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軒(21).匕鬯不驚
鬯不驚
提到「匕」字,恐怕大家都不陌生。「匕」為早期漢字,最早出現在甲骨文,圖形是;其金文的圖形是,篆文的字形則是。該甲、金、篆文象人形,應為「比」字之省。「匕,相與比叙也。从反人。亦所以用比取飯,一名柶。」 柶即匕柶,是挹取食物的勺匙;後人製的短劍形近匕柶,稱為匕首。根據《說文解字》,「匕」部有9個漢字,屬近代常用字為6個。即:匕、匙、頃、卓、艮和卬(「卬」現多用作表音部件)。近代常用漢字字典中,「匕」部收字變為4個,新增加的字有:化和北;而原有的「頃」併入「頁」部、「卓」併入「十」部、「艮」併入新設的「艮」部。
在近代漢字字典中,《說文解字》中的部首被取消而併入了「匕」部的有兩個,分別為:
一. 「匕」部 (音化) 。「匕」最早見於篆文,字形則是,近代楷書已無此字。該篆文象一俯伏的人形。「匕,變也。从到(倒)人。」需留意的是,漢字中有另一字「匕」(音比) ,與該字形同而音異。該部有4個漢字,屬近代常用字為3個,即:眞、疑和化。該部首取消後,「眞」併入「八」部,「疑」併入「疋」部,「化」併入「匕」部。
二. 「北」部。「北」最早見諸甲骨文,圖形是;其金文的圖形是,篆文的字形則是。 該甲、金、篆文象兩人相背之形,引申為背脊之背,而古代建築多背北向南,故借用為北方之北。「北,乖也。从二人相背。」該部有兩個漢字,就是:北和冀。該部首取消後,「北」併入「匕」部,「冀」併入「八」部。
查近代漢字字典,「匕」部內只有如下的表音字:
(1). 「匕」字。「匕」出處如上述。以「匕」字作為表音部件的字只有:叱。
(2). 「北」字。「北」出處如上述。「北」作為表音部件影響的字有:背。
(3). 「化」字。「化」最早源自甲骨文,圖形是;其金文的圖形是,篆文的字形則是。該甲、金、篆為一正一反兩人之形態,會人們來往交易之義,後引申作變化之意。「化,教行也。」以「化」作表音部件的字有:貨、花、靴和訛。
除上述字外,「匕」部尚餘一個「匙」字。「匙」是從匕是聲的形聲字,本義為勺匙;有關該表音部件「是」之出處,可翻查「日」部的解釋。
「匕鬯不驚」是一成語,出自《易經˙震卦》:「震驚百里,不喪匕鬯。」匕指勺子,鬯為香草釀的酒,是祭祀之器具。「匕鬯不驚」指祭祀儀式雖繁雜卻整整有條,匕鬯不失。後以喻軍隊軍紀嚴明,能不擾民。在本世紀的這次金融海嘯中,全世界的老百姓都被無良的金融大鳄害得哀鴻遍野,要甚麼時候金融市場才能回復「匕鬯不驚」的境況呢?
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