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24 13:42:55帥MAN導演

永續海洋,永續台灣

永續海洋,永續台灣 張國龍 此篇文章原刊於民眾日報1998年9月25日


今年五月中旬至九月底,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以「海洋,一個未來的遺產」為主題,舉辦世界海洋年博覽會,做為聯合國宣佈一九九八年為國際海洋年的重要活動之一。

高污染性工業趁虛而入

台灣四面臨海,沿岸綿延達一千六百公里。我們的祖先四百年前來台灣定居時,充分的利用四周環海的自然環境資源,漁牧農並重,期翼能夠永續經營,為台灣奠定繁榮富足的基石。

不幸的是自一九六0年代開始,台灣社會跟隨著全球的經濟步伐起舞,傾全力發展工業,並鼓勵外商來台投資,很多高污染性的工業趁虛而入。短短的三十年間,台灣的大地及環島海域的環境與生態,已遭受到無情的衝擊和難以彌補的破壞。由於河川下游和河口海域的高度污染,成鰻已經無法游出外海繁殖,三十年前每當入冬季節,台灣北部沿海豐富的鰻魚苗,今天已經完全絕跡。核電廠排放的廢熱及含有輻射核種的廢水,不但使沿岸特有的粉蛤絕滅,珊瑚白化死亡,接近排水口的魚類也產生病變而成為畸形魚〈秘雕魚〉。有毒工業廢液以及重金屬離子的排放,使得沿岸的養殖魚、蝦、蛤等也遭受毒害。水域的污染,魚獲量也隨著減少。最後只有求諸於技術幫助,依賴遙測和流刺拖網的手段,從近海至遠洋,高密度的補撈而使海洋生物資源快速的耗竭。重工業而輕漁牧的政策,將數以千頃計的海岸濕地、潟湖等劃為工業區,讓為數已非常有限的野生動植物立即瀕臨絕種的境遇。

台灣海域仍像執政者私產

為了經濟發展而犧牲海洋環境,將人類所製造出來的廢棄物,直接拋棄或排入水域,是一種愚蠢和短視的行為。相反的,能夠珍惜、保護而永續利用海洋資源,也一樣可以享受高經濟水平和高環境品質的生活。斯堪蒂納維亞的芬蘭、挪威、瑞典、丹麥和冰島等就是典型的實例。多少和他們有相同地理條件的國家如台灣、菲律賓等,只會跟隨著大陸型態國家的發展模式,並且比他們更貪婪無厭地以殺雞取卵的手法,但求成長而不顧環境,這種執政者的經營國家的心態,十足地可以從今天社會上以逸待勞、凡事尋捷徑,甚至不擇手段地追求物質享受者的身上,反映得十分貼切。

過去台灣不但不重視海洋的發展,還以國家安全為藉口而封鎖海岸和海域,除了少數原本為漁民身份者之外,禁止大部份人民接近海洋。目前戒嚴已解除十一年,但台灣四周的海域仍然像執政者的私產一般,人民要休憩垂釣還須個案徵求政府的同意,這種事事管制,限制人民親海近海,就無法培養出依海為生,與海共存的開闊心懷。唯有減少管制,才能讓人民發展出親近海洋,愛惜海洋,與海洋共生共榮的民族特質。

擬定永續經營海洋政策

響應國際海洋年,台灣應該劍及履及,集思廣益,並擬定一個永續經營的海洋政策。中央政府不能只是與民間社團,年年像玩家家酒一樣的合作舉辦淨灘活動,撿撿海邊的垃圾。永續海洋需要一個更寬更廣的格局,舉凡海岸地區國土的規畫,水域污染排放的重新檢討,領海與經濟海域法的制定,海運與國際海洋事務的重視,大陸礁層的開發管理,海洋科技的推動及海洋生物資源的保育等,都是政府刻不容緩的工作。

我們的祖先來自海洋,他們曾經接受大濤巨浪的考驗。海洋是台灣子民的生命,健康的海洋更是台灣永續經營的保證。居住在這島上的每一個人,只有一起努力,結合眾人的智慧,發揮祖先存留在我們血液中的毅力,共同來建構這塊海洋中的樂土?永續台灣,永續海洋?。

〈作者張國龍為台灣大學教授、台灣教授協會會員,

上一篇:海洋的再生能源

下一篇:海洋地形

黃亭慈 2008-05-26 23:18:56

在人們的自私之下 造成許多海洋生物 慢慢減少
剩至造成魚類大量死亡或遷移...在人們排放有毒工業廢液以及重金屬離子時..也該想想 這些所造成的影響對地球惡化的改變

王獻毅 2008-05-26 20:40:14

過去台灣不但不重視海洋的發展,還以國家安全為藉口而封鎖海岸和海域,除了少數原本為漁民身份者之外,禁止大部份人民接近海洋。目前戒嚴已解除十一年,但台灣四周的海域仍然像執政者的私產一般,人民要休憩垂釣還須個案徵求政府的同意,這種事事管制,限制人民親海近海,就無法培養出依海為生,與海共存的開闊心懷。唯有減少管制,才能讓人民發展出親近海洋,愛惜海洋,與海洋共生共榮的民族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