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軒(49).角巾東路
角東路
提起「巾」字,你不會不認識吧?「巾」也是漢字中一個物類屬性很強的部首,由其部件組成的漢字基本與布巾類有關。「巾」最早出現是在甲骨文,圖形為;其金文的字形是,篆文的字形則是。該甲、金、篆文象佩巾之形。「巾,佩巾也。从冂、丨,象糸也。」根據《說文解字》,「巾」部有漢字71個,屬近代常用漢字有20個,計有:巾、布、帚、帖、帑、帥、席、常、帶、帳、帷、幅、幣、幕、幗、幔、幢、幟、幡和帘。近代常用漢字字典中,「巾」部收字有33個,新增字為13個,即為:希、幄、帛、市、帝、師、幫、帽、帕、帆、幛、幀和幌;其中,「希」和「幄」因疏漏之故不見於《說文解字》,「帛」、「市」、「帝」和「師」則由其他部首中併歸而來,餘均是成字期較晚的漢字。
在近代漢字字典中,《說文解字》中的部首被取消而併入了「巾」部的有:
一.「帛」部。「帛」最早源自甲骨文,圖形是;其金文的圖形是,篆文的字形則是。該甲、金、篆文屬從巾白聲的形聲字。「帛,繒也。从巾白聲。」該部收有2個漢字,就是:帛和錦。該部首取消後,「帛」併入「巾」部,「錦」併入「金」部。
二.「帀」部(音匝)。「帀」最早見於金文,字形是,篆文的字形則是。該甲、金、篆文像倒轉的「之」字,其意通「匝」(圍繞也)。「帀,从反之而帀也。」 該部有2個漢字,屬近代常用字只有一個,即:師。該部首取消後,「師」併入「巾」部。
三.「巿」部(音弗)。「巿」最早見於金文,字形是;其篆文的字形則是。該金、篆文從一從巾,象掛一幅裝飾的布幔之形。「巿,韠也。上古衣蔽前面而已,巿以象之。天子朱巿,諸矦赤巿,大夫葱衡。从巾,象連帶之形。」該部有2個漢字,屬近代常用字只有一個,即:巿。「巿」近代訛替了「𣎵」,只作表音部件使用。
四. 「㡀」部(音敝)。「㡀」最早見諸篆文,字形是。「㡀,敗衣也。从巾,象衣敗之形。」該部有2個漢字,就是敝和㡀(「㡀」現多為漢字表音部件)。該部首後告取消,此二均字併入「巾」部。
查近代漢字字典,「巾」部內有不少的表音字,茲列舉如下:
(1).「巿」字。「巿」出處如上述。「巿」作為表音部件影響的字有:肺、芾和沛。
(2).「市」字。「市」最早見諸金文,字形是;其篆文字形則是。該字金文,上面從「之」,下面從「兮」,會往嘈雜的地方義;篆文訛作從冂從乛,其義同。「市」在《說文解字》中原屬「冂」部,後才撥歸「冂」部。「市,買賣所之也。市有垣,从冂从乛,乛,古文及,象物相及也。」以「市」作為表音部件的字只有:柿。
(3). 「布」字。「布」最早見於金文,字形是;其篆文的字形則是。該金、篆文屬從巾父聲的形聲字,漢字隸變後,其「父」部件訛寫作「𠂇」。「布,枲織也。从巾父聲。」以「布」作為表音部件的字有:佈和怖。
(4).「帚」字。「帚」最早見諸甲骨文,圖形是;其金文的圖形是,篆文的字形則是。該甲、金文象帯柄的掃帚之形;篆文訛作「从又持巾埽冂内」。以「帚」作為表音部件的字只有:掃。
(5).「師」字。「師」最早見於甲骨文,圖形是;其金文的圖形是,篆文的字形則是。該甲、金、篆文從𠂤從帀;「𠂤」音堆,或象兵符,圍繞「𠂤」處者即為「師」。「師,二千五百人為師。从帀从𠂤,𠂤四帀,眾意也。」「師」在《說文解字》中原屬「帀」部,「帀」部取消後併入「巾」部。以「師」作為表音部件的字只有:獅。
(6).「希」字。「希」最早出自甲骨文,圖形是;金文中未見記錄,其篆文的字形則是。該甲骨文象紡織物上針線交錯形,引申為稀疏義,希者罕也;篆文則訛為從爻從巾。《說文解字》中有「稀」而無「希」,相信是疏漏了。「希」作為表音部件影響的字有:稀和唏。
(7).「帝」字。「帝」最早出自甲骨文,圖形是;其金文圖形是,篆文的字形則是。該甲骨文象架木或束木用來燔之以祭天之形,亦為「禘」之初文。「帝」在《說文解字》中原屬「丄」部,「丄」部取消後撥歸「冂」部。「帝」作為表音部件牽涉的字有:蒂、諦、蹄、啼、締和禘。
(8). 「帯」字。「帯」最早見自篆文,字形是。該篆文上象束在腰間的帯子和帯子的兩端打的结,下象垂下的須子,用作装飾。「帯,紳也。男子鞶帯,婦人帯絲。象繫佩之形。」 以「帯」作為表音部件的字有:滯和蔕。
(9). 「㡀」字。「㡀」出處如上述。以「㡀」字作為表音部件的字有:敝、蔽、幣、弊、斃、憋、鱉、鼈和蹩。
在「巾」部漢字中,還有個別獨體字,分述如下:
1). 「帥」字。「帥」最早見自金文,圖形是;其篆文的字形是。該金文從巾從,象兩手執席之形;篆文訛作從巾從𠂤。字義為:率領、遵循。
2).「帘」字。「帘」最早見自篆文,字形是。「㡘,帷也。从巾兼聲。」後人將此字混同「簾」。事實上該二字,一者從布,一者從竹,是有小小區別的。「帘」古字為「㡘」,「帘」本為俗字,後約定俗成,「㡘」字遂湮。
3).「幫」字。「幫」成字期較晚。該字從巾從封,「封」指邊界,本義為鞋的邊缘。
除上述字外,「巾」部絶大多數漢字均為形聲字,不贅。
「角巾東路」是一不太流行的成語,典出自《晉書·羊祜傳》:『嘗與從弟琇書曰:「既定邊事,當角巾東路,歸故裏,爲容棺之墟。」』這成語喻指的是功成身退,登東歸之路。在人生的某些階段,角巾東路也不失為一個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