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9-18 19:35:14huanyunyu

鲁迅不鲁迅

鲁迅大家最近聊得多了,似乎鲁迅又从湮没的时光中再一次复活过来

在我的感觉,就像迈克杰逊因为自身的陨殁而重新升上了好莱坞的星空

 

向来我不是特别喜欢鲁迅,可能是跟那个时代的文学家们特别没有缘分

总觉得每次谈到五四时期,我的注意力就不知不觉的投注在政治和历史上

而当时的文学,也总是跟各种各样的社会和政治课题纠缠在一起

因为如此,所以我总是很难进入纯粹的文字之中

然而实际上,到今天为止,整个中国大陆的文学界却也是以这样的方式来看待当时的文人和文学

 

鲁迅自己或许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他居然会成为这个国家的意识形态旗帜

因为他对当时的当政者痛加批判,所以他成为了后来的当政者的演员

当然,那时他也已经逝去了,没有看到这一切,幸甚。

有人问后来的领导人,如果鲁迅活到现在,那会怎样?

那领导人说了一句名言:不是不做声,就是关起来

因为后来的当政者,自认为也不是鲁迅所欣赏的吧

 

对这个话题特别有感触,是因为最近在课堂上,正好上到鲁迅的《风筝》。

我的旧课本里,曾收录鲁迅的《孔乙己》,作为某一课文的附录

跟大陆所选择的文章不同,独中课本里面的鲁迅文章,是《给颜黎明的一封信》,后来增加了这篇《风筝》。

初接到这新课本的时候,迫不及待地打开阅读,不巧就看见了《风筝》。

 

我真的相信这世界上有缘分一说

想当年,朱崇科先生拔刀相助,到学校来替我们做讲座

吃饭时他聊起了这篇文章。他说,中国大陆的文学研究者们一般对这篇文章的评价不高

因为这篇文章里面没有他一贯的尖锐和辛辣,也毫无批判的思想可言

所以只不过是一篇闲作,点缀而已

但他认为这篇文章是鲁迅写得最好的一篇文章,它里头寄托了鲁迅的真情实感,

还有一生的亏欠。

当时的我们,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对各个作家的作品都只是“挑重点来看”

所以当然,鲁迅的作品就只看了《狂人日记》、《阿Q正传》、《祝福》、《孔乙己》之类的。

当下听完他这番话后,居然也没有人想要去把这篇文章翻出来看看

时过境迁,过了这许多年,居然在我成为别人的老师的时候

交到我手上的,不是《孔乙己》也不是《狂人日记》,而是这篇《风筝》

 

我想我是幸运的,因为我终于有幸读了这篇文章

学生,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看到的,不是一个被政治污染了的鲁迅

而是鲁迅身为一个白话文作家,创作出来的那个时代最好的文字

 

为什么要害怕鲁迅从教科书中退去?

反正在这之前,鲁迅也不是以他真正的面目出现在教科书上的

你把鲁迅装扮成你想要他扮演的角色,让他到戏台上为你唱戏

现在,观众不想看这出戏了

那能不能让他换下戏服,用他本来的面目出现在台上?

你害怕当这台戏撤了,演员也要下场

但就是因为这些年来,你把观众训练成分不清演员和角色的糊涂人

当这台戏演烂了,被烂苹果和臭鸡蛋砸中的不只是舞台和戏服,还有被罩在戏服里的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