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1-07 08:54:31烏頭翁

世界新種? 墾丁螢火蟲F4驚喜

  • ▲墾丁國家公園發現四種台灣螢火蟲新紀錄種,墾管處保育科指出,發現的四種螢火蟲極有可能也是世界新種。

  • 2011-01-06
  •  
  • 中國時報
  •  
  • 王莫昀/台北報導

    螢火蟲品種調查有重大發現!光害、農藥、都巿擴張雖衝擊螢火蟲數量與棲息地,不過,近期卻在墾丁國家公園卻發現台灣新紀錄種,且一舉發現四種台灣螢火蟲新成員,包含夜行性的黃頭端黑螢(Luciola sp.)與三種日行性的弩螢(Drilaster spp.),使台灣螢火螢的紀錄又添新局。

     「就外觀初步研判,新發現的四品種極有可能是世界新種!」墾管處保育科謝桂禎指出,這項新發現正由台中科博館螢火蟲分類專家鄭明倫進行比對。

     螢火蟲是台灣重要的生態旅遊資源,也是自然環境裡重要的指標生物。全世界共記錄二千多種,而台灣已定名種類有五十四種,在專家學者多年調查中發現仍有一些尚待命名種類。

     近兩年,墾管處委託螢火蟲達人陳燦榮與國際螢火蟲分類知名學者鄭明倫進行螢火蟲資源調查,確定至少有二十種螢火蟲棲息於國家公園內,其中有四種是新發現種類,包括夜行的黃頭端黑螢,以及南仁山區域內的黑楯紅弩螢(Drilaster sp1.)、黑胸艷紅弩螢(Drilaster sp2.)及黑胸橙弩螢(Drilaster sp3.)等三種台灣以往均未發現的日行性螢火蟲。

     「一次歷行性調查,在距離墾丁國家公園入口不遠處,無意中先發現了黃頭端黑螢。」這項計畫主持人並首先發現黃頭端黑螢的陳燦榮說,當時那種喜悅之情,真是筆墨難以形容!

     他指出,與研究一般物種不同的是,螢火蟲平常多在黑夜中進行,為了不驚擾這些嬌客,研究人員須儘量保持安靜,還不能開燈,但郊區道路崎嶇不平,甚至會遇到蛇,這些都是研究人員須要小心避開的地方

     投入螢火蟲研究近二十年,這次是其個人第二次發現新品種,陳燦榮指出,一般民眾較不易辦別螢火蟲種類,只看得到這些小東西在黑暗中,微光一閃一閃的,其實,不同螢火蟲發出的光有所差異,有的偏紅、有的偏橘、有的偏黃,且在發光頻率上也不太一樣。

     謝桂禎表示,墾丁國家公園內螢火蟲相最豐富的地區,集中在南仁山生態保護區,以屏二○○號縣道沿線東側丘陵與低海拔山區的原始或次生樹林為主要棲地。

     目前台灣發現的螢火蟲共五十四種,其中有雪螢等二十種台灣特有品種,加入新的四種後,台灣螢火蟲種類將達五十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