麼我平常叫他看《因果濟世集》,他都不想看,原來是我方法不對,因為先生雖然相信有神明,但他並沒有因果的觀念,而這本《了凡四訓》以白話並有圖畫的方式敘述,以先生能理解的方式,在與他溝通,所以他看的懂。

 

 

 

    其實,在未接觸精舍前,我也有很多不正確的觀念,而有正確的因果觀念,是在看分享文之後慢慢累積起來的,因此,往後有因緣的話,我也會把我看到的分享文,跟他說個小故事,希望他也有顆善種子,在他心中萌芽。

 

 

 

三、妹妹

 

    我與妹妹學佛派別不同,開剛始關係緊張、容易衝突,最近,關係卻漸漸變的融洽,她對我的態度也改變了,不像過去可能怨多一點。

 

 

 

◎後來請教阿伯:是否我們發善書會讓家人親近善知識、慢慢會有佛緣,阿伯說:「有,但還是自性自渡。」這真是一件另人開心的事,家人往往是最難渡的,原來發書不只能幫助別人,還能幫助家人,家人能好,相信我們自己也會很好(自述結束

 

    知道修行是人生大事,因為這是除根本苦,得究竟樂的起點修行路上能有相知相惜的人並肩前進尤其可貴,因為道同行更遠。

 

    修行的方式千萬千,重點不外「自渡渡他」--自渡,上求佛道;渡他,下化眾生,「發善書」就是一種很好的修行方式:

 

發善書,傳佛知見利益大眾,是為「布施」。

發善書,依循正法隨緣而行,是為「持戒」。

發善書,忍受拒絕不畏譏毀,是為「忍辱」。

發善書,利人利我提升道業,是為「精進」。

發善書,毀譽不驚一心渡眾,是為「禪定」。

發善書,從做中修安住道心,是為「般若」。

 

    「發善書」未必只有「將實體書籍發送到需要的地點」,包含利用宣講、廣播、電郵、網頁、社群轉發正法資訊,同樣值得鼓勵。不管形式、管道為何,能夠以清淨無邪的心念散播正能量,就能造福無盡眾生,堪稱功德無限量。相對而言,如果散播奸盜邪淫的資訊,或者惡意毀謗正法,等同傷害眾生的法身慧命,這個罪過可就大了。

 

    是以修行人皆應體認:散播正能量,功德無限量;散播負能量,罪過無限--纖言細行,不可不慎!

 

    在「發善書」的過程常會遭遇許多考驗,這些考驗固然會阻礙前進的道路,卻也是確定是否成長的關鍵。即如精舍文章〈災劫時期現光明〉內提到的內容:http://mouniassn.pixnet.net/blog/post/219254627

 

    先生就在車上說「現在的人較不看善書或經典了」,我說「沒關係找下一間問看看,不是每間都拒絕的。就像放生一樣,有放它就有機會活命。沒放它就等待死亡一樣」。

 

    「不是每個人像妳一樣會看善書或念經的,現在的人都只顧著賺錢,哪像妳都只顧念經,不會想著賺錢」,我回說「如果我們像農夫一樣只顧著等待收成的日子,卻連一顆種子都種不下去,請問會有收成豐碩的那天嗎?所以必須灑種子先有付出,然後等待土地幫你種出豐厚的果實啊」。

 

    先生卻說「現在是末法時期,所以沒有人要看了,而且現在的人都很自私,都只顧自己而已。」我說「我就笑笑的說沒關係啊,或許這是菩薩給我們的考驗,看我們會不會因為這樣而生氣或放棄啊,而且就是因為末法時期,所以受苦的人會更多,所以更需要我們的善書讓更多受苦的眾生解脫啊!」

 

    這三段對話是很好的修行資糧,師兄的顧慮是多數人退轉的原因,師姐的堅持則是提醒大眾--修行就是堅持做該做的事

 

    以下分享一則故事〈撿海星的少年〉:

 

    黃昏時刻,正值海水退潮,成千上萬隻的海星被海浪沖到沙灘上來。

 

    脫離海水的海星,像失去母親的嬰兒,痛苦地扭曲牠們的身體,掙扎著想要返回母親的懷抱。但海水卻越退越遠。一個來到沙灘玩耍的少年,看到這幅景象,就彎下腰來,撿起被沖上岸的海星,一一擲回海中,以免牠們因脫離海洋過久而死亡。

 

    遠遠走來一個在沙灘漫步的中年男子,看著忙碌的少年好一會兒,搖搖頭說:「被沖上來的海星這麼多,你不可能將牠們全部扔回海中。而且,今天扔回去了,明天可能又被沖上來。將這裡的海星扔回去了,世界上其他地方又有更多的海星被沖上岸。難道你不知道自己再怎麼做,結果都一樣嗎?」

 

    「我知道」少年笑一笑,彎下腰,又撿起一枚海星,將牠擲回海裡,說:「但是對這一隻海星來說,可就不一樣了。」

 

    修行必有考驗,要能萬考不倒,就要有「佛氏門中,不捨一人」的堅定道心,千處祈求千處應的觀音菩薩、眾生渡盡方證菩提的地藏菩薩都是很好的學習典範,總之不管處在什麼境地,「堅持做對的事」就是成就的不二法門

 不知足的人,即使享有人間最豐富的物質生活,也難遣心靈空虛之苦。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上一篇:冬暖夏涼

下一篇:習氣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