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08 10:53:04阿浪

允許自己生氣──《繪本》菲菲生氣了

當初購買【菲菲生氣了──非常非常生氣】,
是被它大膽的配色吸引著。

我真的很讚嘆圖、文作者莫莉‧卞,
能夠將如此濃艷、強烈的顏色,
甚至對比色,
擺在一起,卻沒有凌亂、突兀、不協調的感覺,
反而突顯了生氣的張力,
這是需要相當的功力。

於是,
向來喜歡色調柔和、畫面美美的我,
對【菲菲生氣了──非常非常生氣】情有獨鍾。
從2002年開始,
不管是兒童繪本團體,或成人繪本團體,
只要帶到生氣的主題,就非它莫屬。
同時,
也在每個月聚會一次的教師繪本讀書會,
和好朋友分享自己的帶領經驗。

*************************************************

【菲菲生氣了──非常非常生氣】
中文版僅257字,
將生氣的發生、內在狀態、反應、釋放、歸於平靜,
用簡潔的文字,以比喻或直接描述呈現。
十五面的跨頁插畫,線條簡單,使用彩度很高的對比色,
是本書很特殊的風格。

中文譯者李坤珊,為本書寫了精采、詳實的導讀,
因此,我不再贅述,只分享帶領的過程。

只要帶到文字和插畫是同一位作者的繪本,我習慣圖文共讀。
【菲菲生氣了──非常非常生氣】,當然也不例外。

因此,
我把賞析的重點,放在隨情緒變化的冷暖色彩的搭配。
特別是人物、玩具、樹木、家具……邊線顏色變化,
默默訴說著主角──菲菲──情緒的轉換,
值得慢慢欣賞。

菲菲在盛怒下離家,奔跑……進入大自然,
我們可以從被甩到身後的門、樹木……鮮紅色的邊線,
清楚的看見生氣的能量,感受它的強度。

菲菲跑了一陣子後,
哭了,生氣底下的悲傷,隨著淚水宣洩,
菲菲本人的邊線轉為橘紅,樹木的邊線則轉紅紫色。
接著,
菲菲看見石頭、大樹、羊齒植物,聽見鳥叫。
她的邊線,是黃色多一點的橘色,樹木的邊線變成紅紫色。

當菲菲站在白色的老椈樹下,
老椈樹樹幹的邊線,是參雜著一點點白的淺紫色,葉子是淺淺的黃綠色,
其他的樹則是帶點白的紫紅。

作者用四個跨頁,
以很大的篇幅,來特寫這棵具有療癒功能的白色老椈樹。
是她,默默的陪伴菲菲,在大自然裡療傷止痛。

老椈樹的邊線,隨著菲菲的心情,由淺紫色,逐漸變成草綠色,
菲菲覺得好多了,就爬下樹……

菲菲走回家時,
樹木的邊線,變成了綠色、草綠色、黃綠色,
還有一兩棵的金黃色。
讓讀者清楚的看見,生氣的能量,被大自然吸收、轉化。

****************************************************

朗讀、賞析、討論之後的延伸活動,
我常會帶著member分析菲菲釋放生氣的管道,
是視覺、聽覺或感觸覺?

然後,再分組分享自己平日如何排遣生氣的情緒?
討論何者有效?
何者既不傷人,又不傷己?
回到大團體,彙整有效可行的釋放生氣能量的方式,
分析它們各屬何種感官,
這樣就可以依自己的感官敏銳度,各取所需。

坐而談,不如起而行。
撕報紙可以很安全的釋放生氣。
觀想把惹自己生氣的事件,巨細靡遺的寫在報紙上,
因此,報紙是生氣情緒的化身,
如果還有話要說,就邊說邊撕,而且是大動作的撕、盡情的發聲,
這樣,可以幫助身體將緊繃的地方鬆開,把鬱結的棄吐出來。
氣順了,卡住的能量通了,就不會內傷。

最後,
我喜歡用搖籃曲做背景音樂,
唸【永遠愛你】,來安撫每個人的內在小孩。

*******************************************************

我很喜歡這個故事的結局,
媽媽張開雙臂迎接菲菲的歸來,一家四口又帶著笑容在一起玩,
最後,
菲菲畫了老椈樹,家人笑咪咪的手牽手,站在樹下的家。

菲菲知道,
她可以生氣,因為生氣會過去的。
生氣時,老椈樹和廣大的世界會撫慰她,
家人的愛,不會被生氣嚇走,依然在家裡等著她。

相信,
這樣溫馨的畫面,
傳遞著正向的扶持力量,會深深烙印在讀者的心裡。

Sabrina 2009-03-23 20:04:44

這本書寓意很好,不過對於愛生氣的兩歲孩子還說,還真抽象。什麼生氣被大自然轉化,這種形容,無法讓兩歲多的小孩理解。請教版煮及各位,該怎麼對兩歲小孩導引這樣一本書呢??感恩~

版主回應
我帶的對象是媽媽

把對媽媽說的引導語
對兩歲多的小孩說
他無法理解
是可想而知的事

譯者李坤珊寫了精采的導讀放在書後
建議妳閱讀
2009-03-24 17:11:47
研二 2009-02-21 09:09:33

菲菲生氣了-非常非常生氣
繪本封面生氣的菲菲鼓著雙頰、嘟著嘴巴、小辮子翹得半天高以及從嘴巴呼出的怒氣就像一團熊熊烈火…等畫面,都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中。
對於小小年紀的菲菲選擇逃離引爆生氣的第1現場是很有智慧的,她跑向外面就像投入大自然的懷抱,藉由微風、穿過樹林、爬上大樹、望向大海等心靈的洗滌,熊熊烈火已經澆熄。有時讓自己獨處冷靜片刻後重新回去面對問題時就輕鬆多了。

版主回應
生氣時
離開現場是個好方法

生氣是一股能量
讓它順暢的流過身體
就不會傷人或傷己
2009-03-24 16:3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