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
一位師兄來信寫了一篇文章,一下來文照登:
許多事情在當下讓人覺得很不可思議,推論前因後果後,發現冥冥之中都早有定數的,只是礙於我們的眼界無法看穿這時空吧!肉眼看不見的事物並不是表示不存在,從接觸了牟尼精舍的這份殊緣來說,原本是與我相差十萬八千里毫無任何關係,卻在我生命中的某個轉角,透過大學時代的同學進而認識了牟尼精舍這個修行的好地方,當初我與這位同學在學校時並無任何交集,如今卻是如此,真讓人萬想不到,只能說是緣份到了,在拜讀過因果濟世集(一)(二)冊之後,深深體會到老子中提到的:「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
福兮禍所依,雖說能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但往往伴隨著造業的本事就越強,因為能力本是一件工具,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用在好的地方便是造福人群,功德一件,用在不好的方面便是造業一筆,所以運用能力之人本身的念頭便突顯的重要,是善還是惡全繫於一念之間。人們總認為手上操有生殺大權之際是一件有福氣的事,可以心無罣礙的隨心所欲玩弄生命,卻不知曉大禍將至,業障如影隨形無法擺脫,當初的福造就日後的禍,所以人生在世應如履薄冰時時刻刻小心謹慎把持著善惡,才不至生出惡果來。
禍兮福所伏,當福報盡了種下的惡因都開花結果找上門來。遇到了牟尼精舍開始請示 佛菩薩, 我佛慈悲開示走上修行這條路上,如果沒有業障也不會有所修行,不會有種福報的念頭,不會知道善念的重要,也就不會有行善的舉動,更不會有卑下懺悔的真心跪在佛前祈求原諒,認真的想想這些業主菩薩是來渡我們,不然以我們的駑鈍不會知道自己的不完美,夜郎自大的活在想像的童話般幻境,使我們永遠都不會有進步,所以認清自己過去種種惡業是修行的開始,這樣離得道就不遠。
在看透福禍相生關係之後,是不是放下得失心,不再因福而喜悅,不再因禍而憂心,當心不再因眼前的福禍起伏便是邁向定的開始,心定而後能思,思而後能得,永遠要記著,憤怒會使我們失去智慧,仇恨會使我們降低判斷力,要常保持一顆平靜的心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常會因一時的憤怒仇恨而種下惡因,進而禍起薔牆,這些都不是我們樂見的結果。所以要透過修行使我們的心境常保持平靜,透過佛法進生慈悲,在渡眾生的過程中會發現最後渡到的會是自己,畢竟南閻浮提眾生,其性剛強,難調難伏,卻在以人為鏡之後,才明白自己的得失,原來別人會犯的過錯自己也可能會犯,或許眾生即菩薩等身而以化渡。(來文結束)
就如同上述師兄說的「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修行修的就是智慧與清淨心。
常見到許多問事的有緣人說到「其他道場的某某師兄姐,大家都稱讚他修得很好,可當修行的典範。不過他在家卻偏袒小孩,不明事理,或時常和家人破口大罵,或是對於金錢相當執著...等」,難道修行可以這樣切割嗎?想修的就修,不想修的就放縱?這樣的人,根本只有表面,也不會修成功。禍兮福所伏,惡緣一成熟一樣得要受報。
佛教的戒律: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不生貪嗔癡,目的就是要直接斷除這些惡的種子。是非只因多開口,光是口頭上的戒律就有四種,如果不好好修口德,業障怎麼也解不完。生氣、無法忍辱,也是一般人常犯的。 感恩是終身受用的福報,懷恨乃永世糾結的魔障。
這時就得要靠「智慧」,您必須了解這一些事情都只是短暫的,如果您不忍耐,只會造就更多問題!除了要遵守戒律外,您也可以使用下列的方法來幫助您:
要克制這一些問題,您可使用「浩然正氣觀」(先前有提過),每當產生這一些不好的念頭,就馬上觀想。也可在每天一早起床,就觀想浩然正氣,時時如此。而且也確實要規定自己:比如說「我絕不可以生氣」,每當發現自己情緒要爆發了,就趕快遠離現場,您可配合誦念【心經】,可以快速沉澱,自己定了要遵守的戒律後,就得要確實遵守,守住基本盤,您才有辦法再做更深的修行!
總之,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都與修行有關,任何行為舉止都是!修行是否成功,完完全全取決於「日常生活中」,請您務必好好謹言慎行!
※「浩然正氣觀」:連續慢慢深呼吸三次,到第三次時將氣憋住,需觀想「伽藍護法」從您的頂輪(頭頂)之中進入,伽藍護法身發金光,滿臉紅潤,充滿浩然正氣(可觀想氣或是白光將您圍繞)慢慢的進入自身心中(約兩乳中間),慢慢地您自身與伽藍護法同在,您就是伽藍護法,伽藍護法就是您,將妄想慢慢排除。此時可以觀想腳底開洞黑氣排出,將黑氣掃除。
如果妄想還尚未排除,則再重覆一次直至排除為止。(若為因果業力干擾時,則需先和冤釋解;若未和冤釋解,那只是短暫排除而已,還會持續干擾。)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