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9 00:00:00兩果
說文軒(172).好雨知時節
好知時節
雨露雷霆本是自然現象;然而在混沌初開的歲月裡,我們的先人卻對這些自然景象無比敬畏,視若神明。「雨」字最早見諸甲骨文,圖形是;其金文字形為,篆文字形則是。該甲、金、篆文象雨點自天而降之形。「雨,水从雲下也。一象天,冂象雲,水霝其閒也。」「雨」字部在漢字中可說是一個中等家庭,根據《說文解字》,「雨」部首的漢字有52個,屬近代常用字為22個,計有:雨、雩、雪、雷、電、雹、零、需、霄、霆、震、霎、霑、霖、霓、霏、霜、霞、霽、霾、靄和露。而近代常用漢字字典中,「雨」部首漢字為33個,新增字有11個,即:雯、雱、霉、霪、霧、霹、靂、靈、雲、霍和霸。
在近代漢字字典中,《說文解字》中的部首被取消而併入了「雨」部的有:「雲」部。「雲」最早源自甲骨文,圖形是;其金文字形為,篆文字形則是。該甲、金文象雲層回轉之形;篆文加從雨。「雲,山川之氣也。从雨,云象雲回轉形。」該部首的近代常用字只有一個,就是:雲。該部首取消後,「雲」併入「雨」部。
「雨」部首裡的表音字不多,只有:
(1).「雷」字。「雷」最早見諸甲骨文,圖形是;其金文字形為,篆文字則為。該甲骨文從申從口,申是閃電,口為雷聲,會電閃雷鳴之義;金文象雷電之形;篆文變作從雨畾(音壘)聲。「靁,陰陽薄動靁雨,生物者也。从雨,畾象回轉形。」「雷」作為表音部件影響的字有:蕾和鐳。
(2).「雪」字。「雪」最早見於甲骨文,圖形是;金文中未見記錄,篆文字形為。該甲骨文從雨從羽,以羽毛狀雪會意;篆文從雨從彗。「䨮,凝雨,說物者。从雨彗聲。」以「雪」字作為表音部件的字只有:鱈。
(3).「需」字。「需」最早源於甲骨文,圖形是;其金文字形為,篆文字形為。該甲骨文從大從數點,徐中舒謂象人浴沐濡身之形,為「濡」之初文,上古原始宗教舉行祭禮之前,司禮者須沐浴齋戒,以致誠敬,故後世以「需」為司禮者之專名,「需」本從象人形之大,因「需」字之義別有所專,後世復增人旁作「儒」。該金文從大從雨,以「雨」作音或意符;篆文則訛作从雨而聲。「需」作為表音部件涉及的字有:濡、儒、蠕、孺、嚅和懦。
(4).「霸」字。「霸」最早見自金文,字形為;其篆文字形為。該金文從雨、月、革,原意可能同製革的工序時間有關,後將月亮在月初出現的日子稱為「霸」。「霸,月始生,霸然也。承大月,二日;承小月,三日。从月䨣聲 (音魄) 。」「霸」在《說文解字》中原屬「月」部,後才撥歸「雨」部。以「霸」作為表音部件的字只有:壩。
查「雨」部首裡也有個別獨體字,即:
1).「靈」字。「靈」最早源自金文,字形為;篆文字形為。該金文從霝從示或心,會神靈之義;篆文為從霝從玉,楷書則為從霝從巫,其義相同。「靈巫,以玉事神。」「靈」在《說文解字》中原屬「玉」部,後才撥歸「雨」部。
2).「霍」字。「霍」最早源於甲骨文,圖形是;其金文字形為,篆文字形為。該甲骨文從雨從三隹,金文和篆文變從雨從二隹;會雨中疾飛的群鳥之義。「霍,聲也。雨而雙飛者,其聲霍然。」「霍」在《說文解字》中原屬「隹」部,後才撥歸「兩」部。
3).「電」字。「電」最早源自甲骨文,圖形是;其金文字形為,篆文字形則為。該甲骨文象電燿屈折之形,本字為「申」;金、篆文從雨從申,楷書則在「申」下拐腳而變成「電」。「電,陰陽激燿也。从雨从申。」
4).「霾」字。「霾」最早見於甲骨文,圖形是,金文中未見記錄,其篆文字形為。該甲、篆文從貍在雨中,以喻天色陰晦之狀。「霾,風雨土也。从雨貍聲。《詩》曰:『終風且霾。』」
「雨」部漢字多為形聲字,一般規範形聲字表音部件的出處,可參閱各關部首說明。這裏只對一些歷史較長的形聲字略作解釋。分述如下:
1.「雩」字(音余) 。「雩」最早見於甲骨文,其圖形初文是;其金文字形為,篆文字形為。該甲骨文象人在雨中起舞之形,會求雨祭祀之義;金、篆文則為從雨于聲的形聲字。「雩,夏祭,樂于赤帝,以祈甘雨,从雨于聲。」
2.「霖」字。「霖」最早見於甲骨文圖形是;金文中未見記錄,其篆文字形為。該甲、篆文是從雨林聲的形聲字;指連下三天以上的雨,對農田有益者,稱為「甘霖」。「霖,雨三日已往。从雨林聲。」
3.「零」字。「零」字同「霝」,形異而義同。「霝」最早源自甲骨文,圖形是;其金文字形為,篆文字形則為。該甲、金、篆文從雨從口,口或象雨聲,會下雨之義。「霝,雨零也。」而「零」最早見自篆文,字形為。「零,餘雨也。从雨令聲。」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詩聖杜甫對春雨的期許,不正是我們對民主公義社會之切望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