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軒(33).國士無雙
國無雙
「士」字筆劃簡單,很少人會不認識。「士」作為早期的漢字,最早出現是在金文,字形是;其篆文的字形是,與楷書無差別。「士」與「王」同源,其金文象斧鉞形,或喻官方權力和執掌權力的官員;篆文則變成從一從十,不易看出其原委。「士,事也。」據《說文解字》所載,「士」部原有4個漢字,屬近代常用字有3個,即:士、壻和壯字。近代常用漢字字典中,「士」部收字為8個;除上述字外,新增加的字有:壬、壺、壹、壽和壼,均由《說文解字》中其他部首以楷書部件相類併歸而來。
在近代漢字字典中,《說文解字》中的部首被取消而併入了「士」部的有:
一.「壬」部。「壬」最早源自甲骨文,圖形是;其金文的圖形是,篆文的字形則是。該甲、金、篆文所象不明,學界莫衷一是,或言象上古時簡易腰帶織機之形,仍待論證。「壬」後借用為天干之數名。該部只有一漢字,為:壬。該部首取消後,「壬」字併入「士」部。
二.「壺」部。「壺」最早見於甲骨文,圖形是;其金文的字形是,篆文的字形則是。該甲、金、篆文完全象壺形,傳說是仿葫蘆做的陶器。「壺,昆吾圜器也。象形。从大,象其蓋也。」「昆吾」傳說是陶器的發明者。該部有兩個漢字,屬近代常用字只為一個,就是:壺。該部首取消後,「壺」字併入「士」部。
三.「壹」部。「壹」最早見於篆文,字形是。「壹,專壹也。从壺吉聲。」該部有兩個漢字,即是:壹和懿。該部首取消後,「壹」字併入「士」部,「懿」字併入「心」部。
四. 「壴」部(音駐)。「壴」字現是一個不單獨使用的漢字部件。「壴」最早出現在甲骨文,字形為;其金文圖形是,篆文字形則是。該甲、金、篆文象立鼓之形;上象崇牙,中象鼓身,下象支架,是「鼓」字初文。「壴,陳樂立而上見也。从豆从屮。」該部首有三個漢字,近代常用字為3個,就是:「彭」、「嘉」和「尌」(「尌」音樹,是一個不能單獨使用的漢字表音部件)。該部首取消後,「彭」字併入「彡」部,「嘉」字併入「口」部,「尌」字併入「寸」部。
查近代漢字字典,「士」部首內有幾個的表音字,列舉如下:
(1). 「士」字。「士」出處如上述。以「士」作為表音部件的字只有:仕。
(2).「壬」字。「壬」出處如上述。「壬」作為表音部件的影響字有:任、妊、飪、荏和賃。
(3).「壹」字。「壹」出處如上述。以「壹」作為表音部件的字有:懿和噎。
(4).「壽」字。「壽」最早見於金文,字形是;其篆文的字形是。該金、篆文从老省,𠷎聲(「𠷎」音周,為「鑄」字初文),後或加从口、又(漢字隸變後改為寸),表示持物向老人祝壽之義。「壽,久也。」「壽」作為表音部件牽涉的字有:鑄、濤、擣、禱、幬、儔、疇、籌和躊。
「士」部首內也有2個的獨體字,分別是:
1).「壺」字。「壺」出處如上述。
2).「壼」字(音捆)。「壼」不見於《說文解字》,可能疏漏之故。《爾雅·釋宮》:「宮中衖謂之壼。」「衖」即是閣道之門。
除上述漢字外,「士」部首餘下的2個字是「壻」和「壯」,均為形聲字,不贅。
「國士無雙」是一成語,其典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國士者國寳也,對國士不能單憑椎牛饗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