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客家文化生活圈「社區藝術營造」輔導計畫
壹、 計畫緣起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以下簡稱文建會)自1994年起,因應世界潮流,展開被視為「文化民主化」工程的「社區總體營造」(以下簡稱社造),持續推動社區自主及居民參與的精神,廣獲社區伙伴響應,大家默默改造家園,粹煉出的社造精神令人感佩。文建會為延續推動新故鄉社造工作,輔導各縣市政府辦理並整合地方政府行政體系、社區資源及第三部門,透過各項學習及參與機制,建立公民意識,振興地域活力,創造多元文化特色、高質化的人文藝術社區,爰依據行政院2007年9月7日核定「磐石行動-新故鄉社區營造第二期計畫」(97~102年度)。根據文建會的規劃,今年針對社區營造補助機制進行調整(圖1),由2008~2010年的全面深耕(包含行政社造化、社區文化深耕及社區創新實驗等三項雨露均霑式的補助),調整為2011~2013年以社區生活圈為範圍的社區創新(擇優補助區域型社區創新發展計畫)及培基固本(保留行政社造化及社區文化深耕等兩項補助)兩項方案。社區創新方案主要目標在凸顯長期以來社造所累積成果,形成社區典範,具體做法為:第一,鼓勵縣市以創新方式,搭配社區參與機制,提送重點區域創新發展計畫;第二,整合重點區域社區的人、文、地、景、產資源,及各部會投入的資源;第三,發展創新的旅遊路線、社區產業及社區經營組織,建立學習交流機制。培基固本方案的做法則為:第一,持續推動社區影像及感動故事紀錄,累積文創產業發展根基;第二,長期培植文化層面的社區參與及基層社造人才(高松根,2011:14)。
「地方文化館」(本計畫稱「社區博物館」)的形成可追溯自1977年國家12項建設將文化建設納為其中一項,成立各縣市文化中心,開始在各地文化據點紮根。1983年文建會明訂各縣市文化中心籌設專題博物館,以地方文化為發展主軸。但仍著重在建立博物館硬體建設基礎。1994年文建會推動「社區總體營造」,以居民參與、由下而上的發展地方特色文化,多年的社造成果為地方文化館帶來契機。2000年起推動地方文化館計畫,原則上利用閒置空間為主,使經費能用於研究、展示、教育等軟體的充實。「地方文化館」的建置,即是期待在縣市文化中心之外,在地方上提供更多的文化場所,收納在地文化特色與生態資源,為民眾而存在的社區博物館。甚至進一步成為地方文化旅遊資源的表演館或展示館,為地方上帶來就業機會與經濟效益。自初始的社造培力工作連結上歷史建築、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概念,藉由軟硬體介面與政策相結合,加上不同型態的藝文表演團體與地方文史工作室的共同投入參與,至今各地已有200多個地方文化館設置完成,不僅促成地方鄉鎮及社區重新發現在地特色,同時豐富了地方文化生活。
圖1 文建會2011~2013年社區營造補助計畫機制調整圖
資料來源:文建會網站(2012/04/20)
檢討過往政策的推動,由於不少地方文化館受限於興建之初的空間規劃(閒置空間再利用),或面臨文化活動日趨多元化的發展,逐漸出現空間不足或機能不符時代的窘境,甚至是開館之後無人經營而欲振乏力。為因應地方文化與社會結構的變遷,中央的文化政策也由推動「地方文化館」的建置轉向「文化生活圈」的整合概念,2008年起文建會為延續推動地方文化館計畫,展開「磐石行動—地方文化館第二期計畫」(2009~2013年文化生活圈)整合串聯館舍周邊文化設施與資源。
2004年行政院客家委員會(以下簡稱客委會)提出「客家生活環境營造計畫」,將原有靜態展示的概念轉化為結合社區總體營造的動態客家文化體驗計畫,可區分為:客家聚落總體規劃計畫;公共生活及休憩空間環境整理;文化資產風貌營造;人為環境景觀美化整理;自然環境景觀復原改善;閒置空間再利用等六種類型(高松根,2012a:2)。根據2010~2011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資料顯示,花蓮縣客家人口比例為31.7%,在全國排行第四,客家人口比例1/3 以上鄉鎮亦有八個,佔全縣六成(花蓮縣共計13個鄉鎮市),為臺灣客家族群集中的三大區塊之一(其餘二者為桃竹苗、高屏地區)。有鑑於東部客家二次移民歷史記憶一旦頹圮斑駁,就再也無法挽回,所以依據《客家基本法》要點,推動客家文化生活圈社區藝術營造計畫,落實永續的客家文化保存及民俗活動的推展、客家文化館舍的活化。
貳、 計畫目標
文建會的文化政策旨在瞭解地方文化館的展示特色,期能集結社區資源與建構深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與生活美學。依照客委會要求客家文化復振工作,必須遵守《客家基本法》實施,先從各地區客家族群的共同生活圈做為重點城鎮發展為基礎,以免資源重複投資與浪費。本計畫是希望藉由成立「客家文化生活圈社區藝術營造計畫」輔導團隊,強化客家文化生活營造,促使社區間的互動及合作,而社區居民對於共同參與客家文化事務意願提高,進而凝聚社區共同生活意識,強化多元文化認同,創造意象美學的客庒的生活,達到提昇整體居住環境的品質,以及創造精神、物質、文化生活層面的新生命。為達成上述理想,本計畫工作目標如下:
一、以「客家藝術推廣」為定位。配合鄉鎮屬性、類型、外部環境潮流、發展目標與參與者學習需求,構建全方位培訓體系,促使社區等個人生涯規劃與社區整體發展同步提升,推廣內容朝「文化傳承」、「揉雜混融」、「永續經營」等原則規劃。
二、落實推動花蓮縣吉安、鳳林、玉里客家社區藝術輔導團計畫。以社區民眾為主體,培養其對客家生活文化的重視及認同,使能真正達到自主性參與客家生活文化環境營造的理想。
三、建立客家社區博物館分級分類的績效評量指標。關於績效評量,建立分級、分類評量指標的目的,不在於分出優劣等級,而是在經過考評之後,讓中央、地方和館舍能瞭解其狀態,對於不足之處能給予補強支持或有增加補助款的可能性。
四、輔導建立客家社區博物館文化資訊交流平台。將文化資訊統合,使各館彼此間能透過平台做常態交流,達到真正溝通觀摩,建立縣內的客家文化藍圖。培訓是文資的詮釋方法:首先,為執行文化資產的登錄、管理等業務;其次,為人才培訓的工作;其三,為義工與社區的關係;最後,為行銷傳播與形象包裝,這四大纇皆是文化館在經營管理的專業培訓上需要被輔導與加強。
五、輔導花蓮縣吉安、鳳林、玉里客家社區博物館組織運作能力。促進在地人才投入、文化生活經驗的傳承,鼓勵多元發展,永續創新的轉變。整合政府相關單位及民間可用資源,整體有效運用,透過生活經驗落實具有地方文化特質的生活居住環境。
六、輔導永續經營的文化館並加強與社區的關係而善用地方特色資源。建立客家文化生活發展資源架構,創造「生活、生產、生態、生命」四生一體的永續客家生活聚落典範,以藝術、文化、特色產業結合地方傳統客家生活方式,塑造獨特的地方生活風格,健全的體系才能促成藝術、文化、產業、觀光及客家文化生活環境的整體提昇與再造。
參、 計畫範圍
根據《客家基本法》,客家人口達1/3以上的鄉鎮市,應列為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域,加強客家語言、文化與文化產業的傳承及發揚。依客委會2011年2月25日公告,將花蓮縣內客家重點發展區域劃分為:花蓮市、吉安鄉、壽豐鄉、鳳林鎮、光復鄉、瑞穗鄉、玉里鎮、富里鎮等八鄉鎮市(圖2)。客委會2012年資料調查顯示,花蓮縣客家人口比例達1/3(33%)為鳳林鎮(66.28%)、富里鄉(50.43%)、瑞穗鄉(41.96%)、玉里鎮(39.03%)、壽豐鄉(34.48%)、吉安鄉(33.03%)等6個鄉鎮,考量調查的誤差因素,在認定客家文化重點發展區時採用「區間估計」做為認定標準,故花蓮市(31.89%)、光復鄉(29.83%)符合1/3的比例門檻(表1),依本計畫範圍之中,就八鄉鎮市規劃吉安、鳳林、玉里等三大客家共同生活圈(圖3),分別以客家文化會館、客家文物館、客家生活館做為核心,呈幅射狀發展周邊鄰近客家社區藝術意象營造與展演,並兼顧離散族群文化認同的歸屬感,以及新興社區文化的揉雜性與混融性,俾期發展特有的客庒藝術展演活動與社區博物館展示功能。
圖2 花蓮縣客家人口比例分布
資料來源:客委會網站(2010~2011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2012/04/20)
表1 花蓮縣客家人口比例
鄉鎮市 |
總人口(千人) |
樣本數(人) |
客家人口比例(%) |
估計誤差(%) |
區間估計(%) |
花蓮市 |
109.3 |
404 |
31.89 |
4.54 |
27-36 |
吉安鄉 |
79.7 |
405 |
33.03 |
4.57 |
28-38 |
壽豐鄉 |
18.7 |
402 |
34.38 |
4.59 |
30-39 |
鳳林鎮 |
12.0 |
406 |
66.28 |
4.52 |
62-71 |
光復鄉 |
14.1 |
173 |
29.83 |
6.78 |
23-37 |
玉里鎮 |
26.9 |
411 |
39.03 |
4.68 |
34-44 |
瑞穗鄉 |
12.9 |
400 |
41.96 |
4.76 |
37-47 |
富里鄉 |
11.7 |
400 |
50.43 |
4.82 |
46-55 |
資料來源:客委會網站(2010~2011年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2012/04/20)
圖3 花蓮縣北中南三區客家文化生活圈域圖
資料來源:客委會99年度花蓮縣客家重點城鎮發展綱要計畫(參自高松根,2012a:49)
現謹就客委會推動家族群藝術意象規劃案,本計畫根據案內核心概念,從花蓮縣內三大客家生活圈的社區博物館出發,劃分北(吉安)、中(鳳林)、南(玉里)三大共同生活圈的計畫範圍,做為發展不同特色的客家藝術之重點輔導社區,並期建立客家文創產業行銷網絡,擴大客家文化在地紮根之成效。第一、吉安鄉客家文化會館(社區博物館)與鄰近客庒藝術展演:發展傳統信仰中心聚落連結;擴大客家文史研究與典藏展示之成果;建置客家民俗藝術生活圈;常民文化創意與客家生活產業行銷。第二、鳳林鎮客家文物館(社區博物館)與鄰近客庒藝術展演::發展客儒文化與移民村歷史的疊合;建構東部客家移民遷徙史的電影與文史紀錄;菸樓文化再利用並活化機能;設置客家音樂與戲劇廣場;營造客庄老人的友善生活環境。第三、玉里鎮客家生活館(社區博物館)與鄰近客庒藝術展演:重現客人城與八通關古道的歷史風貌;推動客家傳統產業技藝中心研習活動;推動客家老街與地方產業媒合計畫;發展客家迎賓音樂、舞蹈、戲劇社團組織。
肆、 環境現況
一、 離散的客家族群之多元文化與揉雜性
客家人被公認為世界最優秀的族群之一,即使被迫離鄉背井,卻永遠保持著特有的文化、語言、習俗和信仰,具有刻苦耐勞、剛毅團結的「硬頸」精神。客家人300年前橫渡黑水溝來台定居,秉著勤儉勤奮的天性,晴耕雨讀,忠孝傳家,因此客家庄的日常生活中處處蘊含著先人的智慧與文化。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歷史與現有條件,包括:自然環境(自然景觀、生態物種等)、聚落人文(宗教慶典、民俗節慶、族群生態、聚落建築、古蹟及特殊人文地景等)、地方產業(傳統工藝、特殊產業等)、藝文條件(藝文人才、藝文團隊、展演硬體等),這些條件的形成往往彼此相關:自然環境影響聚落人文的形成、地方歷史決定了地方產業的內容、產業環境決定了地區人民主要的生活樣態、人民生活樣態決定了文化課題及所需的文化活動。透過這些環環相扣的關係,可以從中瞭解地方的優點、弱點、需求、資源與限制。對於一向內斂不擅外顯的客家文化應以什麼樣的形態來結合社區總體營造對外呈現其內涵,仍是一個需要創意與務實面對的課題,單純保守的文化資產思考模式與操作手法,只會弱化了客家地區的整體競爭力(高松根,2012a:1)。
Gilroy (1993)及Clifford (1994)以巧妙的語意(linguistics)運用到邏輯性強的語藝(rhetoric)上,即把「你在哪裡」證成是「根」(roots)與「路徑」(routes)的結合(connection),指涉「離散」在「你在哪裡」及「你從哪裡來」之間擺盪。換言之,以你從某地來此的路徑,對照你到達特定地方生根定居與發展,兩者所呈現出來的境況(陳以新譯,2008:49)。此一構想則在質疑族群與國族主義的絕對性,這個觀念把離散族群的「歸屬」(attribution)置放於與他者對等的疆域(reciprocal terrain)和共同歷史(shared history)的場域之中(陳以新譯,2008:49)。
離散本身的條件常被要求用質疑歸屬的觀念去思考族群問題,因為離散意識(a consciousness of diaspora)完全是衝突與對話中的歷史和文化產品(Clifford, 1994:319)。離散主體是某種意識的承載者,此意識提供了差異性的覺察,是一種自我認同的基本面向。而差異的認知可能也會因性別或階級分野而產生,關鍵是族群或種族差異乃針對主流文化的力量而崛起,主流文化力量挑戰離散主體的認同感(陳以新譯,2008:51)。離散意識因而構成Hall所謂的認同生產與再製活動,透過轉型與差異來進行;藉由體認差異而不在企圖成為同質性整體的一分子時否定它,這時的離散意識才有可能崛起。離散意識所對抗的核心是國家的觀念,乃需以無可迴避而具統合性的文化力量來應對。文化規範的思想是強而有力的構想,需要進一步拆解,這些規範則被佔據國族國家界域的人所認定或排斥;所以,筆者認為只有利用離散意識所營造出來的歸屬感、跨國主義(transnationism)、跨文化政策、創造力、商品化,及揉雜性(hybridity)高的族群藝術(文學、音樂、繪畫、戲劇、舞蹈、雕塑、建築、電影),才能有效解構國族主義所箝制的文化規範,並結合社區力量共同創建閾限[1](liminality[2])空間;換言之,即藉由揉雜性藝術創作而達成離散意識的目標。
多元文化涉及到語言、飲食、服飾、音樂、戲劇等多樣性並存的文化,多元文化主義不等同於多元文化,而是促使我們從社會集體的角度思考多樣性或差異性的接受與包容,追求不同族群共榮共存的思想主張。造成文化多樣性差異現象一般有兩個來源:國內存在一個以上的民族和移民,可簡稱為多民族(multination)及多種族(polyethnic)。多元文化主義也可指涉更多文化類型的共處,乃基於包容集體差異文化和尊重個體差異認同的社會行動主張;人是多面性的,包容差異之多元文化主義的價值觀,也越來越受重視的趨勢。Roland Roberson(1992)指出人類社會生活係多層次性的,包括人類個體、國家社會、全球社會、全人類體系,在後兩者層次上,人們分享一個相同的大環境,容許各樣的團體和文化並行不悖。因此,21世紀的多元文化主義,不宜僅限於民族、種族包容的範疇,應著眼於更廣泛的多樣性之差異認同(李明政等,2011:4~6)。
「揉雜」指涉於文化交換之際,關係到混合與結合的所有事物(陳以新譯,2008:121)。揉雜亦可意指廣袤範疇之下,涉及混融的社會與文化現象,已成為後殖民理論的核心概念(Brah & Coobs, 2000)。當移民社群成員在主流社會的文化圈和政治圈內之地位變得醒目時,這些成員就開始積極要求各種再垷文化互動過程的新模式,並展現出堅拒文化認同的新興模式(Papastergiadis, 2000:3)。
爰引上述,檢視花蓮二次移民的客家社區之族群藝術,日趨多元,二次移民係屬離散族群的成分,歷經300年遷徙史,多少已不同於廣東汕頭一帶的客家文化;尤其在藝術方面展現,以及民間信仰的祭儀都有所區隔,我們可以從許多文獻發現到一種揉雜性的客家文化,經過多元族群社區的混融,許多客家藝術都摻雜了一些其他族群的元素,這也是發展不同於臺灣西部、南部地區的新客裔文化之利基。現謹就北區吉安、中區鳳林、南區玉里的客家社區博物館與社區藝術之現況摘述於後。
二、 北區客家文化生活圈:吉安鄉客家文化館
根據2012年花蓮縣政府客家處委託輔導機構(高松根,2012b:46~47)期初報告顯示:吉安鄉在空間上屬花蓮生活圈的衛星城鎮,人口僅次於花蓮,景觀風貌介於城市與鄉村之間的過渡帶,有多元的族群及宗教文化,也具備農村的生產機能,發展願景為城市花園,發展重點為花蓮溪出海口生態景觀、七腳川溪畔藍帶規劃、全境綠美化等。吉安客家社區環境現況引述如後(高松根,2012b:26~27):
吉安鄉有相當多可以改善的計畫,如伯安宮、五穀宮、目光寺、伯公廟、客家土樓、移民村、水圳、菸樓、吉野驛、梅花村、永興村、稻草工藝稻香國小客家兒童步道等,但中央1年只會接受1案,因此提出稻香永興生活路廊,取了一個較有氣勢的「吉野第一庄」案名。花蓮客家建築的語彙則與西部不相同,規劃的提案要務實且有創意,並能符合客委會施政需要才有機會獲得經費改善生活圈,所以在吉安鄉客家傳統工坊中要把道路舖面的節點改造成視覺化來說故事。
鐵路局與客家淵源是很深,有1/2員工是客家人,薪資低、工作苦、住長屋、「水打草分」扛屋搬遷,這些都是客家族群在花蓮史上的意象。而像是花蓮客家人仍保留傳統堂號(如陳氏宗親穎川堂),這些都是值得傳承客家文化的好材料。稻香永興的吉興路客家路廊分為產業交通、聚落生活、聚落景觀等3大區塊,亦可串連五穀宮、吉野驛、梅花村、稻香村,並找出近期可進行的方案串起來成為廊道。除了稻香永興的廊道外,慶修院為日本時代移民村信仰中心,若用廊道串聯,文化局與公所都可以受惠。
客家文化可先從文字、音樂創作開始,文學與藝術是不需要分開的。在吉安可以設立客家步道,以知卡宣公園、楓林步道來說,可擇一做文化步道(如台東都蘭文學步道),但也不一定是單做客家的,文學的廊道可以做成綜合類型,即客家主題與大眾型的綜合文學。像三義有一條裕隆公司贊助的2公里的桂花步道,當時從2,000首詩中挑選50首用木雕來製作,這種文學步道是很理想的軟體建設。吉安鄉經費較少,可做小規模的規劃,這種方式可做為一個計畫的點子,即以客家元素做為計畫主體,向客委會申請經費才較容易通過。
三、 中區客家文化生活圈:鳳林鎮客家文物館
根據2012年花蓮縣政府客家處委託輔導機構(高松根,2012b:47)期初報告顯示:鳳林鎮雖然屬於光復次生活圈的範圍內,但實際上是鳳林與光復都屬於中區的核心,光復屬於重要的交通節點,鳳林為生活中心,景觀風貌上,鳳林保有完整的日式移民村,有日式菸樓、林田山聚落等重要觀光資源,同時鳳林也是花蓮客家重鎮,此外也是環保科技園區所在。其發展重點為菸葉文化、林田山園區、環保綠色產業、老人福利會館、休閒農業與養生度假等。鳳林客家社區環境現況引述如後(高松根,2012b:27~29):
鳳林雖然是客家大鎮,但有很多遊客投訴客家特色並未展現出來。鳳林目前己得到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地產基金3年700萬補助經費,將用在旅遊資訊中心(在消防隊對面,將結合客家美食來活化經營,預定明年開館)及具地方特色的客家文物館,並將利用此筆經費在外面設置擂茶意象,營造出客家采風街。采風街的規劃設計評審標案已開完,將與旅遊資訊中心、菸樓、讚炭工房等結合。
鳳林鎮誌編輯、老人館遷建、閒置館舍活化等是當前積極籌劃要項。現有一團隊在做鳳林移民一二三村的耕讀計畫,但3個村分離對抗,並無合作基礎,亟需整合。警察廳舍已修復完成,若短時間內找不到外包團隊,可以考慮讓耕讀團隊先進駐。鳳林在推廣客家生活學校,但除了上課以外,幾乎聽不到學童用客家話對話,其實學校可以挑選某些時段用客語廣播,讓鳳林處處聞客音。
臺九線的旅遊資訊中心,應加強客家特色的凸顯,設計每週六、日客家特色美食DIY,吸引遊客的興趣。農村當然首重美食,軟體工作可由農會家政班來做,另可設一農業休閒區,包括雜糧再耕,搭配相關民宿、剝皮辣椒工廠、花手巾等各種農產品行銷串連通路,成為一個旅遊休閒地帶。公所曾撥2萬元給東華學生研究「食客鳳林」案,公所絕對全力支持這樣的行銷,甚至未來結合3個移民村及菸樓規劃1日遊,藉以刺激觀光產業。執行生活圈計畫時,從具有示範指標開始,並進行分區計畫,評定哪些需求,再從軸線串起各獨立點。
除硬體建設外,鳳林鎮與其他地區很大差別在於有很多的教育界人士,怎樣把空間、產業、信仰、文化教育連結起來,在時間軸上推動生活智慧。鳳林校長、耆老相當多,是文化資源豐沛的來源。可以考慮撰寫校長回憶錄,配上一些照片和影音,留下校長或耆老的人生箴言或真情告白來影響年輕人的投入,做為推動客語教學的教材。若有經費,可以把鳳林最出名的如菸樓、校長夢工廠、藝術工坊、剝皮辣椒、美食等發展一系列叢書行銷鳳林。
四、 南區客家文化生活圈:玉里鎮客家生活館
根據2012年花蓮縣政府客家處委託輔導機構(高松根,2012b:47)期初報告顯示:玉里鎮在東部地區居中心位置,也是三心雙環的中間點(與台東成功),生活、商業、農業生產、交通機能僅次於花蓮市的城鎮,南區的中心,生產稻米,是花蓮的糧倉,除了城鎮聚落外便是廣闊的水稻田,也有赤柯山、安通溫泉等遊憩資源,融合了多元的族群文化,發展重點在於溫泉觀光結合醫療養生造鎮、優質生活環境、赤柯山景觀、市區圓環、社區營造、原住民技藝、閒置空間公園化等。鳳林客家社區環境現況引述如後(高松根,2012b:29~31):
客委會委員常以西部六堆標準來比較東部,其實東部的客家移民不同於西部,東部好像只有菸樓與客家有關,而真正有客家的元素大概也只有一些名稱還在,有時候甚至連在地的客家人也提不出來。根據歷史記載,玉里客家移民1817年來自廣東,當初客家人講閩南話是為保命,甚至集中住在客家庒,怕被人欺侮,因此以石灰窯的傳統技術建造「客人城」(現在還留有小石頭牆為證),客人城雖是鎮長最得意自豪的,但也是最需要經營的地方,因為目前都失傳了,加上現在年輕客家人也不認同自己的文化,的確令人隱憂。
客人城除了自行車道與油桐花種植之外,最重要的仍在於街廊的恢復,以及結合客語教育的發展,讓學生與社區共同形塑出街道的記憶,藉以保存原有的客家元素,從空間營造來佐證客家社群聚落存在的價值與歷史意義,這可規劃做為將來中長期的工作,從故事性的導覽可以讓大家了解當初一次移民的歷史背景。而未來可利用染布、璞石畫等,來打造獨一無二的客人城。鄉鎮長施政理念相當重要,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今年給花蓮兩筆地產基金(鳳林鎮及玉里鎮),剛好可以利用此經費包裝客家文化,打造客家風格。
玉里有18 個伯公廟,除了展現人文史觀之外,更有客家花布、璞石畫、印染等工藝技術,而北管、客家詩、醒獅等音樂戲曲、詩詞、節慶,都是可以發展的文創產業。建議把學校納入客家文化生活圈的推動範圍,因為有學校才能進行傳承的工作,像是客家詩、踩街、祭儀等,可以改良而用簡化版來結合學童做為傳承。玉里鎮在全國319鄉鎮中是面積最廣、最大的稻米故鄉,現已規劃利用上述元素來整體串聯打造天禾玉(米)與客家米食(粄)節,也想利用油桐花來形塑客家意象。今年是第5屆玉里客家歌謠節,共有10個縣市的46位鄉親來競賽,並努力打造成像鼓王爭霸一樣的大型比賽。
玉里有相當精深的藝術工作者,但藝術家並非會計專業,此類工作會影響到創作時間,若有人力可以幫忙行政庶務,則更可以專注投入創作。至於產品價格與創作時間與所付出的心力及成本並不能成正比,的確需要培訓更多人力量產以降低成本。另外,桃園機場有原住民工藝品的展售,希望客委會比照,來徵選優秀作品在國際場域展示販售,藉以提高格調。藝術家駐村的權利義務,在國際上是有一套標準,但玉里這邊較為不同,界限較為模糊。西班牙藝術家駐村,公部門提供空間無償使用,因此藝術家視場所為家,自理空間清潔。
伍、 策略規劃
一、 客家社區藝術資源
圖4 客家社區藝術資源
資料來源:本計畫
二、 規劃構想
(一)重構客家文化系絡與藝術環境:開拓客家藝術發展據點,整合不同層級吉安客家文化會館園區、鳳林客家文物館、玉里客家生活館等,使之具有客家文化空間特色,帶動客家文化的普及化,以促進客家文化認同。
(二)促進客家文化「生活化、在地化」:以客家三大共同生活圈社區博物館之推動,為地方創造客家社區藝術發展之文化意象空間,並結合各級政府與民間企業團體、縣市及鄉鎮、村里及社區的力量一起推動,進而賦予客家文化設施新的活力,發揚客家在地文化的生活機能,藉以彰顯出「地方化」或「社區化」的特色,並強化地方客家文化空間與在地人生活的揉雜性關係。
(三)創造客家社區文化意產業的觀光契機:將客家社區藝術發展之重點城鎮的客家文化設施與旅遊景點的線相結合,成為國際觀光遊憩景點之一,帶動傳統客庒、農村轉型,整合當地社區、客家文化園區、文化館、博物館、生活館及藝術創作,吸引民間團體以策展方式舉辦活動,使當地的客家建築、歷史、鄉土文史、傳統藝術、生態與景觀等等,均能成為具有地方代表性與臺灣特色的藝術展演及節慶活動。
三、 SWOT分析
表2 客家社區藝術營造SWOT分析
SWOT分析項目 |
社區藝術專業社團能力(外部環境) |
||
機會 |
威脅 |
||
社區博物館專業功能(內部環境) |
優勢 |
|
1.本縣客語作家葉日松老師教學,外縣市客家文學作品多。 2.本縣客家紀錄片僅導演范遠海老師,外縣市影片製作家多。 3.本縣僅玉里客家生活館策展活動,惟空間不足,尚不稱博物館。 4.伯公廟、五穀宮眾多,但缺少文創商品、祭儀等特色,無導遊景點價值。 |
弱勢 |
|
1.本縣木雕和石雕、泥塑作品少,無特殊客家文創產業行銷。 2.客家美食、服飾、傳統機具等無整合文創商圈及宅配通路。 3.客家社區博物館功能不佳。 4.客家社區互動性不足。 |
資料來源:本計畫
四、 五力分析
圖5 五力分析圖
資料來源:本計畫
產業內競爭:1.本縣三大客家生活圈之社區博物館重置與疊合發展,同質性過高;2.本縣其他地方文化館具有特色而吸引力過大;3.外縣市客家或其他文化館獨特性強、行銷效果佳。
供應商議價力:1.展示品提供者意願選擇,決定博物館存續;2.古物、史料、文創商品蒐集能力與採購力,決定博物館藝術價值與文化特色。
顧客議價力:1.遊客參訪意願與興趣,由博物館展示價值、服務品質、行銷宣傳、文創品吸引力等決定;2.文創商品採購意願,由藝術意象、感動故事、空間規劃、服務態度等來決定。
替代品威脅:把握時間效率高、替代性低、服務品質高、創意性高等原則,則威脅程度降低。
潛在競爭者:利用異業結盟,增加文化服務品項的附加價值,發揮地景優勢,擴大藝術展演方式與充實技藝,自然可以消除潛在同質性高的競爭者。
陸、 工作項目
一、 工作要領
(一)著眼於計畫目標,參據工作內容、輔導功能、作業流程、績效評鑑項目及執行步驟,做為工作進度管制之準繩。
(二)先期完成社區資源五大項調查,據以研訂藝術意象重點發展方案及社區評鑑與分級辦法。
(三)輔導項目包括成立客家藝術社團、活化客家社區博物館、開發客家社區文創產業等三大項。
(四)輔導田野地以吉安、鳳林、玉里等三大生活圈的地方文化館(即本計畫的社區博物館)為核心,遴選鄰近一處優良客家社區協助推動藝術意象營造,確認並研究社區與博物館的互動關係,做為研究與輔導對象。
(五)依進度表與執行時程項目表,定期召集專家會議、訪視座談、人力培訓、評鑑、出刊電子報、社區觀摩、成果展覽、交付階段報告。
(六)輔導團隊成員依工作職掌分配各司其責,核心工作站每週彙報一次,諮詢委員與營造專家每月訪視後翌日舉行月報。所有會議紀錄、田野調查結果,包括問卷分析結果均須列入階段報告中提報審查。
(七)培訓課程內容及主講人均須簽報核定後實施。
(八)有關問卷調查部分,原則上依本計畫擬訂關鍵性績效指標,以李克特量表進行隨機抽樣調查;詳細問卷題目則須透過專家會議評估,或採德菲法進行選題、選方法做最後確認。
(九)本系合作培訓計畫田野調查研討會或相關社區發展與博物館講演活動,均可邀集客家社區重點培訓人員參與。
二、 工作內容
(一)客家社區資源調查
表3 客家社區資源調查範圍與工作方法
社區資源 |
調查範圍 |
工作方法 |
人─人力資源 |
A1 社造與社工人才 |
公部門資料蒐集與協會訪查 |
A2 族群藝術創作家 |
||
A3 社區人力培訓 |
||
A4社區組織與制度 |
||
A5交流活動的成果 |
||
文─文化資源 |
B1教育與文化設施 |
田野調查、現場會勘、深度訪談、文獻回顧、口述歷史等 |
B2技藝與文物保存 |
||
B3歷史與人物故事 |
||
B4族譜與史料研究 |
||
B5社區整體文化財 |
||
地─自然資源景─景觀資源 |
D1地理生態景觀特色 |
田野調查、現場會勘、深度訪談、焦團訪談 |
D2網站部落格服務 |
||
D3遺跡保存與維護 |
||
D4意象文化與藝術導覽 |
||
D5社區整潔與安全及環保 |
||
產─產業資源 |
C1創意文化研發 |
田野調查、現場會勘、深度訪談、焦團訪談 |
C2社區文化經濟活動 |
||
C3自主營運能力 |
||
C4商品文化化設計 |
||
C5文創商品產銷通路 |
||
社區藝術展演整體表現 |
E1社區居民配合度 |
田野調查、深度訪談、焦團訪談、問卷調查 |
E2人才培訓參與度 |
||
E3社區組織成熟度 |
||
E4社造工作熟悉度 |
||
E5社造成果能見度 |
資料來源:本計畫
(二)成立客家藝術社團
表4 客家藝術社團性質及展演方式
輔導類別 |
客家藝術社團性質 |
展演方式 |
文學 |
客語教學、文化論壇、文學講座、客家詩社、文學欄步道等 |
透過客家文學研討會、客家通訊等期刊發表,及鄉土教育推廣 |
音樂 |
山歌教唱與編製、樂器演奏等 |
假期音樂廣場展演、節慶比賽 |
繪畫 |
染布、油布畫、璞石畫、書法等 |
教學、社博館展示及各地巡迴展 |
舞蹈 |
迎賓舞群、創意舞曲 |
正式迎賓禮、假期音樂廣場展演 |
戲劇 |
歷史考證之移民故事表演 |
假期音樂廣場展演 |
雕塑 |
木雕、石雕、陶瓷、泥塑等工坊 |
教學、社博館展示及各地巡迴展 |
建築 |
造屋、矮牆、廟宇、古厝等工坊 |
教學、社博館展示模型 |
電影 |
文史紀錄片製作及編輯 |
教學、社博館展示及各地巡迴展 |
資料來源:本計畫
(三) 活化客家社區博物館
表5 客家社區博物館活化指標與輔導方式
輔導項目 |
活化指標(Indexes of Activation; PKI[3]) |
輔導方式(Mode of Counseling) |
館舍主題 |
館舍定位、生活創意、功能發展 |
田野調查、訪視座談、召訓培力、 輔導規劃、建立準則、提案及評鑑 |
人力培訓 |
專業人數、培訓課程、能力考核 |
|
文化研究 |
文史調查、藝術鑑賞、專題研究 |
|
典藏展示 |
品牌塑造、藝術價值、導覽解說 |
|
教育推廣 |
展演活動、推廣設計、文化傳承 |
|
空間規劃 |
結構設計、動線序列、參觀服務 |
|
環境安全 |
設施維護、防災應變、安全管理 |
|
文化商品 |
創意設計、品質保證、行銷傳播 |
|
社區合作 |
參與對象、人力開發、經驗傳承 |
|
財源開發 |
財力規劃、自主營運、稽核監審 |
資料來源:本計畫
(四) 開發客家社區文創產業
表6 客家文創商品與輔導方式
輔導方面 |
文創商品 |
輔導方式 |
美食 |
包子、粽子、麻糬、福菜、擂茶、粄、米篩目、客菜小炒等 |
成立美食社團、營養食品檢驗、製程動線展示、設置商圈、社博館專區簡介 |
服飾 |
男衫褲、女藍衫、褂裌、夾襖、碗帽、鴟帽、女油彩屐、阿公鞋等 |
成立服飾社團、服飾考證設計、收費召訓成員、設置商圈、社博館專區簡介 |
居家 |
紡織機、彩畫書法、石畫、木石雕、泥塑、陶瓷、剪貼、器具、造屋等 |
成立各種藝術社團、創設工坊、收費召訓成員、設置商圈、社博館專區簡介 |
道路 |
蓑衣、紙傘、奉茶民俗、自行車、復古牛車、枱轎、農具飾品等 |
創設工坊、收費召訓成員、設置商圈、社博館專區簡介及展示 |
育樂 |
旅遊景點入口意象、節慶活動、觀光導覽手冊及文創品、生態解說 |
輔導景點藝術圖騰設計、動線連結、多元文化知性旅程規劃、社博館專區簡介 |
資料來源:本計畫
柒、 執行方式
一、 執行概念
圖6 執行概念
資料來源:筆者修自高松根(2012a:14)
二、 輔導功能
圖7 輔導功能
資料來源:高松根(2012a:15)
三、 執行步驟
表7 工作執行時程及項目
項次 |
執行時程(T) |
執行項目 |
查核工作進度 |
1 |
T=D |
決標日 |
簽約 |
2 |
T<D+47 |
辦理101年度北中南三大生活圈客家社區藝術營造點徵選 完成三大生活圈客家社區資料調查 召集專家會議研訂藝術意象重點發展方案 建置客家生活圈網站及電子報 擬訂社區評鑑與分級辦法 101年6月10日前函送期初報告書 |
交付期初報告書10份 |
3 |
T<D+108 |
辦理完成三大生活圈客家社區特色與成果展覽至少1次 社區藝術專題訪視與座談至少2次 專家會議至少2次 辦理完成社區電子報至少2次 辦理第1場社區人力培育課程 辦理101年度營造點期中審查 101年8月10日前函送期中報告書 |
交付期中報告書10份 |
4 |
T<D+205 |
辦理完成三大生活圈客家社區特色與成果展覽至少1次 社區藝術專題訪視與座談至少3次 專家會議至少2次 社區評鑑至少1次 輔導藝術意象規劃建案各區1案 辦理完成社區電子報至少3次 辦理第2場社區人力培育課程 出版三大生活圈客家社區博物館專刊 完成履約標的所有項目 101年11月15日前函送期末報告書 |
交付期末報告書10份及客家社區博物館專刊300冊 |
資料來源:本計畫
四、 作業流程
圖8 作業流程
資料來源:本計畫
五、 績效評鑑
表8 客家社區藝術營造評鑑指標項目
A-社區人才資源 |
B-社區文化資源 |
C-社區產業資源 |
A1 社造與社工人才 |
B1教育與文化設施 |
C1創意文化研發 |
A2 族群藝術創作家 |
B2技術與文物保存 |
C2社區文化經濟活動 |
A3 社區人力培訓 |
B3歷史與人物故事 |
C3自主營運能力 |
A4社區組織與制度 |
B4族譜與史料研究 |
C4商品文化化設計 |
A5交流活動的成果 |
B5社區整體文化財 |
C5文創商品產銷通路 |
D-社區地景資源 |
E-社區自評驗證 |
|
D1地理景觀特色 |
E1社區居民配合度 |
|
D2網站部落格服務 |
E2人才培訓參與度 |
|
D3遺跡保存與維護 |
E3社區組織成熟度 |
|
D4意象文化與藝術導覽 |
E4社造工作熟悉度 |
|
D5社區整潔與安全 |
E5社造成果能見度 |
|
資料來源:本計畫
就客觀性的族群行為研究途徑可以用來評量個人對族群性的強度和顯著性 (saliency),客觀測量則在從探討行為評價的過程中,檢視族群性與族群認同的指標(如表)。族群性並不是一成不變的,其所代表的意義和顯著性則隨著世代交替而改變。族群性也讓生活軌跡變得多樣化,都會有特定相關年齡的規範和行為準則(behaviors) (Cox et al.,1998:10-11)。事實上,從事社區營造的田野調查工作,分析者往往處於一個旁觀者的客觀立場進行描述現象和記錄事實,不外乎人、事、時、地、物、如何、為何等七何。過去在評鑑社區發展工作績效時,僅就社區資源的人才、文化、地景、產業等進行分析,而在地方文化館方面則一般依照文建會所頒布的七項設置標準(專業人力、社區合作、館舍主題、空間規劃、典藏展示、教育推廣、文化商品)做為評鑑指標。反而鮮少把注意力放在關注社區族群行為上的差異,諸如:族群飲食、語言、宗教習俗、家族型式、社群關係、教育機能、社會階層的角色或地位、求助需求的反應模式等等,社造人員宜就社區各族群的文化背景不只是要瞭解,也要融入各族群的生活,這些才是社區居民凝聚共識的基本要件,亦為社區博物館所能呈現多元且豐富典藏品的不二法門。基此,本計畫擬就下列所示觀察指標(表9)做為田野問卷調查之用途,藉以補強上述評鑑項目,並就結果進行比對分析。
表9 客觀族群行為觀察指標
行為 |
指標 |
族群飲食 |
次數、場合、預作、儀式 |
語言 |
家用語、家教、禮拜用語、媒體用語 |
宗教習俗 |
同族群背景的會眾、生活習俗的角色、牧師族群性 |
婚姻 |
族群內婚制、反對外婚 (sanctions against deviance) |
家族型式 |
親屬、角色、姻親 |
社群 |
指定範圍、互動、配角、群聚 |
教育 |
學校、圖騰、額外的族群課後活動 |
社會角色 |
受傳統規範及期望的影響程度 |
求助模式 |
由誰、在何種處遇之下 |
資料來源:Cox, Carole B. & Paul H. Ephross (1998:10)
六、 進度預畫
表10 工作進度預畫表
進度月份 工作項目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比重% |
成立核心工作站及專業團隊 |
|
|
|
|
|
|
|
2 |
調查各生活圈客家社區基本資料 |
|
|
|
|
|
|
|
3 |
客家社區營造點徵選 |
|
|
|
|
|
|
|
5 |
策訂藝術意象重點發展方案 |
|
|
|
|
|
|
|
5 |
擬訂社區評鑑與分級 |
|
|
|
|
|
|
|
5 |
第1場社區人力培育課程 |
|
|
|
|
|
|
|
5 |
繳交專案期初報告書 |
|
|
|
|
|
|
|
5 |
藝術意象重點發展方案推動 |
|
|
|
|
|
|
|
10 |
結合媒體宣傳社區特色與執行成果 |
|
|
|
|
|
|
|
5 |
發行客家社區營造電子報 |
|
|
|
|
|
|
|
5 |
第2場社區人力培育課程 |
|
|
|
|
|
|
|
5 |
客家社區營造期中評鑑 |
|
|
|
|
|
|
|
5 |
繳交專案期中報告書 |
|
|
|
|
|
|
|
5 |
客家社區成果展 |
|
|
|
|
|
|
|
10 |
三大生活圈社區博物館觀摩 |
|
|
|
|
|
|
|
5 |
擬訂花蓮縣 102年三大生活圈客家社區營造第二期計畫施政建議 |
|
|
|
|
|
|
|
10 |
客家社區營造期末評鑑 |
|
|
|
|
|
|
|
5 |
繳交專案期末報告書 |
|
|
|
|
|
|
|
5 |
累積工作進度(%) |
15 |
25 |
34 |
53 |
62 |
81 |
100 |
100 |
資料來源:本計畫
捌、 人力資源
一、 輔導團隊組織
圖7 客家社區藝術營造輔導團隊組織
資料來源:本計畫
二、 工作職掌分配
表11 客家社區藝術營造輔導團隊工作分配
職別 |
姓 名 |
在本計畫職務 |
服務單位及職稱 |
工作職掌 |
核 心 工 作 站 |
林素珍 |
計畫主持人 |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 |
全般輔導工作指導 |
李招瑩 |
協同主持人 |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 文化學系副教授 |
襄助輔導工作規劃 |
|
許倍橋 |
執行秘書 |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博士生 |
人力調度、工作分配、行程安排 |
|
胡滌生 |
專案助理 |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碩士生 |
作業聯繫、策略規劃、專案管理 |
|
林平湘 |
行政助理 |
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碩士生 |
行政文書、報告製作、會議紀錄 |
|
社區 營造 專家 |
葉日松 |
北區客家生活圈督導 |
客委會及客家處顧問 |
吉安客家社區聯絡、資源調查 |
鍾瑞騰 |
中區客家生活圈督導 |
富源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 |
鳳林客家社區聯絡、資源調查 |
|
范遠海 |
南區客家生活圈督導 |
西拉雅文史工作室執行長 |
玉里客家社區聯絡、資源調查 |
|
藝術諮詢 委員 |
萬煜瑤 |
社區文創產業顧問 |
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學院民族藝術產業學系系主任 |
社區博物館文化商品藝術意象輔導 |
王昱心 |
社區藝文活動顧問 |
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學院民族藝術產業學系副教授 |
社區博物館藝術展演技巧輔導 |
|
蔡建福 |
社區營造規劃顧問 |
國立東華大學環境學院自然資源管理學系教授 |
社區藝術營造輔導 |
|
王鴻濬 |
環境景觀工程顧問 |
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公共行政研究所教授 |
社區藝術景觀輔導 |
資料來源:本計畫
玖、 物力資源
本計畫所需物力資源全由族文系提供,相關器材、設備、交通工具等臚列於後。
表12 客家社區藝術營造輔導團隊自備物力資源
項次 |
器具名稱 |
數量 |
用途 |
1 |
攝影機 |
1 |
田野調查與訪視影像紀錄 |
2 |
照相機 |
1 |
田野調查與訪視圖檔紀錄 |
3 |
手提電腦 |
1 |
田野調查與訪視簡報與會議紀錄 |
4 |
投影機 |
1 |
田野調查與訪視簡報 |
5 |
螢幕 |
1 |
田野調查與訪視簡報 |
6 |
印表機 |
1 |
田野調查與訪視、核心工作站作業 |
7 |
車輛 |
2 |
田野調查與訪視乘載人員 |
資料來源:本計畫
壹拾、 經費需求
表13 客家社區藝術營造輔導經費概算
項 目 |
單位 |
數量 |
單 價 |
總 價 |
說明 |
一、專業諮詢輔導:成立工作站、委員諮詢輔導差旅、社區訪視、專家督導費等 |
|||||
人事費 |
人月 |
6 |
8,000元 |
48,000元 |
計畫主持人 |
人事費 |
人月 |
6 |
5,000元 |
30,000元 |
協同主持人 |
人事費 |
人月 |
6 |
25,000元 |
150,000元 |
執行秘書 |
人事費 |
人月 |
6 |
20,000元 |
120,000元 |
專案助理 |
人事費 |
人月 |
6 |
18,000元 |
108,000元 |
行政助理 |
出席費 |
人次 |
6 |
2,000元 |
12,000元 |
營造點各階段審查 |
出席費 |
人次 |
36 |
1,000元 |
36,000元 |
社區督導訪視 |
臨時工資 |
人次 |
18 |
800元 |
14,400元 |
社區督導助理 |
交通費 |
月 |
6 |
5,000元 |
30,000元 |
社區訪視 |
誤餐費 |
人次 |
72 |
100元 |
7,200元 |
社區訪視 |
第一項小計 |
|
|
|
585,600元 |
|
二、社區人才培育課程:辦理2場次,每場次至少6小時(含保險) |
|||||
鐘點費 |
小時 |
12 |
1,600元 |
19,200元 |
講師鐘點費 |
場租費 |
場 |
2 |
5,000元 |
10,000元 |
課程場租及佈置 |
交通費 |
人次 |
10 |
1,000元 |
10,000元 |
講師交通費 |
差旅費 |
人次 |
10 |
1,000元 |
10,000元 |
講師差旅費 |
保險費 |
式 |
2 |
2,000元 |
4,000元 |
講師及學員平安保險費 |
誤餐費 |
人次 |
150 |
80元 |
12,000元 |
講師及學員誤餐費 |
印刷費 |
份 |
150 |
200元 |
30,000元 |
講義撰稿及印刷 |
宣導費 |
場 |
2 |
3,400元 |
6,800元 |
課程宣導行銷 |
第二項小計 |
|
|
|
102,000元 |
|
三、文宣費:包含媒體宣傳及電子報等 |
|||||
媒體宣傳費 |
則 |
6 |
5,000元 |
30,000元 |
每月1則 |
電子報製作 |
期 |
6 |
5,000元 |
30,000元 |
每月1期 |
網站維護費 |
月 |
6 |
5,000元 |
30,000元 |
6~11月 |
第三項小計 |
|
|
|
90,000元 |
|
四、辦理社區觀摩:1天縣內三大生活圈觀摩(含保險) |
|||||
出席費 |
人次 |
4 |
2,000元 |
8,000元 |
觀摩點經驗交流分享 |
誤餐費 |
人次 |
160 |
80元 |
12,800元 |
參加人員餐飲 |
交通費 |
天 |
2 |
10,500元 |
21,000元 |
遊覽車車資 |
保險費 |
式 |
1 |
2,200元 |
2,200元 |
旅行平安保險費 |
第四項小計 |
|
|
|
44,000元 |
|
五、辦理社區成果展:規劃活動內容、聯繫設攤及活動期間駐點人員 |
|||||
規劃費 |
場 |
4 |
15,000元 |
60,000元 |
成果展活動內容規劃 |
出席費 |
人次 |
8 |
2,000元 |
16,000元 |
展示點經驗交流分享 |
臨時工資 |
人次 |
40 |
800元 |
32,000元 |
活動期間駐點人員 |
場租費 |
場 |
4 |
50,000元 |
200,000元 |
展示點場租及佈置 |
交通費 |
天 |
4 |
10,000元 |
40,000元 |
展示器材般運 |
保險費 |
式 |
4 |
1,000元 |
4,000元 |
駐點人員平安保險費 |
誤餐費 |
人次 |
40 |
80元 |
3,200元 |
駐點人員餐飲 |
印刷費 |
份 |
1,000 |
50元 |
50,000元 |
文宣設計及印刷 |
宣導費 |
場 |
4 |
3,700元 |
14,800元 |
成果展宣導行銷 |
第五項小計 |
|
|
|
420,000元 |
|
六、雜支:文具、紙張、碳粉等 |
|||||
郵電費 |
月 |
7 |
5,000元 |
35,000元 |
每月郵電、雜支 |
印刷費 |
式 |
3 |
5,000元 |
15,000元 |
各階段報告書印刷 |
耗材費 |
式 |
1 |
5,000元 |
5,000元 |
文具、紙張、碳粉等 |
保險費 |
式 |
1 |
3,000元 |
3,000元 |
本案雇主意外責任險 |
第六項小計 |
|
|
|
58,000元 |
|
總 計 |
|
|
|
1,299,800元 |
|
總計:新台幣壹佰貳拾玖萬玖仟捌佰元整 |
資料來源:本計畫
壹拾壹、 預期效益
一、 運用「客家共同生活圈環境」,營造客家意象社區藝術,發展客家社區博物館,確達「文化傳承」、「揉雜混融」、「永續經營」之目標。
二、 確保客家特有的文學、音樂、繪畫、舞蹈、戲劇、雕塑、建築、電影等復育振興,使移民史料更為豐富與可信,藉以促進文化認同。
三、 確使社區博物館結合社區藝術資源,並發揮展示、典藏、教育、研究等功能,使之富有文化意涵、藝術價值、生活創意、旅遊知性、感動故事等趣味,藉以傳承文化及促進社區和諧。
四、 確將社區文創產業(食、衣、住、行、育樂等)透過社區博物館展示功能,整合社區人力、文化、地景、財力、物力等運作機制,擴大行銷通路,吸引人潮,帶動社區經濟。
五、 確讓社區博物館及早朝向自主營運(自力更生、自籌款百分百)的能力,並帶動周邊產業蓬勃發展,使得多元族群文化的社區互利互惠、共榮共存。
六、 完成客家社區博物館分級分類的績效評量指標,建立相關客家文化生活圈與社區博物館政策網絡與溝通平台,以及社區虛擬博物館與數位典藏等資訊服務,達到保存傳統客庄社區的公共生活場域及宣揚樸素文化。
七、 強化文化館與社區的關係而善用地方特色資源。建立客家文化生活發展資源架構,創造「生活、生產、生態、生命」四生一體的永續客家生活聚落典範,以藝術、文化、特色產業結合地方傳統客家生活方式,塑造獨特的地方生活風格。
壹拾貳、 經驗成果
一、計畫主持人簡歷(附錄1)
計畫主持人:林素珍 |
現職: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 |
||
學歷: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博士 經歷:XX大學副教授 花蓮縣原住民部落城鄉風貌營造計畫評審委員 原住民電視台文史節目評議委員 研究領域:世界殖民史、臺灣族群史、臺灣原住民。 |
|||
相關工作實績 |
|||
年度 |
工作名稱與工作名銜 |
委託單位 |
|
99 |
第3屆花蓮原住民文學研討會計畫主持人 |
花蓮縣政府原民處 |
|
100 |
花蓮縣豐濱鄉長光部落口述歷史調查計畫主持人 |
國立歷史博物館 |
|
101 |
花蓮縣原住民社區營造計畫主持人 |
花蓮縣政府客家處 |
|
101 |
合作培訓計畫 |
中研院民族所 |
|
二、協同主持人簡歷(附錄2)
協同主持人:李招瑩 |
現職: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副教授 |
||
學歷:法國巴黎第七大學藝術美學博士 經歷:XX大學助理教授 花蓮縣客家聚落城鄉風貌營造計畫評審委員 客家電視台藝術節目評議委員 研究領域:世界原住民藝術發展史、南島民族藝術、臺灣族群藝術。 |
|||
相關工作實績 |
|||
年度 |
工作名稱與工作名銜 |
委託單位 |
|
99 |
第3屆花蓮客家文學研討會計畫主持人 |
花蓮縣政府客家處 |
|
100 |
花蓮縣客家社區博物館評鑑計畫主持人 |
行政院客委會 |
|
101 |
花蓮縣客家社區營造計畫主持人 |
花蓮縣政府客家處 |
|
三、團隊經驗與成果(附錄3)
(一) 行政院原民會2010東部地區原住民部落教室營造計畫
(二) 花蓮縣政府2010第3屆花蓮客家文學研討會
(三) 花蓮縣政府2010第3屆花蓮原住民文學研討會
(四) 行政院客委會2011花蓮縣客家社區博物館評鑑計畫
(五) 國立歷史博物館2011花蓮縣豐濱鄉長光部落口述歷史調查
(六) 中研院民族所2011田野經驗合作培訓計畫
(七) 花蓮縣政府2012花蓮縣客家社區營造計畫
(八) 花蓮縣政府2012花蓮縣原住民社區營造計畫
參考書目
Cox, Carole B. & Paul H. Ephross (1998). Ethnicity and Social Work Practice. New York: Oxford, Oxford Univ. Press.
Papastergiadis, Nikos (1998). Dialogues in the Diaspora: Essays and Conversations on Cultural Identity. London: Rivers Oram.
王志弘、李根芳 譯 (2003)。《文化理論詞彙》,Peter Brooker著,臺北市:巨流。
李明政等 (2011)。《多元文化社會工作》,臺北市:松慧。
高松根 (2011)。〈文創起藝.美力洄瀾──花蓮社區圓夢實驗計畫〉,《臺灣工藝》,第41期(2011.5),頁12~19。
高松根 (2012a)。〈花蓮客家重點發展城鎮專案輔導團計畫〉,委託單位:花蓮縣政府客家事務處,承辦單位:牛稠頭文化工作室。
高松根 (2012b)。〈花蓮客家重點發展城鎮專案輔導團計畫期初報告〉,委託單位:花蓮縣政府客家事務處,承辦單位:牛稠頭文化工作室。
陳以新 譯 (2008)。《離散與混雜》(Diaspora and Hybridity),Virinder S. Kalra, Raminder Kaur, John Hutnyk著,臺北縣永和市:韋伯文化。
附錄
附錄1:投標機構(系所)資格證明文件(略)
附錄2:計畫主持人學、經歷及相關實績證明文件(略)
附錄3:協同主持人學、經歷及相關實績證明文件(略)
附件4:投標機構(系所)相關業績(略)
[1] 閾限(或種中介)係指轉變的狀態或階段,如童年和比較偏社會與政治的認同之間的轉變。雖然這意味著採取或獲得角色,但閾限階段和狀態亦可指「抛棄角色,破壞結構」的認同轉變。閾限空間是多種族的同儕團體可以重塑定義認同的文化符號和象徵的地方,接受不同的族裔,抛棄種族歧視的偏見(王志弘等譯,2003:227~228;轉引自Turner, 收於Back, 1996:244)。
[2] 又稱「中介狀態」,即在一場通過儀式中,非常重要的邊緣或介於中間的階段(按:類似in-between)(徐雨村譯,2005:350)。
[3] 關鍵性績效指標(Performance Key Index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