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26 02:14:51文林

側寫張炳堂

 孔廟秋色

 

民國九十二年張炳堂老師接受南畫廊黃于玲女士的訪問,

在這篇文字的描述裡,可以初步了解張老師的生活、為人與畫風;

老師描繪廟宇的數量龐大,

二十多年前展出台灣各地廟宇為單一主題,當時令畫廊擔憂不已。

老師的畫風由柔和寫實的畫法轉而使用原色之鮮艷堆疊的表現,

逐漸形成其個人濃厚野獸派的獨特風格。

他對家鄉台南的各處古蹟常每相隔一段時日即重新描繪,

因不同的時空與心境,畫面亦呈現歲月的變遷與迥異的風景。

 

根據黃于玲的描述得知2003年張炳堂畫室由居家四樓頂移到一樓,

將養魚的池塘改建為畫室,

入口處懸掛了一幅錦鯉魚的畫作,而旁邊的三幅小丑作品,色彩鮮豔笑容可掬。老師為人客氣寡言,

對來訪的人總表示「我沒有作品」,而畫室裡其實擺放了題材與數量多樣的畫作。 老師由褐色調轉用原色且較鮮艷的畫風,

他表示這樣作畫的過程辛苦且非件件滿意,

儼然對自己的作品要求非常嚴苛。

 

張炳堂老師雖然性格略顯靜默,但繪畫創作卻熱情洋溢,

總認為人要有〝義無反顧〞地追求自己生命中的理想精神。

從事繪畫創作的張炳堂,滿足於觀賞者獲得啟示或受到的感動;

一般人常把他深藏不露的創作當作兒童畫,

如今我們欣賞張炳堂老師筆下的色彩,一如南台灣炙熱的陽光。

前不久我們又走訪張炳堂老師,

對談中他表示當有慾望畫畫的情境出現時,

就必須立刻去執行,靈感自然會產生;

戶外寫生時他則以粉彩或碳筆勾勒草圖後再回畫室完成。


他一生最熱愛的只是繪畫,

對我們將要為他的畫作架設網站一事表示認同,

但厭惡商業化行為,倘若為藝術交流則視為美事一樁。

過去老師是寫實作風,畫面逼近現實,

年事稍長想法改變後改採以原色入畫,

依照內心想法自由描繪而用色,

截至目前最滿意《閑日》的用色對比且強烈;

棄用黑褐暗沉而以藍白黃紅綠的顏色居多。

近代台灣藝壇改以野獸派讚譽張炳堂的風格。

 

 

生平

 

一九二八年張炳堂出生於台南市古街「元會境」

( 元會境福德祠,遺址即現今岳帝廟西側的青年路132巷口,

西元1943為拓寬民權路一段拆毀,將福德祠土地更改為道路用地 )

是日據時代繁華地區店鋪林立之地,其父以經商為業;

住家旁的嶽帝廟是他幼年玩耍之處,

他極愛觀看在廟前寫生的畫家作畫,耳濡目染下對繪畫產生了濃厚興趣。

 

張炳堂幼年體弱因而延遲至九歲入學。

小學一年級時得到學生圖畫比賽第一名,經此鼓舞後開始專注水彩學習。

國小六年級又以台南孔廟寫生的 (大成坊) 水彩畫,入選為第七屆「台陽美展」,

1942年進入公立「台南專修商業學校」,

同年以「廟庭之長」入選台灣總督府主辦的第五屆美術展覽會。

他善用公家畫展的競技機會,視之為自己能夠不斷觀摩與學習的機會。

 

光復以後,

張炳堂持續在全省美展、台陽展、教師美展、全國美展等公募展中發表作品。

1950年開始長達三十八年教師生涯,僅守小學美術教師的崗位,

參與推動南台灣美術風氣,不遺餘力。

從美術少年到美術老師,一路走來不曾脫離愛畫人的角色,

更重要的是他的油畫風格,充滿南國風土的原味色彩,最為膾炙人口。

本著創作是一生事業的想法,定期寫生從不懈怠,

日以繼夜的作畫精神是同時代許多畫家所不能及。

 

老師在學習和創作過程中,和台灣第一代畫家的淵源甚深。

包括他正式拜師的郭柏川,

以及陳澄波、林玉山、廖繼春、顏水龍等都曾給予指導。

前輩畫家的身教典範讓他終生受用,

如日據時代「公會堂」的聯展會場上聆聽陳澄波講解創作的內涵和奧妙、

觀摩廖繼春在住家隔壁的嶽帝廟寫生、

而顏水龍租賃張家時經常讓他參觀工藝設計作品,

並允許其一旁觀摩人像模特兒的作畫過程等等,

無形中蘊藏濃郁的啟迪氛圍,且造就了張炳堂的畫風與無窮能量。

 

張炳堂受前輩畫家落實於觀察自然的創作經驗所影響,

從少年時代起四處寫生。

當年台南畫壇最孚眾望的郭柏川,1952年張炳堂拜其門下開啟正式學畫之途。同年,

郭柏川發起組織「台南美術會」(今日改稱南美會),張炳堂亦是受邀會員之一,

經常與會友沈哲哉等前往安平、旗山等地點寫生或舉行人體寫生會

與外界接觸後,畫風逐漸傾向現代主義的探索與試驗

 

郭柏川在北平藝專任教期間,

深受梅原龍三郎以東方紙張畫油彩的感召,

親睹梅原大膽運用紅、黃、綠、藍等搶眼色彩描繪北京風物。

這種試圖突顯東方油畫性格的表現,一直影響著郭柏川,

因而提倡「油畫東方化」。

張炳堂老師背負這項使命,

由他出生成長的原鄉找尋色彩的原味和南國炎夏的熱能。

他擁抱台南府城的情懷,不斷映照台南天空下的地景。

 1977年「台灣鄉土文學運動」方興未艾時,

張炳堂油畫風格延續了廖繼春絢爛色彩的餘韻,

進一步詮釋南台灣廟宇多角度面向特質,

將台南原鄉台灣原色的瑰麗,

在他筆下落實油畫本土化的風情。

張炳堂的作品看似寫實,實際上是寫生後思考與建構下,

轉換成主觀造形而表現於畫布。

他讓畫面的構成分子相互吸引牽制,

產生對抗或依附,在訴諸強烈的抒情裡,蘊含狂焰炙熱之情。

 

八○至九○年以後,

張炳堂繪畫題材以廟宇、安平港、運河以及靜物花卉等為主,

充分表現對故鄉府城的濃郁感情。

他以朱紅刻畫廟宇的門扉,搭配濃綠的樹木和鮮明的地面,

呈現特有的南國情調。

在安平港寫景的作品裡,

更以紅白綠等色彩與個性化的線條呼應,

講求鮮麗效果下畫面強烈的張力。

 

張炳堂老師追求富有個性及生命力的創作,

他的繪畫風格建立在自覺性的摸索過程中,

並大量汲取日本畫家的精髓,因受郭柏川影響,

經常性參觀世界名家作品,創作時自然融入自己的情感獨樹一格。

蕭瓊瑞教授簡潔貼切形容張炳堂的畫:

「向太陽借色,造心中之境,還鄉土之情。」,

李欽賢推崇張炳堂的畫如台灣佳餚的拼盤,

是本土小吃原味、道地的台灣風格,

讚頌張炳堂老師還原民俗色彩的元素,

迸出廟宇藝術的原色,創造了自己藝術創作上的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