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9-13 11:43:12波仔
陳冠中這一代Zeitgeist
「誰能預猜到張愛玲的三十年代上海故事,會吸引八十年代的香港人?」
最近香港話劇團重演《新傾城之戀》舞台劇,原編劇陳冠中也想不到,個人的業餘作品,會演變成連演廿多場的大製作。
他是作家、是記者、是編劇、是文化經紀、是管理人,這次他應香港書展「跨疆界寫作的秘密」論壇之邀回港談華文文化和香港精神。正如一位行家所說,他人很Charming。與他坐在咖啡座聊著,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保證有全方位的提升。
太多的想不到
太多的想不到。當年創辦《號外》雜誌,想不到同聲同氣的人沒幾個,沒想到後來成為「優皮文化」標誌,沒想到自己膽粗粗初拍電影即儼如專家。
在無數沒想到之中,陳冠中以其上海人的精明洋派與華仁港大天之驕子的專業和網絡,縱橫文化各界,贏得「香港文化旗手」之譽,構成了「波希米亞想像」;搞雜誌拍電影都抓得住時代脈搏,順流而上,蛙跳於中港台之間,這幾年趁著內地市場蓬勃又老來「京漂」,寫出《波希米亞中國》。
葡萄早就成熟了,現在可以飲紅酒。對香港「半唐番」文化獨具觀點,退居北京,一半晚上招待各方朋友,多數時間埋首寫作。在文化界建立的獨特的名氣,兩岸文化刊物與官方機構總能找到適當的位置去約其別具一格、言之有物而讀來津津有味的文章。
在《聯合文學》上的一篇《較幽的徑》,他回顧自己在大學一年級「不慎讀到」的文學書,如余光中的洋派詩集,白先勇的沒落王孫小說,還有,張愛玲的荒涼文字,養成一生的習慣:面前二路,總選其幽。於是多經曲折,亦看到柳暗花明的勝景。
他自言學習過程中多次「如獲灌頂、如開天眼」的感覺,例如在港大利馬竇宿舍聽學長說oxymoron矛盾修辭法、例如七十年代中初讀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的《坎普札記 Notes on Camp》,一道道小門打開,光照進來,世界從此不同,人也想走出去看看。
量子躍遷式的成長,持續的啟蒙。適逢其時香港本土文化在發展,在長久以來高度精英化的香港社會裡,他成為一個文化現象,他說香港及周遭造就了他那一代人——那一代人則造就了他。
以《傾城之戀》為例,「是因為鍾意其雙城背景,中產階級,以生活代革命,加上其結構亦很有舞台感,自分了三幕,便自娛的寫來玩玩。完成後交給港大舊生業餘海豹劇團,後來他們發覺規模太大,結果交給香港話劇團上演了八場。」
「可能因為是上海人,也是香港人,所以喜歡張愛玲,很地域的,也就是很私人的。」
事後之見,這開創了一種風氣之先河。他自己說的,「抓住親切感與小聰明,傳染自己對一篇鐫永通俗小說的喜悅上舞台。」或者亦是慧根?對了,他眾多範疇追求中,少為人提及的是他自九十年代初隨不丹宗師宗薩仁波切(《小喇嘛看世界杯》導演)學佛,譯過佛學書。
因為激情不足
最近接受內地《周末畫報》訪問,他填了著名的「普魯斯特問卷Proust Questionnaire」。「最傷痛的事」與「一生中最愛的人或東西」兩項都是「沒有,因為激情不足」;加上虛無,是讓他最痛恨自己的東西。
一九七二年三月十三日,他在尖沙咀文藝書屋買了一本《張愛玲短篇小說集》,台灣皇冠出版社一九六九年版。
「發現男女之間的小戰爭是如此的激烈,灰色地帶如此大,好像知道了小秘密,有點沾沾自喜。」這是他在男女關係上的開竅,此前看於梨華和白先勇都沒有的感覺。
他與張愛玲文字的共振,應該還有抽離的性格。所以看得清楚。
還是張愛玲說了,詩經上的說話,「如得其情,哀矜而勿喜」。陳冠中在一九八七年《傾城之戀》編劇的話寫到,「張愛玲的『霧數』情懷及蒼涼姿勢,慢慢將所有稍具耐性的讀者迷倒,然後一個宏觀,才呈現她通透清明的心靈,『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今天陳冠中似乎在新開放的內地找到多一點依歸。就算現代而後匱乏的香港人的自尋煩惱是無藥可救,內地無數人們的基本生計、權益和制度仍是值得努力的;還在世的人中他最輕視的是「在逃貪官」。
啥一代?
於是,我們來到了一個久違了的名詞:Zeitgeist時代精神。
時代精神就是某一段時間裡頭所有人共同的世界觀與人生目標,是普世的,而且黑白分明。例如:納粹、文化大革命、戰後垮掉的一代、七十年代的懷舊、八十年代的「can do」(一定得),往往是處在世界大勢的核心中的體現,亦是推動一整代人生活背後的動力。
陳冠中回想起來,「當年創辦《號外》時機是太早了幾年,如早知如此艱難,很可能根本不會去做。」而他亦從未在雜誌上得到甚麼報酬,只有與各方好友不斷注資。
但波希米亞人的想法總要四十五度轉彎,《號外》給他的學習機會與工作歷練,又積累了深厚的文化資本。風度翩翩,懂門路,有辦法——一如范柳原——他作為文化經理人是吃準了華文世界開放的信風。
於是在今天香港人驀然找尋文化身份,便順理成章的回到被認為是盤古初開的六七十年代,即使是打正旗號混雜的香港,也彷彿成了一個大家庭。
他之缺乏激情,卻又成就了他,讓他自在游走於不同圈子、不同行業、不同地域、不同知識之間,取其精蘊然後抽身,就如其小說《什麼都沒有發生》的主人翁張得志,收高價把事情做好,事成乾脆離場。他認為那是他及身邊朋友們的寫照。
他最新的文集就索性叫作《我這一代香港人》。但就算是七八十年代的香港,人口亦已不少,不同階層與界別怎能簡單歸入一個「世代」?「可能因為那時候多數人看的電視雜誌都是差不多吧。」正是一個社會的規模大得要倚賴透過傳媒去認識,而密度又高得不得不知道別人在做甚麼。
早就該做好了
人生觀盡有遺憾,成就方面卻無後悔,「我這一點事情,當時如果頭腦也清楚一點,少浪費時間,早就該做好了。」
他終於認定寫作為(現在的)人生終極目標。二零零四年中,他放下顧問工作,呆在北京的家裡讀書寫作。他曾寫過不少劇本,包括讓蕭芳芳奪得最佳女主角的《不是冤家不聚頭》,但因為覺得自己沒有非寫不可的理由,又不喜歡集體半完成創作而放棄了,不感可惜。
現在他打算寫一本關於內地城市的小說,「沒有靈感時就為寫點評論、講稿,以便自覺在寫作。」
短短的訪問完了,他走近隔鄰一桌子,微笑著打招呼,加入章詒和、蘇童與幾位記者的談話。
最近香港話劇團重演《新傾城之戀》舞台劇,原編劇陳冠中也想不到,個人的業餘作品,會演變成連演廿多場的大製作。
他是作家、是記者、是編劇、是文化經紀、是管理人,這次他應香港書展「跨疆界寫作的秘密」論壇之邀回港談華文文化和香港精神。正如一位行家所說,他人很Charming。與他坐在咖啡座聊著,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保證有全方位的提升。
太多的想不到
太多的想不到。當年創辦《號外》雜誌,想不到同聲同氣的人沒幾個,沒想到後來成為「優皮文化」標誌,沒想到自己膽粗粗初拍電影即儼如專家。
在無數沒想到之中,陳冠中以其上海人的精明洋派與華仁港大天之驕子的專業和網絡,縱橫文化各界,贏得「香港文化旗手」之譽,構成了「波希米亞想像」;搞雜誌拍電影都抓得住時代脈搏,順流而上,蛙跳於中港台之間,這幾年趁著內地市場蓬勃又老來「京漂」,寫出《波希米亞中國》。
葡萄早就成熟了,現在可以飲紅酒。對香港「半唐番」文化獨具觀點,退居北京,一半晚上招待各方朋友,多數時間埋首寫作。在文化界建立的獨特的名氣,兩岸文化刊物與官方機構總能找到適當的位置去約其別具一格、言之有物而讀來津津有味的文章。
在《聯合文學》上的一篇《較幽的徑》,他回顧自己在大學一年級「不慎讀到」的文學書,如余光中的洋派詩集,白先勇的沒落王孫小說,還有,張愛玲的荒涼文字,養成一生的習慣:面前二路,總選其幽。於是多經曲折,亦看到柳暗花明的勝景。
他自言學習過程中多次「如獲灌頂、如開天眼」的感覺,例如在港大利馬竇宿舍聽學長說oxymoron矛盾修辭法、例如七十年代中初讀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的《坎普札記 Notes on Camp》,一道道小門打開,光照進來,世界從此不同,人也想走出去看看。
量子躍遷式的成長,持續的啟蒙。適逢其時香港本土文化在發展,在長久以來高度精英化的香港社會裡,他成為一個文化現象,他說香港及周遭造就了他那一代人——那一代人則造就了他。
以《傾城之戀》為例,「是因為鍾意其雙城背景,中產階級,以生活代革命,加上其結構亦很有舞台感,自分了三幕,便自娛的寫來玩玩。完成後交給港大舊生業餘海豹劇團,後來他們發覺規模太大,結果交給香港話劇團上演了八場。」
「可能因為是上海人,也是香港人,所以喜歡張愛玲,很地域的,也就是很私人的。」
事後之見,這開創了一種風氣之先河。他自己說的,「抓住親切感與小聰明,傳染自己對一篇鐫永通俗小說的喜悅上舞台。」或者亦是慧根?對了,他眾多範疇追求中,少為人提及的是他自九十年代初隨不丹宗師宗薩仁波切(《小喇嘛看世界杯》導演)學佛,譯過佛學書。
因為激情不足
最近接受內地《周末畫報》訪問,他填了著名的「普魯斯特問卷Proust Questionnaire」。「最傷痛的事」與「一生中最愛的人或東西」兩項都是「沒有,因為激情不足」;加上虛無,是讓他最痛恨自己的東西。
一九七二年三月十三日,他在尖沙咀文藝書屋買了一本《張愛玲短篇小說集》,台灣皇冠出版社一九六九年版。
「發現男女之間的小戰爭是如此的激烈,灰色地帶如此大,好像知道了小秘密,有點沾沾自喜。」這是他在男女關係上的開竅,此前看於梨華和白先勇都沒有的感覺。
他與張愛玲文字的共振,應該還有抽離的性格。所以看得清楚。
還是張愛玲說了,詩經上的說話,「如得其情,哀矜而勿喜」。陳冠中在一九八七年《傾城之戀》編劇的話寫到,「張愛玲的『霧數』情懷及蒼涼姿勢,慢慢將所有稍具耐性的讀者迷倒,然後一個宏觀,才呈現她通透清明的心靈,『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今天陳冠中似乎在新開放的內地找到多一點依歸。就算現代而後匱乏的香港人的自尋煩惱是無藥可救,內地無數人們的基本生計、權益和制度仍是值得努力的;還在世的人中他最輕視的是「在逃貪官」。
啥一代?
於是,我們來到了一個久違了的名詞:Zeitgeist時代精神。
時代精神就是某一段時間裡頭所有人共同的世界觀與人生目標,是普世的,而且黑白分明。例如:納粹、文化大革命、戰後垮掉的一代、七十年代的懷舊、八十年代的「can do」(一定得),往往是處在世界大勢的核心中的體現,亦是推動一整代人生活背後的動力。
陳冠中回想起來,「當年創辦《號外》時機是太早了幾年,如早知如此艱難,很可能根本不會去做。」而他亦從未在雜誌上得到甚麼報酬,只有與各方好友不斷注資。
但波希米亞人的想法總要四十五度轉彎,《號外》給他的學習機會與工作歷練,又積累了深厚的文化資本。風度翩翩,懂門路,有辦法——一如范柳原——他作為文化經理人是吃準了華文世界開放的信風。
於是在今天香港人驀然找尋文化身份,便順理成章的回到被認為是盤古初開的六七十年代,即使是打正旗號混雜的香港,也彷彿成了一個大家庭。
他之缺乏激情,卻又成就了他,讓他自在游走於不同圈子、不同行業、不同地域、不同知識之間,取其精蘊然後抽身,就如其小說《什麼都沒有發生》的主人翁張得志,收高價把事情做好,事成乾脆離場。他認為那是他及身邊朋友們的寫照。
他最新的文集就索性叫作《我這一代香港人》。但就算是七八十年代的香港,人口亦已不少,不同階層與界別怎能簡單歸入一個「世代」?「可能因為那時候多數人看的電視雜誌都是差不多吧。」正是一個社會的規模大得要倚賴透過傳媒去認識,而密度又高得不得不知道別人在做甚麼。
早就該做好了
人生觀盡有遺憾,成就方面卻無後悔,「我這一點事情,當時如果頭腦也清楚一點,少浪費時間,早就該做好了。」
他終於認定寫作為(現在的)人生終極目標。二零零四年中,他放下顧問工作,呆在北京的家裡讀書寫作。他曾寫過不少劇本,包括讓蕭芳芳奪得最佳女主角的《不是冤家不聚頭》,但因為覺得自己沒有非寫不可的理由,又不喜歡集體半完成創作而放棄了,不感可惜。
現在他打算寫一本關於內地城市的小說,「沒有靈感時就為寫點評論、講稿,以便自覺在寫作。」
短短的訪問完了,他走近隔鄰一桌子,微笑著打招呼,加入章詒和、蘇童與幾位記者的談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