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佛無所求聖嚴法師開示
禮佛無所求 聖嚴法師開示 書法/ 淨空法師
龐蘊居士參訪馬祖道一禪師,問:「不與萬法為侶者是什麼人?」馬祖說:「待你一口吸盡西江水,我就告訴你。」龐蘊立即開悟。
萬法是一切有形的現象以及一切無形的道理、觀念;舉凡生活中所思、所見、所用、所接觸,全都是法。一般人皆不能離開生活,離開生活就不是人:只要生存一天,只要還有生活的形態,還有身體的活動和心理的活動,就不能離開萬法。
那麼,究竟是什麼人才能不與萬法相伴呢?這句話問得很高明:離開一切相對的事物及觀念,一切不依賴,一切不應用,有這種人,其實就是解脫自在、大徹大悟、無罣無礙的心境。這種人的心境,已不是能夠用語文描述出來的,名詞也好、形容詞也好,都不能代表這個人的廣大心胸。
可是即使把這個人帶給你看,你也無法體會他的內心世界有多廣大,容或由第三者向你介紹他或由他自我介紹,也無法講得明白,還不如無言勝有言。所以馬祖 說:「等你一口吸盡西江水,我就告訴你。」由於馬祖當時在江西,所指的西江可能是長江或贛江;不論是那條江的江水,都是絕對無法以一口吸盡的,而龐蘊為何 一聽就開悟了呢?很簡單,不與萬法為侶,是有這樣的人,但卻無法想像、揣摩、形容、計較。他當下知道一口吸盡西江水是絕對不可能的,他的期待心馬上就消失 了,在他放下對內及對外的揣測追求之時,悟境便現前了。
這個公案對現代人也有啟示作用,大家都在爭論對與錯、是與非、真與假、善與惡 等等,其實世間並沒有絕對的真理,只有比較性的、階段性的、區域性的正確,一旦時過境遷,正確的標準也隨著改變,因此,不要以主觀的自己強求他人認同,更 不要自以為是真理的代言人。不可以說:「我的發現最正確,我的觀點最標準。」只可以說:「提供我的淺見,請大家參考指教。」
由於標準之外還有標準,正確之後另有正確,就應不斷地吸收新知,虛心地多多學習著尊重他人,看看其他的地方,聽聽別人的意見,然後省察一下自己以為的正確,是否需要修正甚至放棄。如果別人的看法更周到、更有用、對人更有利,那就捐棄己見,接受他人的看法。
如果衡量之下你的觀點、方法確實比別人的高明,那就毫不保留地傾囊提供,和盤托出,但是態度務必謙虛。因為那只是一種暫時的方便,和比較的正確,不是真正的絕對的正確。如此一來,對方覺得被尊重而願意接受,大家會因而得利,自己也會繼續進步。
★禮佛無所求 黃檗希運在佛殿上禮佛,唐宣宗當時在寺中做沙彌,見此而問黃檗:「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僧)求,長老禮 拜為何所求?」黃檗說:「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僧求,常禮如是事。」沙彌說:「用禮何為?」黃檗打他一掌。沙彌抗議說:「你好粗魯。」黃檗一邊回說: 「這是什麼地方,豈容你在此說粗說細!」一邊又打沙彌一掌,沙彌只好走開。 「夫為法者,不著佛求,不著法求,不著眾(僧)求。」這幾句話是出於《維摩詰經》的〈不思議品〉。唐宣宗當時在黃檗禪師那兒當沙彌,他一定是看過《維摩經》了,而且菩提達摩的〈二入四行〉的第三行,名為無所求。 一般人禮拜總是為了祈求什麼,他乍見長老拜佛,信口就問:「經中說不求三寶便為佛法,那你老人家禮佛是求什麼?」黃檗回答他:「經中的確是這麼說的,但 我是佛教徒,還是要經常這麼拜啊!」沙彌覺得很奇怪:「既然無所求,為什麼要拜?」黃檗便打了他一巴掌,沙彌並未因此而開悟,反而頂撞他說:「你好粗魯 喔!怎麼打人呢?」黃檗又是一掌,叫沙彌別在這兒說粗說絀,沙彌這才悻悻然走開。 故事很精采,一位王子做沙彌,無端挨打。也只有黃檗才敢打他,其實是想幫助他。 禮拜的功能至少有五種:一是為求感應,二是為求懺悔,三是為表感恩,四是為求安心,五是不為什麼。因此,經中只說不著三寶求,並未說不禮拜三寶,禮拜三寶不一定要有所求。 不過一般人禮拜總是有所求的,求感應是為消災免難,增福增壽增智慧;求懺悔,在三寶之前承認錯誤,願意承擔一切責任,希望此後不再犯同樣錯誤,希望三寶 幫助他、證明他;表示感恩是因為修學佛法而得了離苦的利益;求安心是為了用禮拜的方法來使心能安定、平靜、統一,得禪定開智慧;無所求禮拜,就像黃檗一 樣,他已經開悟,已經無所祈求,他不是為了求什麼而拜,只是做一天和尚就該撞一天鐘,做一個佛教徒就該每天要拜佛。 當時的唐宣宗,無法了解黃檗的境界,所以挨了兩巴掌,尚不知道被打的原因是什麼。如果他也跟著一起拜就沒事了,那來這麼多的妄想、雜念、疑問?難怪討打。 |
此句節自傅大士的禪詩「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
傅大士本名傅翕,是梁武帝時代的人,是「中國禪宗」尚末開始之前的一位禪師,先為漁夫,後來捨漁而務農耕。
這首禪詩,作於耕作階段,所講的全是反話。抓了鋤頭但手是空的,騎著水牛卻在步行;人從橋上走過,看到的是橋在流,水沒有流。從一般常識的角度來看,像是語無倫次的瘋癲話。仔細推敲,的確也有它的道理。
空著的手才可能去抓鋤頭,步行的人才可能騎上水牛。過橋的時候,橋在腳下一步步過去,但是水始終都在橋下,倒是橋從腳下流走了。這此都很正常啊!
「空手把鋤頭」是說手上抓住鋤頭時,千萬不要以為你的心從此就被鋤頭佔有了,永遠放不下來了;抓了鋤頭時的手依然要自自在在,好像沒有鋤頭一樣。
舉個例說,你有一棟房子、一輛車子,可不要以為房子、車子永遠是你的,它們只是暫時屬於你的;其實,連自己的身體都不是自己的,何況是身外之物。有房 子、汽車時,當然方便有用,不過心中不宜執著,不用老在擔心房子失火、車子被偷。當然,房子的火險還是要保,車子丟了還是要找,但不要因為有房有車而弄得 牽腸掛肚,六神不安。
「步行騎水牛」是說騎著水牛時,不要執著於非得有水牛讓你騎不可,有牛可騎當然好,可是不要貪戀著水牛的方便,你還是隨時可以步行,有沒有水牛騎都可以,騎水牛和步行的心態要完全一樣;有水牛就騎水牛,沒水牛騎就用步行。
「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這是另外一個境界了。有些人行色匆匆,今天到東,明天到西,下週往北,再一週又向南行,週而復始地跑來跑去,來來回回,人 是一天天老了,環境倒似乎未變。其實先後來到同一個地方,時間不一樣了,景色自然有所差別,環境經常在變,就好比橋一直在流。
為什麼說水不流呢?每次看到橋下都有水,所以未曾流掉;流動的狀態與事實永遠不變,就像是說一切現象都是無常,無常的事實永遠不變,所以說水沒有在流,也是事實。易言之,是水流的現象沒有流走。
「空手把鋤頭,步行騎水牛」是有等於無、無等於有,有無不二。「人從橋上過,橋流水不流」是動等於靜、靜等於動,動靜不二。這告訴我們,不要把常識世界當成不變的事實,否則徒增痛苦煩惱;如果能對世界作如此的看法,心胸自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