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文軒(17).化凵為夷
化為夷
「凵」(音坎)是一個不能單獨使用的漢字筆劃,也是漢字部首之一。「凵」字較冷僻,恐怕人們對其形音義亦所知不詳。「凵」最早出現在篆文,字形為;是用來規範漢字的一個部首。該篆文屬象形字,主要形容地形凹陷處,與「坎」同義。「凵,張口也。象形。」在《說文解字》中,「凵」部只有一個漢字,就是:凵。近代常用漢字字典中,「凵」部收有5個漢字,即:凶、出、函、凹和凸。該等字多以楷書筆劃部件相類而由其它部首併入「凵」部。
在近代漢字字典中,《說文解字》中的部首被取消而併入了「凵」部的有:
一.「𠙴」部(音區) 。「𠙴」最早見於篆文,字形是。「𠙴盧,飯器,以柳為之,象形。」該字形體與「凵」字非常相似,惟音義各異。「𠙴」也是「去」字的聲符。該部只有一個漢字,就是:𠙴,該部後告取消。
二.「凶」部。「凶」最早見自篆文,字形是。該篆文從凵從乂,屬指事字,指明凵處險惡。「凶,惡也,象地穿交陷其中。」 該部有兩個漢字,就是:凶和兇。該部首取消後,「凶」併入「凵」部,「兇」併入「儿」部。
三.「出」部。「出」最早源於甲骨文,字形是;其金文字形是,篆文字形則是。該甲、金、篆文從止從凵,該止象向上的足趾,凵象洞穴,會人自穴居處外出之義。該部有5個漢字,屬近代常用字為4個,即:出、賣、糶和敖。該部首取消後,「出」併入「凵」部,「賣」併入「貝」部,「糶」併入「米」部,「敖」併入「攴」部。
查近代漢字字典,「凵」部首內只有3個表音字,茲列舉如下:
(1).「凶」字。「凶」出處如上述。「凶」作為表音部件影響的字有:兇、匈、酗、洶和胸。
(2). 「出」字。「出」出處如上述。「出」作為表音部件牽涉的字有:拙、茁、黜、絀、咄、掘、倔、崛和屈。
(3).「函」字。「函」最早見於甲骨文,字形是;其金文字形是,篆文的字形則是。該甲、金文象箭袋之形;篆文字形有所訛變,不易看出原委。「函」在《說文解字》中屬「𢎘」部(音汗) ,「𢎘」部取消後,撥歸「凵」部。以「函」作為表音部件的字只有:涵。
除上述表音字外,「凵」部首內尚有2個獨體字,就是:「凹」和「凸」。該二字不見於《說文解字》,可能疏漏了。從該二字形義來看,當屬象形字無疑。
「凵」者險也。《易經》第二十九為「坎」卦。當中有此論述,「習坎:有孚,為心亨;行有尚。」其大意為,坎卦象徵重重險陷,非經熟習,不宜輕舉妄動;如經歷練艱險,就有信心,并能化險為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