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06 15:28:52老趙

《天子》已出版發行

親愛的師者,您好:
敝人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之信念,響應「台灣有品運動」。

一、   現在,「品德教育」面臨挑戰,不突破困境,就無法提升到更高的層次,就像中研院李前院長遠哲所說的,「不往上提升,就向下沉淪」。建請齊心協力貫徹始終。
二、   敝人深感「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以「心靈覺醒」出發,撰文《天子》。符合「台灣有品運動」之精神。
三、   《天子》朝建構富而好禮的理想社會邁進。有助「品德教育」落實與貫徹。
四、   政經環境紛擾多變,社會菁英齊心呼籲回歸本質,強調品德為一切根本,有品德作為基礎的學識才能,才是對社會有益的真正菁英。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各學校教師「切忌流於八股,要以身作則」。
五、   設法透過專業團隊的建置,建立「台灣有品運動」之「評量標準」,以長期追蹤、分析,進而檢視實施成效。
六、   《天子》傳授學生關於政治的學識,讓即使國語文、英語、數學學習成就不高,但聰明、道德兼具而樂於服務人群的人「找到學習的成就感,他們會感到念書的快樂,自信心也會增加。」。
七、   建請扶持國家題材之文章,讓更多社會青年閱讀,以拋磚引玉,吸引和喚醒更多國人關愛國家、關懷社會,一起努力共謀國家之永續發展。而有更多之卓見,提供促進國家進步之施政參考。

現在,「品德教育」面臨挑戰,不突破困境,就無法提升到更高的層次,就像中研院李前院長遠哲所說的,「不往上提升,就向下沉淪」。建請齊心協力貫徹始終。

教育,是百年樹人之大計,是社會整體人口素質養成與提昇的重要途徑,對於當前受到金融海嘯嚴重衝擊、正走在十字路口上的台灣,教育投資是否充足以及教育改革能否成功,更是台灣未來在國際上競爭與存亡的關鍵!台灣的未來是「向上提昇」還是「向下沉淪」,「教育」應當被放在所有問題之首!***(資料來源,***:網路文章)

教育之核心本質:品德培養與發展
台灣沒有真正的教育,教導人成為有教養的人,整個社會更未痛定思痛。唯有先做文化人、再做專業人,社會才能提升。(黃崑巖)
我國最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其思想體系與行為實踐,體現了哲學的價值,後世稱之為「萬世師表」,史家司馬遷認為孔子不朽的德業,是所有大人物中最偉大的人物。雍正皇帝說:「至聖先師孔子,道貫古今,德參天地,樹百王之模範,立萬世之宗師,其為功於天下者,至矣!」,孔子於品格教育與實踐之成就極高,可以作為我們教育的典範。(張輝雄)
所謂「士先器識,而後文藝」。器識,就是心胸開闊,目光遠大。今日台灣不乏學有專精的專家學者,卻少器識恢弘的知識份子,以致「黨同伐異」、「見樹不見林」的情事屢見不鮮。由此看來,人格養成與知識學習應同步加強,相輔相成,不宜等閒視之。***
《天下雜誌》更早在2003年教育特刊即以「品格決勝負」為題,提出教育應回歸原點:「品格教育」,也就是學習做人的道理,因為這些逐漸被人淡忘的倫理道德、品德操守,正是保障自由民主體系能有效運作的底線。凡此不難看出,無論教育當局或民間傳播媒體都以品格教育為當務之急,同時也反映當前全球教育的重要趨勢。
人格養成、價值建立、生活態度等不僅止於國語文教學中融入,其他領域也應隨機適時給予啟迪與導引。除了自我培育與終身學習外,家庭中父母給予的教養、各種社教機構與傳媒的力量也攸關重大,但是,最要緊的,還是學校師長「傳道、授業、解惑」的影響力,未可將學生的不長進,全轉嫁給家庭與社會,彷彿事不關己似的。***

教育部日昨舉辦「台灣有品運動」啟動儀式,由馬總統親自擔任有品運動列車長,期許藉由這項運動,聯結政府的執行力、企業的影響力及NPO(非營利組織)的社會力,共同努力提昇新世代及社會正義之公民素養,營造優質生活環境。這項國內近年來少見的大規模精神建設,切合台灣社會時需,若能獲得全體民眾同心齊力的支持及參與,相信必能重塑我國優良的傳統道德風尚,朝建構富而好禮的理想社會邁進。
這項「台灣有品運動」包括「品德教育」、「藝術紮根」、「終身閱讀」及「環境永續」等四項計畫,並以打造「人人有三品」(做人有品德、做事有品質、生活有品味)和「社會有三好」(他好、你好、我好,台灣更好)為目標,同時以「尊重生命」、「孝親尊長」、「負責盡職」、「誠實信用」、「團隊合作」等作為學校品德教育最核心的五項價值,期待更多民眾能共同搭上「有品列車」,為台灣創造優質的社會環境。
鄭瑞城並為「有品」下定義。他說,一個人品德達到一定標準,且在專業領域表現足以成為他人學習對象,就是一個「有品」的人。鄭瑞城說,有品運動的核心概念是「品德」。***
從此次計畫內容來看,這項運動有目標、有方法,更有創新的推廣活動,結合政府、學校與企業資源,多管並進,對亂象叢生的當今紛亂社會,具有注入清新元素,啟迪素樸人性的作用,值得樂觀其成。人類社會的現代化進程,本應為不斷進化與成長的過程,在向前邁進的同時,理應持續提昇品質,精進文明的素質。但檢視台灣社會發展的軌跡,在朝現代化前進之際,雖然感受到有形層面不斷推陳出新,讓當代人享受前所未有的物質昌明成果,但在心理與精神層面,卻往往流於盲目追逐功利與奢浮的標的,錯亂了人類社會應有的基本價值。
******(資料來源,******:報紙社論)

敝人深感「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以「心靈覺醒」出發,撰文《天子》。符合「台灣有品運動」之精神。

敝人深感「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以心靈覺醒出發,撰文《天子》。
前人有謂「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心靈改革出發,腳踏實地,按部就班。堅守道德傳統,積極尋回人的生存價值和安身立命之道,亦不乏現代先進科技的正向應用。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誠如大作寓意,當前政治亂象,可說源於『私心』二字。」(黃昆輝) 。
「大德憂國憂民而擘劃大作,冀啟人心,深為感佩。」(慈濟靜思文化) 。
「以文學小說的寫法,描述當前社會、政治以至於人心的亂象,讀來令人清新,又貼近現實生活,期能撥亂反正,形塑一個美好的國度。」(鄭永金)
。(鄭永金; 專文推薦: 以文章形塑美好的國度)。

《天子》以國家、人民、未來為思考中心;文章用慈悲為懷的心情,深耕人群,改善制度。崇尚人與自然永續價值,修養心靈,匡正社會。

「黃昱之先生寫了一本《天子》的政治小說,對於他積極關懷與構思台灣社會的前景,在書裡洋溢著對這塊土地的濃郁情感,敝人深感敬佩。」(陳復) 。
孔子創造“仁”的哲學,在政治方面,主行仁政和德政:把仁擴充到政治上去,以愛民為政治的目的。***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之未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孔子口中所描述的正是本書作者最想要表達的:『天下為公』,那是一個不分彼此、沒有鬥爭的溫馨社會,也正是從古至今凡人類組成團體都會面對的渴求,現今的我們當然也不能例外。」(周韞維)
。「孫中山基本思想是自由、民主、均富。對孫中山提倡的世界大同、天下為公無限感佩。」 (江丙坤,中央社) 。

「台灣應該專心致力讓台灣人的生活變得更好。但陳水扁總統是透過選舉產生的總統,他要面對自己的政黨,還有他自己的野心。」(李光耀,天下雜誌)
;「台灣社會的亂象,本質是人的心靈出問題,政治改革只有與心靈改革做縝密的結合,使得政治能實踐良知,而不是繼續泯滅良知,這樣的政治纔有出路。」(陳復;專文推薦:
心靈覺醒) 。

「台端以慈悲的胸懷關切國事、天下事的用心,院長至感。」(薛香川); 「深為感佩 先生淑世關懷之風範。」 (林益世);
「一個知識分子高尚情操從中得見。」
(鄭永金);「圓覺經有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作者昱之兄似乎是想從這樣的高度,解讀芸芸眾生在當今政經環境中所受到苦厄,並試著在《天子》一書中提出他的主張。……在如今的五濁惡世中重提人間淨土的可能,吾人只能說,那是提供讀者集思廣益的好議題,亦即,答案可能很多,其中或能出現淑世的具體作法。」(張碧琴)

「除了教導讀者許多學習的道理外,還藏著許多哲理,需要讀者細細去品味。如在第一部〈風雲〉中,陶龍淡淡的一句『現代人的情感竟然這麼容易以質量化』,再加上後面藉角色說出的基礎論述,以及書本中角色投射出的現代社會,就足以讓人仔細思考與反省。我們應該要認真思考,是否真的是金錢至上?這個過於物質化的年代對我們而言是幸福或是不幸?」(黃俊英)。
「本書作者假藉小說形式,前段以現實社會之光怪陸離現狀來進行現況分析,再於後段寄寓於理想國內剖析其亂源及提出政治與社會典範之改善雛型。其以悲天憫人之胸懷與鞭辟入裏之悲智雙運,嘗試以理性的科學方式對這錯綜複雜的人世間,提出較全面及整體的說明。」……「十分贊同結語時,主角回歸積極關心社會,從幫助人或資源回收等身邊有意義之小事做起,以個人的積極行動來實踐其覺悟與理念,並寄以厚望終有一日見到波瀾壯闊之蝴蝶效應。」(周二南)。
 「更重要的是,作者在書中為人類的未來畫下美好的願景。」(黃俊英)。

《天子》朝建構富而好禮的理想社會邁進。有助「品德教育」落實與貫徹。

根據財政部最新統計,2007年國民平均所得,金字塔頂端和社會底層人口,差距竟然拉大到62倍,1998年台灣的貧富差距是32倍。政治大學財政系教授曾巨威認為,先前當局推動稅制,原本希望可發揮所得重分配的功能,但成效並不如預期。此外,當局推出許多減稅措施,主要是富人得利,都使所得分配情況惡化。貧富差距越拉越大,政府恐怕得想想辦法。***
若不從根本解決,即使教育部花了12億,甚至120億,都是徒勞無功。(李家同;聯合報);李家同教授解釋,大多數邊緣孩子,即社會上俗稱的惡少們,都出自於「失能的家庭」,他們家境貧困,父母有的人失業、出入監獄、離家出走等,孩子缺乏關心、學業程度也常常落後,感到自卑,久而久之,決定放棄學業。***
李家同下午應邀出席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畢業典禮,接受媒體詢問關於「有品運動」相關看法時表示,很多品德有問題、中輟學生的問題不在於品德,而在於家庭貧困、功課不好,「兩項因素加在一起最危險,特別容易變成為非作歹的人」。
李家同教授解釋,大多數邊緣孩子,即社會上俗稱的惡少們,都出自於「失能的家庭」,他們家境貧困,父母有的人失業、出入監獄、離家出走等,孩子缺乏關心、學業程度也常常落後,感到自卑,久而久之,決定放棄學業。

《天子》著眼於建立福國利民的政府組織,提及政治制度之改善。開創衣食足而知榮辱的社會,共享現代化富而好禮的嶄新大同世界,鉤勒出理想願景。期望天地合氣,百姓得益。《天子》應用現代科技與知識經濟,期能落實
 孫中山先生所言,「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此四事者,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也。」

《天子》廣泛探討國家、政治、價值、民生等主題,舉凡是當前政治、民生的諸多亂象,乃至外戶不閉的大同之治,皆有所著墨。
「本書作者是過去共同服務於工研院電子所同事,今天看到他寫下的巨著《天子》,個人深表敬佩。從構思、佈局、逐字斟酌,要經過多少白天黑夜的煎熬,就是靠著那份始終關心社會,並且奮戰到底的堅持,才得以完成壯志。
作者長期以來就一直關心社會運作引擎動力從何而來,進一步鍥而不捨層層挖掘,打破砂鍋問到底,不僅要找出問題原點,更要尋求解決之道。整體構想就緒後再選擇大眾能懂的故事題材,故擬情境,善巧佈置情節,帶領讀者身臨其境,進入作者內心思維。」(周吉人)

(轉載《天子》:)
如果你關心下一代、關心政治生態的將來;如果你不願看到國家被企業操弄、壓榨;如果你是關心國家將來的學生。你不只看到國會亂象,你和我一樣也看到太多人民不願面對的國家真相(姑且稱之為政治)。當有政府高官涉及諸多弊端受到搜索、偵辦;當有毒奶品泛濫、商人以工業酒精製成米酒,使人惶恐難以度日;當政府電力公司決策錯誤,致使電價居高不下;……一切政府作為左右你的視線,你看到令人不平的事件。甚至你看到有太多扭曲、錯誤的決策,致使國家沉淪。不得不思索政府是一時的錯誤?抑或是會這麼一直錯下去?原先你信任的政府施政和國會(或地方議會)監督的功能何在?
你認為政局與人民有什麼關係?到底對人民有什麼負面衝擊?你看到政局混亂就像是海浪衝擊,人民遭受一波波如洪水猛獸般的政治毒害,一幕幕映在心底。你聽到他們在哀嚎,他們在求救,到底要如何解釋這種政局呢?怎麼會是這樣的結果?
你看到一切改革到了終究還是空,政局中有太多美麗的虛偽,大模大樣說謊的人是多麼地趾高氣揚。你知道人不是無情無義,是被環境所逼,是政治紊亂侵蝕了人性的善良,導致了人際之間的疏離與懷疑。無論如何,人民早已概括承受。(轉載自《天子》政治鐵律:權力腐化人心,聖人除外)
誠如周美青女士所言,「您長期關注政治、民生議題,研提創新改革之宏論,進而分享心得,以故事型態,撰著成書,生動活潑,令人印象深刻。」。「肯定作者的用心及關懷世事的熱忱,尤其他對醜陋的現狀並不灰心喪志,反而努力地提供改進之道,也描繪出理想的政治體制。」(吳惠林);「大作之內容完整而精悉。」
(蔡英文); 「題材寬廣,平等、正義、博愛到處可見。」(林耕仁);「立論恢弘,剖析時局鞭辟入裡,獲益匪淺。」(陳昭欽);
「書中闡述政治、經濟、科技、社會、人文、道德、環境等各種理念。對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相當難能可貴。」(蕭萬長); 「
讀者將會發現這絕非一本單純的小說,因為書中內容的廣度與深度實在叫人驚訝與驚豔!」(黃俊英) 。國家政要典範
錢復先生親自致電作者表示,第一個晚上看了之後,愛不釋手。隔天晚上再閱讀完畢全書內容,而有收穫。
「大作關心國事民瘼,論述寬廣,用功至勤。」(研考會);「先生關心國事,以小說形式,發為弘文,藉能振聾起瞶,有助於治國興邦,深感敬佩。」(史亞平);「表現出對於身邊事物以及自己所生活的社會的關心,事事用心,句句沉重,頗有『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政治情感。」(林政則);「以天下為己任,熱情的看待問題、分析問題、也試著解問題。」(簡春安)
;「提出政治理想願景,以及實現願景的重要制度設計,使得整體規劃有目標、有方法、有組織地循序漸進,美好的願景終將在條理運作下得以呈現。」(林政則);「讀者透過組織方法,甚至是國家管理與政府運作,看見有設計藍圖的理想。」(黃俊英)


政經環境紛擾多變,社會菁英齊心呼籲回歸本質,強調品德為一切根本,有品德作為基礎的學識才能,才是對社會有益的真正菁英。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各學校教師「切忌流於八股,要以身作則」。

天子,有一意涵,乃國家良心:天下為公,愛民如子。期盼國家各界賢達秉持良知良能,放下私心,發揮影響力,關懷百姓(及下一代),如同關心自己的子女一般地細心呵護百姓,無微不至。

監察院長王建煊表示,教育部推動品德教育是理所當然,至於技術與經費,他不清楚無法評論,但切忌流於八股,要以身作則。***
前總統陳水扁涉及多起弊案,部分涉案人士是臺大人,外界質疑臺大教育是否出了問題,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還曾公開道歉,並承諾加強品德教育,他不管是在新生訓練或在畢業典禮,也強調品德的重要,盼學生成為學識與品德兼備的人。廖咸浩表示,臺大畢業生許多是社會未來的菁英,臺大更要自我反省,努力推動品德教育;但臺大不是告訴學生一套遵守的道德規範,而是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把道德內化,希望幫助學生找到對社會有好處的自我價值。***
「『對不起社會大眾,造成大家困擾與許家無可彌補的傷痛,非常對不起…』……這是犯下殺人溶屍案的前清大研究生洪曉慧服刑十年八個月假釋出獄後,向大家說的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民國87年,清大校園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殺人毀屍案***

成功大學校長賴明詔強調,道德教育非常重要,大學的本質不只是專業訓練,而是全人教育,像金融海嘯就是專業人員品德不好引起世界性的衝擊。至於品德教育如何做?賴明詔認為,應提供學生良好的身教環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
實踐大學董事長謝孟雄也期許畢業生,要有良好的品德、強健的體魄和濟世的學問,而最重要的就是品德,品德其實就是良知,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明辨是非。
黃崑巖認為目前台灣的功利教育,不重視美育、體育、群育、德育。應讓孩子學會如何尊重與培養人文素養,不要變成愛因斯坦口中的「專家像訓練有素的狗」,
才能成為真正受歡迎的成功人士。***
「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種人師(傳道)、經師(授業、解惑)的雙重責任說,並非韓愈所獨創,實是繼承過去的歷史背景而來。」
現在的師生關係,已演變成此三者之外的利益交換關係,老師是知識經濟的提供者,學生是消費者,所以一切依消費購買關係重新界定,這是十分可惜的。對我而言,能夠教導學生正確的事情,比技術的傳授更加重要。」
「教育」的工作就非常神聖,除了教育學生專業知識及謀生技能外,更肩負著解答人生疑惑、提升學生心靈成長的重大責任,所以,「老師」不只是三百六十行中的一個「職業」而已,它更是人類命脈升沈所系的一個「事業」與「志業」。好老師作育英才,教人爲善,社會上就多了一股向善的力量;壞老師誤人子弟,社會向下沈淪的速度就更加快速。所以老師的行爲不但攸關著下一代的生命方向,更影響著整個人類的生命內涵。
相較於古人,現今的社會由於科技的突飛猛進,整個大環境的發展,偏向物質的享受、金錢的追求;教育上也因科技的便利而容易多了:現代化的電視教學,網路資訊的吸收、時尚産品的研發……,使得老師在教學上方便了很多,但相形之下與學生互動、溝通心靈的機會卻變得越來越少,師生關係也越來越疏離。學生雖然在學校累積了許多專業知識與技能以備就業,但缺少了德行的陶冶與和他人往來時的良性互動,最後終會導致心靈空虛、人際關係淡化,校園問題也會層出不窮。
如果老師的責任就只是提供知識,而忽略了『傳道』的重要性,沒能幫助學生在心靈上有所提升的話,那和一般的『職業訓練所』又有什麽差別呢?」***

(轉載《天子》:)「正確的價值觀,如果沒有被鼓勵,相對地,就會慢慢被漠視、被推翻。不正當的價值觀卻沒有被禁止,就因此而逐漸被接受,甚至被推崇,自然造成了社會價值觀的混淆。在挑戰價值之後,就要違反秩序,再來就是觸犯法律。價值觀的污染,跟河川或者空氣的污染一樣,都是經過很長時間日積月累,等到察覺污染嚴重時,通常已經很難再導正了。
「很多價值的變化跟社會規定條文的變化一樣,不會一開始就切入核心,都是從周邊外圍滲透切入,到最後,核心價值就被改變了。很多的組織就是因而逐漸陷入背離核心價值的混亂。如果我們國家不能做出適切的規範,社會賢達不能成為青少年的榜樣,青少年的價值觀又受到物質追求的影響,國家社會只會愈來愈混亂。
「人們看到別人做壞事,如果開始時放任,到最後自己也做了起來,久而久之,習以為常,靈魂也會被可恥的勾當所玷污。社會是一個大染缸,原本潔淨的水是那麼地清澈透明,社會風氣的偏斜,猶如墨水不斷滴下一般,容易激起人民的好奇,與向惡行學習的慾望。」(轉載自《天子》)

台大心理系教授黃光國指出,因為政治人物的品格喪失,加上犯了錯卻沒有得到應得的懲罰,讓民眾覺得社會風氣在沉淪。***

「李遠哲一向熱衷政治,一直是力挺陳水扁的轎夫,在政黨輪替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2000年大選以『清流執政,向上提升,停止向下沉淪』的言辭替阿扁背書助選,並於陳水扁當選後,出任『國政顧問團』的首席顧問。2004年大選,李遠哲用傳真向媒體發出了支持陳水扁的聲明,隨後還和陳水扁一起舉行了記者會,再次為阿扁抬轎。當阿扁的親信、親人一再沉淪,財團一再侵吞國家,使台灣被掏空,而小老百姓的生活艱困不堪時,李遠哲卻昧著知識份子的良心,鄉愿的選擇了姑息與沉默。
安貧樂道的錢穆大師,一生貢獻學術、不善鑽營,卻為求一棲身終老之處而不可得。其實自始至終,錢穆伉儷並無意將素書樓據為己有,僅視為政府禮賢下士,暫為棲身的賓館。『為什麼一定要搬出素書樓?』;『今天潮流已變,民意代表忽指為非法,政府又不願出面說明。主人換了,不再把素書樓當為政府賓館,住客也應該知趣的走了。……人活著要有尊嚴。借用契約於八十一年一月到期,報上說某議員表示到期還要再議。那時你九十八歲了,難道還要再受一次他們呼名喚姓的羞辱嗎?素書樓再好,也不值得了。』當年夫妻之間在搬離素書樓前的對話,讀來除了使人鼻酸,亦令人感佩。……如果是為了『輕井澤』而枉顧『知識份子是社會良心的主要防線』,姑息貪腐政權、急於公告『自肥條款』,坦白說,『輕井澤再好,也不值得了。』。
樸實無華的素書樓和豪華氣派的輕井澤僅隔一個自強隧道,車程不到五分鐘,但卻刻劃著兩個世代、兩位大師截然不同的境遇與風骨。人活著要有尊嚴;而不是豪宅。一個人如果品格低劣、喪失尊嚴,就算是坐擁豪宅美廈,也只不過是寡廉鮮恥的證據與標誌。羅曼羅蘭所著《約翰克利斯多夫》開卷第一句話:『真正的英雄不是沒有卑賤的情操,而是永不會被卑賤的情操所征服;真正的光明不是沒有黑暗的時候,而是不會被黑暗所湮沒。』錢穆與李遠哲誰是真正的英雄?誰是被卑賤的情操所征服的假英雄?人生逆旅,何所罣礙?生不帶來,死不帶去。在未來的歷史上,素書樓與輕井澤,必將標記著各自主人一世的榮恥功過,是光明磊落?或是黑暗齷齪?」(錢穆素書樓vs.李遠哲輕井澤***)
「我只關心一個人的人格,還有對社會的貢獻;而你的諾貝爾獎,似乎並不能代表你有著高尚的人格。……“地獄的最底下一層,是留給看到可以改變,或者不對的事,卻不講話的人。”聽起來很熟悉嗎?沒錯,這是你曾經引用的但丁在《天堂與地獄》裡面的話。那麼,請問你,你看到地獄最底一層的樣子了嗎?」***

設法透過專業團隊的建置;建立「台灣有品運動」之「評量標準」,以長期追蹤、分析,進而檢視實施成效。

平實而論,培養「有品」國民,正是現代化文明國家教育的方向。但以今天我們的教育制度,做得到嗎?我們實施教育改革已有十多年了。非但沒有看到什麼成果,反而病徵越來越嚴重。尤其學子品德的培育,離教育目標越來越遠。何以故?升學壓力並沒有因此稍減,反而養成了一大群「只要我高興,有什麼不可以」的青少年與社會人。這真是台灣邁向現代化文明社會的悲哀!
試看近年來,台灣社會所發生的許多病態:諸如逆子弒親、網友姦殺、男友索命,媳婦殺丈夫婆婆,飆車族胡亂砍人,惡少看人不順眼就逞兇,以及學生打老師等等,豈是文明社會所該有的現象?非但脫離了「品德」的正軌,簡直是大逆不道。更遑論「品質」與「品味」了。***
品德、品質、品味會如此匱乏,因為這些東西本來就很難教,尤其很難用台灣校園裡慣用的方式來教。「有品」,都牽涉到生命自覺的感受和素質培養,要薰陶內化,而無法化約成標準答案。不同於一般的知識和技術,品德、品質、品味不是用刻板教材教出來的,也就無法單用講課、考試的方法來訓練。***

現今「品德教育」應走向更活用更重視理解的方式,而「評量」就是連接教與學的重要環節。國內長期缺乏量化指標和標準化測量工具來檢視學生「品德教育」學習成就的表現及其差異,以致無法確實瞭解「品德教育」實施成效,亦不利於相關教育政策之研擬。
由教學現場的老師、校長、熱心的家長、和熱心「品德教育」之人士共同發起,設法透過專業團隊的建置;建立學習成就「評量標準」,(可以「尊重生命」、「孝親尊長」、「負責盡職」、「誠實信用」、「團隊合作」等作為學校「品德教育」最核心的五項價值,及參酌《天子》p441-p456訂出「評量標準」);以長期追蹤、分析,進而檢視實施成效。期待透過這樣的全方位人力的參與和共識,開啟「品德教育」的新風貌。瞭解國內學校教學及學生學習成效之現況,作為政策改進之參考,並為縣市政府及學校推動新「品德教育」考核之重要參據。

《天子》傳授學生關於政治的學識,讓即使國語文、英語、數學學習成就不高,但聰明、道德兼具而樂於服務人群的人「找到學習的成就感,他們會感到念書的快樂,自信心也會增加。」。

李家同提到,放棄學業的學生們,常常聚在一起,很容易志同道合,畢業以後,除了經濟困難外,又自知程度差,於是放棄繼續升學讀高中,成為中輟生。中輟生找工作不易,失落的他們只能由飆車和快感來尋回一些自尊。若教導他們找到學習的成就感,他們會感到念書的快樂,自信心也會增加。
李家同表示,政府若真想幫助這些孩子,最有效的是將根基打好,讓他們一直知道自己在學新東西,不斷在進步,建立自信,並且以愛和關懷對待他們,減少他們的反社會行為。***
李茂雄指出,台灣的社會太重視學歷,書讀得好就被認定有光明的前途,不喜歡讀書或是書讀不好就等於被判死刑,變成沒有未來的人。但每個人都需要成就感,在學業無法出人頭地,就在飆車、鬥毆上表現自己。***

孔子創造“仁”的哲學,在教育方面,實施有教無類:學者不論貧富貴賤,年齡長幼,皆一視同仁予以施教。倡導因材施教:因應學習者不同的才性,給予不同的教學內容。

(轉載《天子》:)「首先,我們應該要接受與生俱來的才能和缺點,加以肯定和調適,而且試著發展成至善的境界。因此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天賦表現,有的是在藝術方面、運動方面,或者是思想以及教育等不同的領域。所以在學校裡,並不是每個學生都追求課業的表現,有的學生會按照自己不同的天份,在各個領域有各自的傑出表現。學生對學習可說是全力以赴、充滿熱誠與企圖心。
「社會須調和所有天賦的差異,而不是讓這樣的差距越變越大。學校教育如果將學生侷限在體制之內,強迫他們遵循規範,使他們漸漸習於體制的壓迫,這種教育必然無法培育出具有開創性格的政治領袖,或刺激經濟發展的企業家。國家的發展是所有人共同的責任,所有人必須要去關心,而不是少數人的責任,更不是少數人的權力。我們國家很願意傳授學生關於政治的學識,讓學生對政治感到興趣,進而有更高的參與。」
「有一些國家儘量避免學生接觸政治的學習、參與,希望政治是少數人的專利,真是可惜。」
「除了對知識的熱愛,普遍來說,學生在公開場合大多能言善道,對公共議題也很有自己的看法。教師很注意小孩子性格的發展,培養他們正義感,對不公平的事情,能提出他們的見解,讓他們從小能夠追求正義,並時時提高警覺,以防不法。我們培養他們找出問題根源的敏銳度,進而解決社會問題,也希望從當中,發掘出將來的法官,或者是為人民服務的人才。」(轉載自《天子》)

嘉義縣某社福機構碩士鄭姓社工員,負責青少年輔導,卻克制不了情慾,涉嫌多次晚間騎機車偷襲女性胸部,警方從監視器中發現逮捕;他坦承犯案,並已辭職,警方訊後依性騷擾防治法函送。***(聯合報.2009-06-20社會:
碩士社工員竟是襲胸之狼 )

 (轉載《天子》:)「我們鼓勵所有人民參與社區活動,激發居民自動自發的意願,加入公共議題的討論。大部分的政治參與,都會從關懷社區公共事務和參與民生議題討論開始,逐漸向上提升,藉由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提高政治的素養和興趣,從而增進民主政治的發展。」
「政府是不是選用最聰明的人才呢?」
「很多政府在運用人才的時候,常常會陷入選擇上的困境。如果不是用聰明的人來幫政府做事,就不會處處計較利益,這樣對政府的績效沒什麼幫助。如果用了很聰明的人,能夠算計各方面的利益,又有一個潛在的風險,這些聰明的人,往往爭取的不是人民的利益,而是希望自己獲致最大的利益。我們則希望讓聰明、道德兼具的人投入政治。一般而言,很多人都會有政治的本能,就如同唱歌舞蹈一般,只要稍加訓練,其實可以有所表現。」
「是不是用高學歷的人才呢?」
「造福人群的能力與高學歷並沒有直接關係,真正關鍵反而是人的個性與品德操守。人品是無法用金錢衡量的,再多的金錢也買不到誠實、信仰和操守。」(轉載《天子》)

「政治界的混亂、各大陣營明顯的分野,使得年輕人在閒談之時往往避而不談,許多年長一輩的人也漸漸不談了,總是不想因此而傷了彼此的和氣,於是表現出一種對國家、對社會的冷漠。
「我們對於國家社會的未來還有沒有任何期待呢?《天子》在基本政治觀念的著墨與論述,檢討社會現狀的思辨甚多,不管是多麼不起眼的角色,都有著仔細的觀察和想法,表現出了他們對於身邊事物以及自己所生活的社會的關心,事事用心,句句沉重,頗有『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政治情感。」(林政則);
「 在大學任教逾三十年,不免感傷:擔心年輕人的冷漠;掛慮他們的狹窄。 昱之兄的《天子》一書激起我的一線“生機” 。」(簡春安) 。

建請扶持國家題材之文章,讓更多社會青年閱讀,以拋磚引玉,吸引和喚醒更多國人關愛國家、關懷社會,一起努力共謀國家之永續發展。而有更多之卓見,提供促進國家進步之施政參考。

根據專家研究,一個人80%以上的知識要通過閱讀獲得。國內知名學者洪蘭教授,她現在任職國立中央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兼任所長,也是「認知神經科學實驗室」的負責人,對於國內各級學校的閱讀教育更是振臂疾呼、如火如荼的推動,她曾指出閱讀的助益在生理上帶給大腦、神經更多的刺激,延緩大腦退化的速度,並可以培養更敏捷的反應與記憶能力;在心理認知方面,透過閱讀能協助進行比較有效的知識累積,培養獨立判斷的能力;同時,因為閱讀能豐富個人的知識,因而在心理特質上,能減少因無知所產生的恐懼感,進而提升一個人的挫折忍受能力。(簡建如)***
近年來世界上各國對於年輕人日漸低落的語文能力莫不憂心忡忡,有人請教美國國家圖書館學會會長麥可.高曼(Michael
Gorman)解決之道,麥可.高曼斬釘截鐵地表示:只有三個字可解決─ 閱讀、閱讀、閱讀(read, read,
read)。真是一語中的。是的,閱讀是解決寫作能力低落的唯一良藥。閱讀除了能增進寫作能力外,更重要的功能是幫助我們尋找生命的座標,讓我們的人生有活力、有智慧和有目標。***

「在今天這個時代,願意用心思考國家未來的知識分子已經是絕無僅有了。」(黃光國; 專文推薦: 用心思考我們的時代)。

「曹丕在《典論論文》中曾有『蓋文章乃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一說
,這是身為一個讀書人的一種壯志和榮耀。在現在物質泛濫的年代,文學是一個小眾,我們姑且不論投入文學創作人數多寡,就以能夠欣賞文學之美的人,其實亦不多見。對於一個肯投身文學創作,並藉著文學關切時事,喚醒世人靈魂的作者而言,永金誠感佩服。永金時常認為,文章其實是一種生活反應,經由真情的轉化,鋪陳思維,當讀者去閱讀的時候,將會潛移默化成為一種深耕的力量,然後逐漸茁壯,這也是永金鍥而不捨鼓勵文學創作的初衷。」(鄭永金;
專文推薦: 以文章形塑美好的國度)。
「如何實現社會正義?每一個社會都有自己必須面對的困境,正如同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但社會中的每一個人民也都應該要有「自己能做的還有很多」的自覺,本書作者選擇用《天子》一書讓我們更了解團體組織架構、更了解我們能夠做些什麼、更相信我們的社會可以更美好。」(周韞維)

「小說中對經政情勢鉅細靡遺的介紹,是成人讀者甚至是任何處於現代社會的青年都該理解的。」(林政則);然而,「中國的知識分子,都有一種避世的思想,所以也遠離塵囂,不問世事,但永金認為這不是知識分子應有的作為。知識分子共同關心我們國家的政治、社會、時事,當每一個人都有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精神,相信那才是國家民族之幸。」(鄭永金)
。「真心期望於地球物種正瀕臨暖化帶來大滅絕之危機下,能有更多有心志士發揚公民意識,投入公共議題與制度化之深入辯論與研議解決之道。」(周二南)

可惜的是,當今世道,鮮少能有不受商業市場的操縱,對於影響品格和社會風氣的因素,民眾一致公推「媒體」。千代基金會研究部主任胡正文表示,媒體動輒報導仕女名流佩戴昂貴首飾、駕駛名車等,都助長了「笑貧不笑娼」的社會風氣。***
夾著電視廣告與代言人舒舒的超高人氣,《預言Online》在封測首日就創下出乎意料的好成績,伺服器一開機就湧入大批玩家,兩小時內就達到上萬人在線,一度衝爆伺服器***;瑤瑤爆紅封乳,《預言online》代言人舒舒打著E奶好身材,力拚瑤瑤宅男殺手封號,她從不把裸露視為情慾,認為這是美感,有好身材就要敢秀。***
讀者亦是如此,如《哈利波特》在商業媒體炒作下,大受歡迎而風靡全球(縱使據圖書館館長評論為對讀者助益甚少)。缺少媒體報導與公益支持、讀者對於關懷國家、關心社會的題材,顯得興趣缺缺。
「我們這個時空,其實是個不重視文藝書寫的環境,一般人由於工作忙碌,生活節奏緊張,往往很難靜下來閱讀文藝作品,更不容易藉由作品來反思政治性的議題。這使得黃先生的這本書,幾乎很難預期會引起廣大的社會關注,甚至恐怕會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發酵期,直至貪婪再無法得計,資本主義的生活型態再無法運作,纔會使得書裡的字裡行間點燃的智慧火炬,被世人點點滴滴的『重新發現』。」(陳復)

民主時代,天下百姓都是「上天子民」(臺灣話:天公子),都接受天命而共同擁有天下!
「天子」之用意,乃藉以呼籲百姓,共同關心國家前途,又如黃昆輝先生所言,「藉小說體裁,剖析政商百態,直指當前弊端,且抒發高見,勾勒理想藍圖,期能吸引更多人關心政治,用心良苦。」;「台灣的教育經過十幾年『民粹式教改』的折騰,已經徹底的庸俗化和扁平化。時至今日,我們已經很難找到肯用心思考國家未來的知識分子了!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之下,我們便可以看出這本《天子》的難能可貴。」(黃光國)

昔日,流行「愛國歌曲」愛國歌曲,推崇「愛國歌曲」,禁制靡靡之音。今天是「什麼歌都有人唱,就是不唱愛國歌曲。」;電影市場也是如此,越是昔日所禁止,恐怖、暴力者,或怪、力、亂、神者,越有市場。如同多家出版社所評估,現在關心國家的人太少了,頂多嘴上說說而已,根本不可能有這樣題材的市場。直稱怎麼還有人在討論國家、寫國家題材,這……難道是國家宿命!敝著《天子》,想著力改變此一亂勢,寫國家題材,希開創衣食足而知榮辱的社會,共享現代化富而好禮的嶄新大同世界,鉤勒出理想願景。期望天地合氣,百姓得益。重提倫理道德,以端正社會風氣,然而,談何容易。「在現在物質泛濫的年代,文學是一個小眾,我們姑且不論投入文學創作人數多寡,就以能夠欣賞文學之美的人,其實亦不多見。對於一個肯投身文學創作,並藉著文學關切時事,喚醒世人靈魂的作者而言,永金誠感佩服。」(鄭永金)

「在環境的變動之下,每個人能時時關心自己所身處的社會,我想這是昱之寫作此書最大的願望。」(林政則);期待《天子》能廣泛流通,以為國家、為民主、為人民稍盡棉薄之力。「國民黨過去會出問題的原因之一,就是沒有很多新面孔。馬英九是那個新面孔,但是只有一個人無法做所有的事情,必須要鼓勵優秀的新血。新的構想、新的政策必須從這群新人而來,他們也才有活力、創意來落實新的構想。」(李光耀,天下雜誌。註:此不單是政黨的問題,更是民主國家謀求進步時所需改善的問題。)


《天子》乃當代華文文化中唯一解析國家幸福密碼,筆下世界揭開美好政治神秘面紗,讓人驚奇發現理想國家盛世清平之美。藉此為過與不及的民主找到新定位─中庸之道。
「我們已經逐漸瞭解到:任何的政治改革,如果沒有回溯到人的心靈去省察,任何制度層面的變易,都只是在治標而不治本。台灣社會的亂象,本質是人的心靈出問題,政治改革只有與心靈改革做縝密的結合,使得政治能實踐良知,而不是繼續泯滅良知,這樣的政治纔有出路。華人文化在面對現代化的過程裡,長期有著轉型的困難,這裡面的癥結因素值得思索。敝人覺得台灣應該成為全中國政治改革的前哨與燈塔,真實結合傳統與民主,架構出適合於華人的政治理想與政治制度,而不僅是作為西洋民主照搬來東亞的實驗場域。這種具有東亞特色的民主政治,應該體現出人的『心靈覺醒』,而不是只在意人的『利益平衡』。黃先生寫的《天子》這部書,開始關注到這個議題,這是敝人很樂於推薦的原因!」(陳復)


「是的,誠如作者所言,如果對民主還有所期許,你應得有能力治理國家,該了解問題所在,才可以幫忙思索有何實踐上的最佳方法。你也許有太多無法說出口的感覺,那些感覺你必須試著去體會。即使『民主』之路充滿艱辛和坎坷;縱然國家失去公道意識、遠離人民情感,或者人們淡忘民族精神、離棄國家意志。你仍然能懷著太陽般的熱忱,感覺著『民主』旅程正不斷地向前伸展。只要你細細體會國家生命及其內在的靈魂,依然會想要誠摰地對國家奉上殷切的期盼與無限的祝福。
我響應作者的呼籲,期盼台灣住民們,不要再說『我無能為力』、『我哪有能力改變政局?』這種洩氣話了,趕緊『轉個念』便可看到彩虹,也會見識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呢!這本書就是扮演讓眾多『天子』們『轉念』的觸媒,我很樂意推薦此書給大家閱讀,也期盼在眾志成城下實現『理想國』。」(吳惠林)

「誠如先生所言,如何啟發國人對政治之關心,如何培養有信仰、有理想的政治人物,確是民主發展、國家進步的首要之務。」(黃昆輝)。

還望 親愛的師者能扶持「形塑美好國度、社會」之文章《天子》(「有助於治國興邦。」,史亞平),廣宣於國家菁英要員之間、師生之間,讓更多社會青年閱讀《天子》,和史亞平女士、錢復先生等人一同分享心靈饗宴,落實「台灣有品運動」;以《天子》文章拋磚引玉,吸引和喚醒更多國人響應「台灣有品運動」。更進一步關愛國家、關懷社會,透析國家管理,一起努力共謀國家之永續發展,而有更多之卓見,提供促進國家進步施政參考;共同再造台灣之美,為後代子孫開創國家歷史新頁,此乃國家之幸、社會之福。敬祝
萬事如意

黃昱之  敬上
countrysir@gmail.com
(03)5951868; (05)3802640
0968727166;0955823606

註:黃昆輝先生等人,或長期擔任政府重要公職而有豐富之實務經驗,或為專注研究國家社會發展之學者,其等意見相當珍貴,當值得參酌。
隨函附上《天子》,亦可參閱http://blog.sina.com.tw/godloveson/
資料來源,***:網路文章;******:報紙社論。

轉載 黃昆輝先生來函

大作「天子」乙書,盛情深感,耑此致謝。
先生藉小說體裁,剖析政商百態,直指當前弊端,且抒發高見,勾勒理想藍圖,期能吸引更多人關心政治,用心良苦,至為感佩,併此致意。
誠如大作寓意,當前政治亂象,可說源於「私心」二字。政客普遍缺乏崇高理想與中心思想,而為私心所制。為一己之私,可以官商勾結,可以朝秦暮楚;為一黨之私,可以違法亂紀,可以通敵賣國。政客醜態,古今皆然。誠如先生所言,如何啟發國人對政治之關心,如何培養有信仰、有理想的政治人物,確是民主發展、國家進步的首要之務。
拜讀大作,激起共鳴,抒發一二,聊表敬意,併頌   道祺

我們生為「天子」,請大家閱讀《天子》!我們真是「天子」,請大家支持《天子》!
愛百姓、護土地就從閱讀《天子》開始,請周知同仁、同學、好友!請大家告訴大家。
閱讀心得、文章回響徵求中,提供學校學生6本贈閱,歡迎全國各級學校聯絡出版者countrysir@gmail.com洽詢。徵求國家思想文章推廣:歡迎品行兼優、熱愛國家、關心社會的熱血青年及在學學生,加入文章試閱。請註明個人資料、學校系級、地址、電話、郵件信箱e-mail,來函索取。鼓勵閱後之感言和心得,希望閱讀之後,獲得迴響,歡迎請踴躍報名。

《天子》http://blog.sina.com.tw/godlove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