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4-28 18:10:42賀達雅

【影像‧思維】從哲學觀點看《駭客任務》 

影片:駭客任務(the Matrix[母體])*
討論主題:存在、認知與價值

一、導論:《駭客任務》與觀念論(附論:《駭客任務》與存在主義)

廣義的觀念論(idealism,舊譯為唯心論)→柏拉圖、黑格爾、柏克萊等人/東方的唯心論(真正的唯心論是在東方,西方嚴格來講是觀念論),最有代表性的是佛教中的唯識論。關於觀念論的電影、小說:《楚門的世界》、《美夢成真》、《蘇菲的世界》。

二、真正存在的是什麼?(→形上學)

母體較真實,還是現實世界較真實?正如《楚門的世界》一片中,海景鎮不真實嗎?/如何定義真實?真實與虛擬如何區分?(中觀佛教:空性與空用)/Putnam的「桶中之腦」/奧古斯丁的「我錯故我在」與笛卡兒的「我思故我在」/虛擬反映真實(母體記載了人類20世紀末的生活方式)/虛擬與陰影(真實的投影→skialogy:σκια)

三、什麼叫真相?人能夠認識真相(→知識論、邏輯、詮釋學)

當初怎麼可能有人了解到母體只是一個虛擬的世界呢?我們現認為一切都是真的,有沒有可能我們也只是「假」的?/知識就等於「確定性」嗎?/有哪些事是你認為最確定的(如生日、親生父母…)?這些事你是怎麼知道的(來源為何?→現量、比量、聖言量)/培根「四個偶象」/合理的真實信念就是知識嗎?(→Gettier、楚門、《美麗人生》、陸小鳳…)/電腦如何知道各種肉的味道?

三、不真實就不好嗎?(→、價值哲學)
選擇紅色小丸子(而留在母體的虛擬世界中)比較不好嗎?如果獲得自由或認清真相的代價是一無所有,甚至是讓人痛苦(→亞里斯多德《詩學》中的「發現」),那麼為何還選擇它們呢?請各位想想《刺激1995》中的老布、《楚門的世界》中的楚門以及《蘇菲的世界》中的蘇菲。

三.1倫理學問題:人是工具或手段?(物物或物於物?→莊子)/要去救一群可能會殺死你的人嗎?(洞穴之喻、圓教)/如何救(→教育學) /虛擬世界的道德問題?/人=病毒(→eco-ethica)/明知道是假的為何還是會受到影響?/大腦[認為]死了,身體就活不了。

三.2美學問題:精神需求vs.基本生存需求(茂史與道瑟)/美是無私趣(→康德《判斷力批判》)

三.3宗教哲學問題:預知、命定與自由/復活與輪迴/業、體制化與習慣/似曾相識(deja vu)/信仰與希望/存在、苦難與幸福(第一代母體vs.第二代母體)

--------------------------------
*註:這是我「哲學概論」(「從電影談哲學」)課程的討論大綱之一,討論的主題:存在、認知與價值,所對應的哲學部門是「形上學」、「知識論」-「邏輯」-「詮釋學」和「價值哲學」(「倫理學」、「美學」與「宗教哲學」)。內容仍以大綱的形式出現,沒有詳細的內容,拋磚引玉,希望能對各位好學深思之士,有所啟發。2000年曾發表在本台,經修正補充後,重貼於此。
小綠 2010-10-05 15:28:00

我看完一直想找人討論~今天有幸看到你的文章真的很開心!!

版主回應
多謝多謝,我也開心你的開心。 2011-01-12 23:25:51
(悄悄話) 2010-06-13 22:16:18
vicky 2010-01-09 22:05:20

我最近上課需要探討這個理論
你方便在補充說明有關我思故我在與駭客任務的關連性嗎 卸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