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7-06 15:28:52老趙
《天子》已出版發行
親愛的師者,您好:
敝人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之信念,響應「台灣有品運動」。
一、 現在,「品德教育」面臨挑戰,不突破困境,就無法提升到更高的層次,就像中研院李前院長遠哲所說的,「不往上提升,就向下沉淪」。建請齊心協力貫徹始終。
二、 敝人深感「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以「心靈覺醒」出發,撰文《天子》。符合「台灣有品運動」之精神。
三、 《天子》朝建構富而好禮的理想社會邁進。有助「品德教育」落實與貫徹。
四、 政經環境紛擾多變,社會菁英齊心呼籲回歸本質,強調品德為一切根本,有品德作為基礎的學識才能,才是對社會有益的真正菁英。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各學校教師「切忌流於八股,要以身作則」。
五、 設法透過專業團隊的建置,建立「台灣有品運動」之「評量標準」,以長期追蹤、分析,進而檢視實施成效。
六、 《天子》傳授學生關於政治的學識,讓即使國語文、英語、數學學習成就不高,但聰明、道德兼具而樂於服務人群的人「找到學習的成就感,他們會感到念書的快樂,自信心也會增加。」。
七、 建請扶持國家題材之文章,讓更多社會青年閱讀,以拋磚引玉,吸引和喚醒更多國人關愛國家、關懷社會,一起努力共謀國家之永續發展。而有更多之卓見,提供促進國家進步之施政參考。
現在,「品德教育」面臨挑戰,不突破困境,就無法提升到更高的層次,就像中研院李前院長遠哲所說的,「不往上提升,就向下沉淪」。建請齊心協力貫徹始終。
教育,是百年樹人之大計,是社會整體人口素質養成與提昇的重要途徑,對於當前受到金融海嘯嚴重衝擊、正走在十字路口上的台灣,教育投資是否充足以及教育改革能否成功,更是台灣未來在國際上競爭與存亡的關鍵!台灣的未來是「向上提昇」還是「向下沉淪」,「教育」應當被放在所有問題之首!***(資料來源,***:網路文章)
教育之核心本質:品德培養與發展
台灣沒有真正的教育,教導人成為有教養的人,整個社會更未痛定思痛。唯有先做文化人、再做專業人,社會才能提升。(黃崑巖)
我國最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其思想體系與行為實踐,體現了哲學的價值,後世稱之為「萬世師表」,史家司馬遷認為孔子不朽的德業,是所有大人物中最偉大的人物。雍正皇帝說:「至聖先師孔子,道貫古今,德參天地,樹百王之模範,立萬世之宗師,其為功於天下者,至矣!」,孔子於品格教育與實踐之成就極高,可以作為我們教育的典範。(張輝雄)
所謂「士先器識,而後文藝」。器識,就是心胸開闊,目光遠大。今日台灣不乏學有專精的專家學者,卻少器識恢弘的知識份子,以致「黨同伐異」、「見樹不見林」的情事屢見不鮮。由此看來,人格養成與知識學習應同步加強,相輔相成,不宜等閒視之。***
《天下雜誌》更早在2003年教育特刊即以「品格決勝負」為題,提出教育應回歸原點:「品格教育」,也就是學習做人的道理,因為這些逐漸被人淡忘的倫理道德、品德操守,正是保障自由民主體系能有效運作的底線。凡此不難看出,無論教育當局或民間傳播媒體都以品格教育為當務之急,同時也反映當前全球教育的重要趨勢。
人格養成、價值建立、生活態度等不僅止於國語文教學中融入,其他領域也應隨機適時給予啟迪與導引。除了自我培育與終身學習外,家庭中父母給予的教養、各種社教機構與傳媒的力量也攸關重大,但是,最要緊的,還是學校師長「傳道、授業、解惑」的影響力,未可將學生的不長進,全轉嫁給家庭與社會,彷彿事不關己似的。***
教育部日昨舉辦「台灣有品運動」啟動儀式,由馬總統親自擔任有品運動列車長,期許藉由這項運動,聯結政府的執行力、企業的影響力及NPO(非營利組織)的社會力,共同努力提昇新世代及社會正義之公民素養,營造優質生活環境。這項國內近年來少見的大規模精神建設,切合台灣社會時需,若能獲得全體民眾同心齊力的支持及參與,相信必能重塑我國優良的傳統道德風尚,朝建構富而好禮的理想社會邁進。
這項「台灣有品運動」包括「品德教育」、「藝術紮根」、「終身閱讀」及「環境永續」等四項計畫,並以打造「人人有三品」(做人有品德、做事有品質、生活有品味)和「社會有三好」(他好、你好、我好,台灣更好)為目標,同時以「尊重生命」、「孝親尊長」、「負責盡職」、「誠實信用」、「團隊合作」等作為學校品德教育最核心的五項價值,期待更多民眾能共同搭上「有品列車」,為台灣創造優質的社會環境。
鄭瑞城並為「有品」下定義。他說,一個人品德達到一定標準,且在專業領域表現足以成為他人學習對象,就是一個「有品」的人。鄭瑞城說,有品運動的核心概念是「品德」。***
從此次計畫內容來看,這項運動有目標、有方法,更有創新的推廣活動,結合政府、學校與企業資源,多管並進,對亂象叢生的當今紛亂社會,具有注入清新元素,啟迪素樸人性的作用,值得樂觀其成。人類社會的現代化進程,本應為不斷進化與成長的過程,在向前邁進的同時,理應持續提昇品質,精進文明的素質。但檢視台灣社會發展的軌跡,在朝現代化前進之際,雖然感受到有形層面不斷推陳出新,讓當代人享受前所未有的物質昌明成果,但在心理與精神層面,卻往往流於盲目追逐功利與奢浮的標的,錯亂了人類社會應有的基本價值。
******(資料來源,******:報紙社論)
敝人深感「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以「心靈覺醒」出發,撰文《天子》。符合「台灣有品運動」之精神。
敝人深感「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以心靈覺醒出發,撰文《天子》。
前人有謂「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從心靈改革出發,腳踏實地,按部就班。堅守道德傳統,積極尋回人的生存價值和安身立命之道,亦不乏現代先進科技的正向應用。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誠如大作寓意,當前政治亂象,可說源於『私心』二字。」(黃昆輝) 。
「大德憂國憂民而擘劃大作,冀啟人心,深為感佩。」(慈濟靜思文化) 。
「以文學小說的寫法,描述當前社會、政治以至於人心的亂象,讀來令人清新,又貼近現實生活,期能撥亂反正,形塑一個美好的國度。」(鄭永金)
。(鄭永金; 專文推薦: 以文章形塑美好的國度)。
《天子》以國家、人民、未來為思考中心;文章用慈悲為懷的心情,深耕人群,改善制度。崇尚人與自然永續價值,修養心靈,匡正社會。
「黃昱之先生寫了一本《天子》的政治小說,對於他積極關懷與構思台灣社會的前景,在書裡洋溢著對這塊土地的濃郁情感,敝人深感敬佩。」(陳復) 。
孔子創造“仁”的哲學,在政治方面,主行仁政和德政:把仁擴充到政治上去,以愛民為政治的目的。***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之未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孔子口中所描述的正是本書作者最想要表達的:『天下為公』,那是一個不分彼此、沒有鬥爭的溫馨社會,也正是從古至今凡人類組成團體都會面對的渴求,現今的我們當然也不能例外。」(周韞維)
。「孫中山基本思想是自由、民主、均富。對孫中山提倡的世界大同、天下為公無限感佩。」 (江丙坤,中央社) 。
「台灣應該專心致力讓台灣人的生活變得更好。但陳水扁總統是透過選舉產生的總統,他要面對自己的政黨,還有他自己的野心。」(李光耀,天下雜誌)
;「台灣社會的亂象,本質是人的心靈出問題,政治改革只有與心靈改革做縝密的結合,使得政治能實踐良知,而不是繼續泯滅良知,這樣的政治纔有出路。」(陳復;專文推薦:
心靈覺醒) 。
「台端以慈悲的胸懷關切國事、天下事的用心,院長至感。」(薛香川); 「深為感佩 先生淑世關懷之風範。」 (林益世);
「一個知識分子高尚情操從中得見。」
(鄭永金);「圓覺經有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作者昱之兄似乎是想從這樣的高度,解讀芸芸眾生在當今政經環境中所受到苦厄,並試著在《天子》一書中提出他的主張。……在如今的五濁惡世中重提人間淨土的可能,吾人只能說,那是提供讀者集思廣益的好議題,亦即,答案可能很多,其中或能出現淑世的具體作法。」(張碧琴)
。
「除了教導讀者許多學習的道理外,還藏著許多哲理,需要讀者細細去品味。如在第一部〈風雲〉中,陶龍淡淡的一句『現代人的情感竟然這麼容易以質量化』,再加上後面藉角色說出的基礎論述,以及書本中角色投射出的現代社會,就足以讓人仔細思考與反省。我們應該要認真思考,是否真的是金錢至上?這個過於物質化的年代對我們而言是幸福或是不幸?」(黃俊英)。
「本書作者假藉小說形式,前段以現實社會之光怪陸離現狀來進行現況分析,再於後段寄寓於理想國內剖析其亂源及提出政治與社會典範之改善雛型。其以悲天憫人之胸懷與鞭辟入裏之悲智雙運,嘗試以理性的科學方式對這錯綜複雜的人世間,提出較全面及整體的說明。」……「十分贊同結語時,主角回歸積極關心社會,從幫助人或資源回收等身邊有意義之小事做起,以個人的積極行動來實踐其覺悟與理念,並寄以厚望終有一日見到波瀾壯闊之蝴蝶效應。」(周二南)。
「更重要的是,作者在書中為人類的未來畫下美好的願景。」(黃俊英)。
《天子》朝建構富而好禮的理想社會邁進。有助「品德教育」落實與貫徹。
根據財政部最新統計,2007年國民平均所得,金字塔頂端和社會底層人口,差距竟然拉大到62倍,1998年台灣的貧富差距是32倍。政治大學財政系教授曾巨威認為,先前當局推動稅制,原本希望可發揮所得重分配的功能,但成效並不如預期。此外,當局推出許多減稅措施,主要是富人得利,都使所得分配情況惡化。貧富差距越拉越大,政府恐怕得想想辦法。***
若不從根本解決,即使教育部花了12億,甚至120億,都是徒勞無功。(李家同;聯合報);李家同教授解釋,大多數邊緣孩子,即社會上俗稱的惡少們,都出自於「失能的家庭」,他們家境貧困,父母有的人失業、出入監獄、離家出走等,孩子缺乏關心、學業程度也常常落後,感到自卑,久而久之,決定放棄學業。***
李家同下午應邀出席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畢業典禮,接受媒體詢問關於「有品運動」相關看法時表示,很多品德有問題、中輟學生的問題不在於品德,而在於家庭貧困、功課不好,「兩項因素加在一起最危險,特別容易變成為非作歹的人」。
李家同教授解釋,大多數邊緣孩子,即社會上俗稱的惡少們,都出自於「失能的家庭」,他們家境貧困,父母有的人失業、出入監獄、離家出走等,孩子缺乏關心、學業程度也常常落後,感到自卑,久而久之,決定放棄學業。
《天子》著眼於建立福國利民的政府組織,提及政治制度之改善。開創衣食足而知榮辱的社會,共享現代化富而好禮的嶄新大同世界,鉤勒出理想願景。期望天地合氣,百姓得益。《天子》應用現代科技與知識經濟,期能落實
孫中山先生所言,「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此四事者,富強之大經、治國之大本也。」
《天子》廣泛探討國家、政治、價值、民生等主題,舉凡是當前政治、民生的諸多亂象,乃至外戶不閉的大同之治,皆有所著墨。
「本書作者是過去共同服務於工研院電子所同事,今天看到他寫下的巨著《天子》,個人深表敬佩。從構思、佈局、逐字斟酌,要經過多少白天黑夜的煎熬,就是靠著那份始終關心社會,並且奮戰到底的堅持,才得以完成壯志。
作者長期以來就一直關心社會運作引擎動力從何而來,進一步鍥而不捨層層挖掘,打破砂鍋問到底,不僅要找出問題原點,更要尋求解決之道。整體構想就緒後再選擇大眾能懂的故事題材,故擬情境,善巧佈置情節,帶領讀者身臨其境,進入作者內心思維。」(周吉人)
。
(轉載《天子》:)
如果你關心下一代、關心政治生態的將來;如果你不願看到國家被企業操弄、壓榨;如果你是關心國家將來的學生。你不只看到國會亂象,你和我一樣也看到太多人民不願面對的國家真相(姑且稱之為政治)。當有政府高官涉及諸多弊端受到搜索、偵辦;當有毒奶品泛濫、商人以工業酒精製成米酒,使人惶恐難以度日;當政府電力公司決策錯誤,致使電價居高不下;……一切政府作為左右你的視線,你看到令人不平的事件。甚至你看到有太多扭曲、錯誤的決策,致使國家沉淪。不得不思索政府是一時的錯誤?抑或是會這麼一直錯下去?原先你信任的政府施政和國會(或地方議會)監督的功能何在?
你認為政局與人民有什麼關係?到底對人民有什麼負面衝擊?你看到政局混亂就像是海浪衝擊,人民遭受一波波如洪水猛獸般的政治毒害,一幕幕映在心底。你聽到他們在哀嚎,他們在求救,到底要如何解釋這種政局呢?怎麼會是這樣的結果?
你看到一切改革到了終究還是空,政局中有太多美麗的虛偽,大模大樣說謊的人是多麼地趾高氣揚。你知道人不是無情無義,是被環境所逼,是政治紊亂侵蝕了人性的善良,導致了人際之間的疏離與懷疑。無論如何,人民早已概括承受。(轉載自《天子》政治鐵律:權力腐化人心,聖人除外)
誠如周美青女士所言,「您長期關注政治、民生議題,研提創新改革之宏論,進而分享心得,以故事型態,撰著成書,生動活潑,令人印象深刻。」。「肯定作者的用心及關懷世事的熱忱,尤其他對醜陋的現狀並不灰心喪志,反而努力地提供改進之道,也描繪出理想的政治體制。」(吳惠林);「大作之內容完整而精悉。」
(蔡英文); 「題材寬廣,平等、正義、博愛到處可見。」(林耕仁);「立論恢弘,剖析時局鞭辟入裡,獲益匪淺。」(陳昭欽);
「書中闡述政治、經濟、科技、社會、人文、道德、環境等各種理念。對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相當難能可貴。」(蕭萬長); 「
讀者將會發現這絕非一本單純的小說,因為書中內容的廣度與深度實在叫人驚訝與驚豔!」(黃俊英) 。國家政要典範
錢復先生親自致電作者表示,第一個晚上看了之後,愛不釋手。隔天晚上再閱讀完畢全書內容,而有收穫。
「大作關心國事民瘼,論述寬廣,用功至勤。」(研考會);「先生關心國事,以小說形式,發為弘文,藉能振聾起瞶,有助於治國興邦,深感敬佩。」(史亞平);「表現出對於身邊事物以及自己所生活的社會的關心,事事用心,句句沉重,頗有『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政治情感。」(林政則);「以天下為己任,熱情的看待問題、分析問題、也試著解問題。」(簡春安)
;「提出政治理想願景,以及實現願景的重要制度設計,使得整體規劃有目標、有方法、有組織地循序漸進,美好的願景終將在條理運作下得以呈現。」(林政則);「讀者透過組織方法,甚至是國家管理與政府運作,看見有設計藍圖的理想。」(黃俊英)
。
政經環境紛擾多變,社會菁英齊心呼籲回歸本質,強調品德為一切根本,有品德作為基礎的學識才能,才是對社會有益的真正菁英。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各學校教師「切忌流於八股,要以身作則」。
天子,有一意涵,乃國家良心:天下為公,愛民如子。期盼國家各界賢達秉持良知良能,放下私心,發揮影響力,關懷百姓(及下一代),如同關心自己的子女一般地細心呵護百姓,無微不至。
監察院長王建煊表示,教育部推動品德教育是理所當然,至於技術與經費,他不清楚無法評論,但切忌流於八股,要以身作則。***
前總統陳水扁涉及多起弊案,部分涉案人士是臺大人,外界質疑臺大教育是否出了問題,臺灣大學校長李嗣涔還曾公開道歉,並承諾加強品德教育,他不管是在新生訓練或在畢業典禮,也強調品德的重要,盼學生成為學識與品德兼備的人。廖咸浩表示,臺大畢業生許多是社會未來的菁英,臺大更要自我反省,努力推動品德教育;但臺大不是告訴學生一套遵守的道德規範,而是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把道德內化,希望幫助學生找到對社會有好處的自我價值。***
「『對不起社會大眾,造成大家困擾與許家無可彌補的傷痛,非常對不起…』……這是犯下殺人溶屍案的前清大研究生洪曉慧服刑十年八個月假釋出獄後,向大家說的話。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民國87年,清大校園發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殺人毀屍案***
成功大學校長賴明詔強調,道德教育非常重要,大學的本質不只是專業訓練,而是全人教育,像金融海嘯就是專業人員品德不好引起世界性的衝擊。至於品德教育如何做?賴明詔認為,應提供學生良好的身教環境,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習。
實踐大學董事長謝孟雄也期許畢業生,要有良好的品德、強健的體魄和濟世的學問,而最重要的就是品德,品德其實就是良知,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明辨是非。
黃崑巖認為目前台灣的功利教育,不重視美育、體育、群育、德育。應讓孩子學會如何尊重與培養人文素養,不要變成愛因斯坦口中的「專家像訓練有素的狗」,
才能成為真正受歡迎的成功人士。***
「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種人師(傳道)、經師(授業、解惑)的雙重責任說,並非韓愈所獨創,實是繼承過去的歷史背景而來。」
現在的師生關係,已演變成此三者之外的利益交換關係,老師是知識經濟的提供者,學生是消費者,所以一切依消費購買關係重新界定,這是十分可惜的。對我而言,能夠教導學生正確的事情,比技術的傳授更加重要。」
「教育」的工作就非常神聖,除了教育學生專業知識及謀生技能外,更肩負著解答人生疑惑、提升學生心靈成長的重大責任,所以,「老師」不只是三百六十行中的一個「職業」而已,它更是人類命脈升沈所系的一個「事業」與「志業」。好老師作育英才,教人爲善,社會上就多了一股向善的力量;壞老師誤人子弟,社會向下沈淪的速度就更加快速。所以老師的行爲不但攸關著下一代的生命方向,更影響著整個人類的生命內涵。
相較於古人,現今的社會由於科技的突飛猛進,整個大環境的發展,偏向物質的享受、金錢的追求;教育上也因科技的便利而容易多了:現代化的電視教學,網路資訊的吸收、時尚産品的研發……,使得老師在教學上方便了很多,但相形之下與學生互動、溝通心靈的機會卻變得越來越少,師生關係也越來越疏離。學生雖然在學校累積了許多專業知識與技能以備就業,但缺少了德行的陶冶與和他人往來時的良性互動,最後終會導致心靈空虛、人際關係淡化,校園問題也會層出不窮。
如果老師的責任就只是提供知識,而忽略了『傳道』的重要性,沒能幫助學生在心靈上有所提升的話,那和一般的『職業訓練所』又有什麽差別呢?」***
(轉載《天子》:)「正確的價值觀,如果沒有被鼓勵,相對地,就會慢慢被漠視、被推翻。不正當的價值觀卻沒有被禁止,就因此而逐漸被接受,甚至被推崇,自然造成了社會價值觀的混淆。在挑戰價值之後,就要違反秩序,再來就是觸犯法律。價值觀的污染,跟河川或者空氣的污染一樣,都是經過很長時間日積月累,等到察覺污染嚴重時,通常已經很難再導正了。
敝人以「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之信念,響應「台灣有品運動」。
一、 現在,「品德教育」面臨挑戰,不突破困境,
二、 敝人深感「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以「心靈覺醒」出發,
三、 《天子》朝建構富而好禮的理想社會邁進。有助「品德教育」
四、 政經環境紛擾多變,社會菁英齊心呼籲回歸本質,
五、 設法透過專業團隊的建置,建立「台灣有品運動」之「評量標準」
六、 《天子》傳授學生關於政治的學識,讓即使國語文、英語、
七、 建請扶持國家題材之文章,讓更多社會青年閱讀,以拋磚引玉,
現在,「品德教育」面臨挑戰,不突破困境,
教育,是百年樹人之大計,
教育之核心本質:品德培養與發展
台灣沒有真正的教育,教導人成為有教養的人,
我國最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其思想體系與行為實踐,
所謂「士先器識,而後文藝」。器識,就是心胸開闊,目光遠大。
《天下雜誌》更早在2003年教育特刊即以「品格決勝負」為題,
人格養成、價值建立、生活態度等不僅止於國語文教學中融入,
教育部日昨舉辦「台灣有品運動」啟動儀式,
這項「台灣有品運動」包括「品德教育」、「藝術紮根」、「
鄭瑞城並為「有品」下定義。他說,一個人品德達到一定標準,
從此次計畫內容來看,這項運動有目標、有方法,
******(資料來源,******:報紙社論)
敝人深感「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以「心靈覺醒」出發,撰文《
敝人深感「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以心靈覺醒出發,撰文《
前人有謂「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誠如大作寓意,當前政治亂象,可說源於『私心』二字。」(
「大德憂國憂民而擘劃大作,冀啟人心,深為感佩。」(
「以文學小說的寫法,描述當前社會、政治以至於人心的亂象,
。(鄭永金; 專文推薦: 以文章形塑美好的國度)。
《天子》以國家、人民、未來為思考中心;文章用慈悲為懷的心情,
「黃昱之先生寫了一本《天子》的政治小說,
孔子創造“仁”的哲學,在政治方面,主行仁政和德政: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之未逮也,而有志焉。
。「孫中山基本思想是自由、民主、均富。
「台灣應該專心致力讓台灣人的生活變得更好。
;「台灣社會的亂象,本質是人的心靈出問題,
心靈覺醒) 。
「台端以慈悲的胸懷關切國事、天下事的用心,院長至感。」(
「一個知識分子高尚情操從中得見。」
(鄭永金);「圓覺經有云:『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
。
「除了教導讀者許多學習的道理外,還藏著許多哲理,
「本書作者假藉小說形式,
「更重要的是,作者在書中為人類的未來畫下美好的願景。」(
《天子》朝建構富而好禮的理想社會邁進。有助「品德教育」
根據財政部最新統計,2007年國民平均所得,
若不從根本解決,即使教育部花了12億,甚至120億,
李家同下午應邀出席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畢業典禮,
李家同教授解釋,大多數邊緣孩子,即社會上俗稱的惡少們,
《天子》著眼於建立福國利民的政府組織,提及政治制度之改善。
孫中山先生所言,「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
《天子》廣泛探討國家、政治、價值、民生等主題,
「本書作者是過去共同服務於工研院電子所同事,
作者長期以來就一直關心社會運作引擎動力從何而來,
。
(轉載《天子》:)
如果你關心下一代、關心政治生態的將來;
你認為政局與人民有什麼關係?到底對人民有什麼負面衝擊?
你看到一切改革到了終究還是空,政局中有太多美麗的虛偽,
誠如周美青女士所言,「您長期關注政治、民生議題,
(蔡英文); 「題材寬廣,平等、正義、博愛到處可見。」(林耕仁);「
「書中闡述政治、經濟、科技、社會、人文、道德、
讀者將會發現這絕非一本單純的小說,
錢復先生親自致電作者表示,第一個晚上看了之後,愛不釋手。
「大作關心國事民瘼,論述寬廣,用功至勤。」(研考會);「
;「提出政治理想願景,以及實現願景的重要制度設計,
。
政經環境紛擾多變,社會菁英齊心呼籲回歸本質,
天子,有一意涵,乃國家良心:天下為公,愛民如子。
監察院長王建煊表示,教育部推動品德教育是理所當然,
前總統陳水扁涉及多起弊案,部分涉案人士是臺大人,
「『對不起社會大眾,造成大家困擾與許家無可彌補的傷痛,
成功大學校長賴明詔強調,道德教育非常重要,
實踐大學董事長謝孟雄也期許畢業生,要有良好的品德、
黃崑巖認為目前台灣的功利教育,不重視美育、體育、群育、德育。
才能成為真正受歡迎的成功人士。***
「韓愈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種人師(傳道)
現在的師生關係,已演變成此三者之外的利益交換關係,
「教育」的工作就非常神聖,除了教育學生專業知識及謀生技能外,
相較於古人,現今的社會由於科技的突飛猛進,整個大環境的發展,
如果老師的責任就只是提供知識,而忽略了『傳道』的重要性,
(轉載《天子》:)「正確的價值觀,如果沒有被鼓勵,相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