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2 12:45:32htlzd15751

上海“窗口”:勇立潮頭再出發

上海“窗口”:勇立潮頭再出發

原標題:上海“窗口”:勇立潮頭再出發

■本報記者 唐燁



上海興業路76號,中共一大會址大門銅環熠熠生輝。川流不息的人群來到這裡,銘記建黨歷史,汲取精神動力。上海是黨的誕生地,中共一大會址就在黃浦區。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在全國深化改革開放的大局、上海建設“五個中心”的大局中,作為上海的“心臟、窗口和名片”,黃浦區毫不動搖、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始終勇立潮頭、努力走在前列。

主動對接上海自貿試驗區,先後推出1.0、2.0、3.0版對接方案,率先推出“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創新服務企業“一口受理”、“一口答復”模式,159項行政審批事項的審批期限比法定期限提效30%;對接科創中心建設,提出在服務高新技術成果轉化上有新作為,在集聚科技創新產業上有新作為,在科創中心與服務業發展的深度融合上有新作為;優化營商環境,提出用三年時間打造全市最優營商環境,通過一場場刀刃向內的改革,在提供更好的制度供給上不斷有新的突破。



從1.0版到3.0版



放大自貿溢出輻射效應



在不久前舉行的第五屆外灘國際峰會上,黃浦區發佈瞭“外灘金融發展指數”。這是上海首個區域性金融發展指數,系統反映瞭黃浦區物理環境、人才環境、政策環境、金融機構以及落戶的要素市場等多方面的發展。

這份指數,不僅幫助政府與企業深入地瞭解黃浦金融發展的整體水平和特色優勢,更是黃浦區為進一步對接自貿區、全力服務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而構建的一套評估體系。

近期,黃浦區推出瞭對接自貿區3.0版工作方案,將圍繞打造“全市營商環境最優、行政效率最高、政府服務最好、市場準入開放透明的行政區”總體目標,著力擴大開放、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強化政府服務創新、深化金融改革開放、服務“一帶一路”等七個方面的工作。其中,通過對接自貿區進一步擦亮外灘金融的金字招牌是一大亮點與重點。

作為上海中心城區的核心區,黃浦區始終註重立足自身實際,主動對接自貿區制度創新成果,把復制推廣自貿區經驗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舉措,推動自主改革創新,打造出黃浦能實施、能突破,全市能借鑒、能推廣的“黃浦模式”。

2014年3月,黃浦在全市率先推出《黃浦區重點服務業外商投資準入特別管理措施》(1.0版本),是全國除上海自貿試驗區外首傢區縣版“服務清單”,強調與自貿試驗區“同頻共振”。

2015年上海自貿試驗區擴區後,黃浦區在2015年9月率先發佈《黃浦區主動對接自貿試驗區(擴區)工作方案》(2.0版本),推出24條舉措,其中50%為“自選動作”。

經過兩個版本的創新實踐,黃浦區企業準入門檻進一步降低,審批時限從法定的20天和承諾的8天大幅下降到1-4天;市場開放程度進一步提升,在央行上海總部及市金融辦的支持指導下,39傢金融機構進入2017年度“上海科技創新職業清單”,數量除自貿區外第一,實現區金融機構參與FT賬戶創新的突破;政府服務進一步優化,首創瞭全區主要部門服務企業的政策“一口受理”、“一口答復”模式,這一做法已入選市自貿改革聯動方案,成為首批復制推廣的案例之一。

政府政策與服務效果怎麼樣,市場主體最有發言權。去年,黃浦邀請第三方機構對對接自貿區的改革創新進行測評,受訪企業都普遍認為,過去三年黃浦區政府服務更加規范化、標準化、專業化。

走在前列、打造標桿,是黃浦區各項工作一直追求的目標,在對接自貿區的改革中同樣如此。區領導表示,在新一輪對接中,黃浦將在強化金融綜合監管,守牢金融風險防范底線基礎上,積極爭取自貿先行先試政策惠及黃浦企業;有針對性地爭取細分行業專門政策在黃浦小范圍試點,取得經驗後向更大領域復制推廣,創造更多自貿改革聯動的“黃浦案例”。



搭平臺立潮頭



敏銳把握新興產業“窗口期”



位於北京東路668號的賽格電子市場最近格外熱鬧:全新佈局後的一樓展示大廳內,來自ABB、KUKA等國際四大機器人品牌的數十臺機械手臂,不停運行,向客戶展示智能制造的最新技術。

北京東路,全國聞名的生產資料一條街,賽格電子市場曾經是這條路上規模較大的五金市場,如今正在騰籠換鳥,轉型為賽格智能,許多五金商鋪正在調整,未來這裡將打造成為集展示、新品發佈、培訓、交易、研發等功能為一體的國際智能制造產業高地。

區領導說,當前是一個大變革、大創新的時代,產業發展日新月異,如果思想上守舊、行動上遲緩,就會被甩在人後,就會在競爭中淘汰出局。對黃浦來講,最關鍵的是要關註科技創新對傳統產業的革命性重塑。

為此,黃浦區提出:一方面,要“搭好臺”,圍繞上海科創中心建設大局,不斷優化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和體系,打造更加開放包容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營造與“人才高峰”目標相適應的人才發展環境,讓黃浦成為創新創業的熱土;另一方面,要“立潮頭”,密切關註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前沿科技的發展應用,特別是在與金融、貿易等傳統產業“跨界融合”中蘊藏的機遇,敏銳把握新興產業稍縱即逝的“窗口期”,前瞻佈局、搶占先機,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增強城區發展後勁。

不久前,黃浦區創新辦牽頭制定瞭《黃浦區深入對接科創中心建設工作方案》,對未來三年黃浦對接科創中心提出瞭目標任務與實施路徑。黃浦區提出,在服務高新技術成果轉化上有新作為,在集聚科技創新產業上有新作為,在科創中心與服務業發展的深度融合上有新作為,打造區域經濟增長的創新動力,加快建設服務科創中心主陣地。

一個個對接科創中心的項目,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瑞金醫院,有著110年歷史的老牌醫院,是“轉化醫學國傢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上海)”項目的建設運營方,區政府和瑞金醫院共同建立瞭“上海廣慈-思南醫學健康創新園區”,將吸引和集聚相關醫療醫藥大健康創新企業落戶黃浦,進一步做大做強黃浦的大健康產業;普華永道,國際知名咨詢公司,與黃浦區共同打造的創新行業國際化平臺即將開始服務,這一平臺將幫助黃浦加快匯集全球范圍內的資本、技術、人才等創新要素,構建國際化、專業化的創新服務體系,打造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高端服務業示范平臺。

一條具有黃浦特色的創新發展之路正在浮現出來。據悉,未來,黃浦將通過整合專業資源、提升服務能級、培育創新主體、優化產業鏈條等舉措,進一步加快高端服務業創新發展,構建貫穿科技創新成果展示、體驗、交易、轉化等各個關鍵節點的全過程服務鏈。



優化營商環境



始終保持危機感與緊迫感



上海票交所,中國重要的金融要素市場,2016年12月8日在外灘開業。選擇外灘,正是央行對黃浦區綜合環境的極大認可。

黃浦區上下深刻意識到:實施高標準全方位對外開放的經濟政策,必須將營商環境放在優先地位。上海正在加快推進“五個中心”建設,營商環境是核心競爭力。

近年,黃浦區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在更好的制度供給上不斷有所突破:率先推出瞭“黃浦版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完成網上政務服務“單一窗口”建設並與市網上政務大廳同步上線;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加強“四張清單”動態管理和督查評估,積極開展“互聯網+政務服務”;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實施“多證合一”、網上註冊和單一窗口綜合受理,推動登記註冊便利化;加強事中事後綜合監管平臺建設和應用,探索實施網格化市場監管模式,率先實施跨部門“雙隨機”抽查並啟動聯合懲戒。

服務企業,政府部門主動跨前一步,已經成為常態。上海票交所選址要求非常高,區領導親自跟蹤並與籌備組主要負責人反復溝通協商選址外灘事宜,多次赴外灘沿線樓宇、地塊現場踏勘,精心制作《選址方案》。票交所提出,籌備中需要過渡辦公區域。區金融辦為其落實瞭世博最佳實踐區拎包入駐的辦公場所,並協助註冊登記及開業儀式的全程服務,確保其如期開業。

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平心而論,黃浦的營商環境已站在一定平臺上,但立足於打造標桿的要求,黃浦區始終保持危機感與緊迫感。“環顧長三角,浙江的‘最多跑一次’、江蘇的‘審批不見面’,做得有聲有色。對照比較中,黃浦區愈加清醒:隻有虛心學習兄弟省市的經驗,才能更好發揮制度環境的優勢。”區領導說。

去年12月,黃浦區發佈瞭《關於深入推進政府管理創新,打造全市最優綜合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提出:對標國際大都市、兄弟省市,全力打造自由便利、互利共贏的開放環境,公正正義、成熟完備的法治環境,廉潔透明、高效規范的政務環境,便捷完善、服務全面的市場環境,力爭通過三年的努力使黃浦的綜合營商環境建設走在全市前列……

這份實施意見有兩大特點:一是堅持對標一流;二是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經過長達兩年的橫向縱向比較,黃浦區對標瞭紐約、倫敦、新加坡、中國香港等國際大都市的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對標瞭兄弟省區市的先進經驗;通過開展企業座談、問卷調查、現場走訪等多種形式,黃浦區充分聽取企業的需求和建議……找準營商環境的短板、找準努力的方向,做到精準發力。

眼下,上海正在努力構築戰略優勢,全力打響“四大品牌”。優質高效的政府服務是“上海服務”品牌的應有之義。對此,黃浦區再次提出,要深入探索實踐,發揮高端服務業發展優勢,更好地服務上海“五個中心”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進一步增強黃浦作為上海中心城區“核心區”的輻射帶動能力,打響“黃浦服務”品牌。

千帆競發、百舸爭流。區領導表示,站在新起點,黃浦區將緊扣上海在新時代坐標中的新方位新使命,主動融入大局、自覺服務大局,為上海當好新時代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作出應有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