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的曾文溪畔之三十三──橋畔話橋梁(許老爹)
「拔林站北上的今天移到新月台了。」週五晚上泡茶時,阿哲說。
繼一個多月前,南下列車移到新月台之後,北上的也開始通行新路線,也就是說,延宕多年的台鐵新曾文溪大橋終於完工了。
這條新橋,是台鐵曾文溪大橋的第三代。
第一代大橋是單線橋梁,建於民國前十年,橋墩是由紅磚砌成的,我無緣見識到大橋的全貌;也沒有在它的橋墩仍屹立在河床時,留下它壯觀的面貌;沒想到在幾十年後,還能捕捉到它的殘影。
第二代是鐵橋,民國四十一年一月二十一日開工,四十二年三月六日完工;四月五日單線通車,六月十六日雙線完工通車。
我的人生歲月裏,這一條鐵橋有著不可磨滅的記憶。印象中第一次來到橋下,是國小二年級的遠足。全校的兒童在老師帶領下,帶著便當來到曾文溪河床,在鐵橋下吃便當看火車,至今印象猶深。
十六歲離鄉就讀軍校,不論是入伍訓練在東港;或是進到岡山空軍機械學校;或是離校到屏東機場代訓,回家的交通工具就是火車。軍校的日子,久久才能回家一趟;「鏘啷鏘啷」,火車經過鐵橋的獨特聲響傳入耳際,我會習慣性看著窗外的村子,心底總會有著一股莫名的悸動。
服役期間,從台中水湳機場請調回台南機場後,有八年多的時間搭火車通勤。早期是騎腳踏車到隆田站搭車;拔林站設立後,從家裏走到車站僅需十分鐘,方便多了。拔林站的月台盡頭貼近鐵橋,下班回程,聽到火車進到鐵橋的聲音,就知道該準備下車了。
歷經五十年的歲月,鐵橋鋼梁已鏽蝕斑斑;加上幾乎年年避免不了的洪水沖刷,橋墩地基裸露,這座鐵橋被評估為危橋,該退休了。
新橋位在鐵橋東側,民國九十一年開工,是鋼筋水泥橋,才完成幾個橋墩,一小段的橋梁,承包商就落跑了,整個工程也因此停擺。
經過漫長的等待,工程重新招標,第二次動工沒多久,承包商再度落跑;第三次動工後,總算順利進行了。
新橋施工期間,我常會到河床看工程進度;也會拍拍火車過鐵橋,因為新橋通車後,這些都將成為歷史畫面了。
經過十年的等待,新橋通車了。新的大橋跨越曾文溪延伸到東勢寮,也就是說,東勢寮到曾文溪的幾個平交道,從此進入歷史名詞,往來的車輛、行人不必再「等火車」了。
舊鐵道鐵軌、枕木、電器化設備拆除工程正在進行中。看著鐵橋上空空的電纜架,意味著這座在我出生當天完工的橋梁已功成身退。今後,只能在早年守橋衛兵崗哨;位在「川文山」,有副總統陳誠、行政院長俞鴻鈞、省主席沈國禎題字的通車紀念碑,來緬懷鐵橋風光了。
「退休」後的這座鐵橋將何去何從?在橋上擺幾個車廂,開個「鐵橋餐廳」應是不錯的選擇吧?我想。
2013.07.01
上一篇:呷老才出僻(許老爹)
下一篇:蘇力過後(許老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