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18 07:31:04淡雅

《六祖法寶壇經》〈機緣品第七〉淺釋12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

蔡師兄:《六祖法寶壇經》是精舍送給大家最好的禮物,大家要勤加薰習,必有所獲。汝得人身不修道,如入寶山空手歸。

《金剛經》指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

●淺釋文章彙整:https://mouniassn.pixnet.net/blog/category/list/3244229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完整版:http://www.drbachinese.org/online_reading/sutra_explanation/SixthPat/contents.htm

機緣品第七〉

原文:

「達蒙啟發。踴躍歡喜。以偈讚曰。

經誦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寧歇累生狂。

羊鹿牛權設,初中後善揚;誰知火宅內,元是法中王。

師曰。汝今後方可名念經僧也。達從此領玄旨。亦不輟誦經。」

 

淺譯:

「達蒙啟發,踴躍歡喜」:法達聽六祖大師講完道理後,非常歡喜踴躍,非常快樂!

「以偈讚曰」:他自己也作了一首偈頌,讚歎六祖大師所說的法。

「經誦三千部」:《妙法蓮華經》,我念了有三千部。

「曹溪一句亡」:曹溪連一句都沒有;亡,就是沒有,當「無」字講。

「未明出世旨」:沒明瞭出世的宗旨。

「寧歇累生狂」:怎麼就可以休歇多生多劫的狂心野性呢?

「羊鹿牛權設」:羊車、鹿車、牛車,都是權法。

「初中後善揚」:初善、中善、後善,是稱揚法的方法。什麼叫初善呢?初善,就是初初地講小乘法;中善,講中乘;後善,講大乘。就是講聲聞、緣覺、菩薩這三乘,叫初中後善揚。

「誰知火宅內」:誰也沒有想到,誰都不知道,就在三界火宅內。

「元是法中王」:就可以修行成佛,做大法王的。

「師曰」:六祖大師,聽法達這樣一說,知道他明白了,說:哦!「汝今後方可名念經僧也」:從今天以後,你才夠資格叫念《法華經》的和尚,你才會念經了,以前你根本就沒會念呢!

「達從此領玄旨」:法達從這一天,就領受六祖大師玄妙的宗旨。

「亦不輟誦經」:雖然他明白《法華經》,他還不停止念《法華經》。不是說,哦!我是念而無念,無念而念,我已經明白了,就算了。他還是照常念經不停止。

往往有一些人,對這個地方就不清楚。好像你可以無念而念,念而無念;不吃而吃,吃而不吃,可不可以呢?你偷東西,你說:「我偷而未偷,未偷而偷。」你沒偷就是偷了;偷了就是沒偷,這可不可以啊?你殺生,說:「我殺而未殺,未殺而殺。」這可不可以呢?不可以的。

所以你明白了,就是「不執著」,不是叫你就空談一些口頭禪。說是:「哦!這個理,也就是無念而念,念而無念嘛!」不是這樣講法。你要到這個程度上,你念經,還不執著念經。

不能像法達似的,以前以為:「我念了三千部《法華經》,我這功德太大了,我這功德高過一切!」所以向人根本就不叩頭了。他見到六祖,叩頭頭不至地,這算最恭敬的了;見普通人,相信他不要說叩頭,不要說頂禮,他連個問訊都不打,他一定是有這種貢高我慢的心。

為什麼他這樣?他說:「你看我!」就好像有錢的人,見到窮人他不睬的。他眼睛這麼看,不往下看,往上看;是看有錢的人,不看窮人的。有錢的人,見到一般窮人,他看不起的。

他念《法華經》,以為這也就等於一個財主佬了,財主佬就是有錢的人。他以為自己是一個很有錢的人,所以就目空一切,就看不起人。可是見到六祖,人人都知道,這是得五祖衣缽的祖師,所以他就不得不叩一個頭。

雖是叩頭,他心裏一定想:「嘿!我念這麼多《法華經》,比你這個祖師總高、總大,我的功德,超過你這祖師啊!」所以他就勉勉強強叩頭。六祖一看就知道,他心裏有一物,就知道他。

以上摘自《六祖法寶壇經淺釋》上宣下化老和尚講述

4_six-1-6-tc.jpg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

机缘品第七

原文:

达蒙启发。踊跃欢喜。以偈赞曰。

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

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

师曰。汝今后方可名念经僧也。达从此领玄旨。亦不辍诵经。

 

浅译:

「达蒙启发,踊跃欢喜」:法达听六祖大师讲完道理后,非常欢喜踊跃,非常快乐!

「以偈赞曰」:他自己也作了一首偈颂,赞叹六祖大师所说的法。

「经诵三千部」:《妙法莲华经》,我念了有三千部。

「曹溪一句亡」:曹溪连一句都没有;亡,就是没有,当「无」字讲。

「未明出世旨」:没明了出世的宗旨。

「宁歇累生狂」:怎么就可以休歇多生多劫的狂心野性呢?

「羊鹿牛权设」:羊车、鹿车、牛车,都是权法。

「初中后善扬」:初善、中善、后善,是称扬法的方法。什么叫初善呢?初善,就是初初地讲小乘法;中善,讲中乘;后善,讲大乘。就是讲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叫初中后善扬。

「谁知火宅内」:谁也没有想到,谁都不知道,就在三界火宅内。

「元是法中王」:就可以修行成佛,做大法王的。

「师曰」:六祖大师,听法达这样一说,知道他明白了,说:哦!「汝今后方可名念经僧也」:从今天以后,你才够资格叫念《法华经》的和尚,你才会念经了,以前你根本就没会念呢!

「达从此领玄旨」:法达从这一天,就领受六祖大师玄妙的宗旨。

「亦不辍诵经」:虽然他明白《法华经》,他还不停止念《法华经》。不是说,哦!我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我已经明白了,就算了。他还是照常念经不停止。

往往有一些人,对这个地方就不清楚。好像你可以无念而念,念而无念;不吃而吃,吃而不吃,可不可以呢?你偷东西,你说:「我偷而未偷,未偷而偷。」你没偷就是偷了;偷了就是没偷,这可不可以啊?你杀生,说:「我杀而未杀,未杀而杀。」这可不可以呢?不可以的。

所以你明白了,就是「不执着」,不是叫你就空谈一些口头禅。说是:「哦!这个理,也就是无念而念,念而无念嘛!」不是这样讲法。你要到这个程度上,你念经,还不执着念经。

不能像法达似的,以前以为:「我念了三千部《法华经》,我这功德太大了,我这功德高过一切!」所以向人根本就不叩头了。他见到六祖,叩头头不至地,这算最恭敬的了;见普通人,相信他不要说叩头,不要说顶礼,他连个问讯都不打,他一定是有这种贡高我慢的心。

为什么他这样?他说:「你看我!」就好像有钱的人,见到穷人他不睬的。他眼睛这么看,不往下看,往上看;是看有钱的人,不看穷人的。有钱的人,见到一般穷人,他看不起的。

他念《法华经》,以为这也就等于一个财主佬了,财主佬就是有钱的人。他以为自己是一个很有钱的人,所以就目空一切,就看不起人。可是见到六祖,人人都知道,这是得五祖衣钵的祖师,所以他就不得不叩一个头。

虽是叩头,他心里一定想:「嘿!我念这么多《法华经》,比你这个祖师总高、总大,我的功德,超过你这祖师啊!」所以他就勉勉强强叩头。六祖一看就知道,他心里有一物,就知道他。

以上摘自《六祖法宝坛经浅释》上宣下化老和尚讲述

4_six-1-6-sc.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