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12 21:31:54唐醫師

逆流性食道炎

一、 定義
胃食道逆流疾病 (Gastroesophaged Reflux disease 簡稱GERD) 定義為由胃食道逆流所產生之症狀或食道組織病理變化的臨床表現。逆流性食道炎 ( Reflux Esophagitis)則指部份GERD患者其食道因逆流產生組織病理變化。在中國大陸以及很多的中醫書籍則是稱此病為返流性食管炎。
二、 流行病學
胃食道逆流疾病 GERD 是西方國家常見的食道疾病,在性別比中 GERD 男女比為 1:1,逆流性食道炎為 2~3比1,而在國人方面呢?GERD男女比約 3:1,且根據最近的調查資料顯示國人逆流性食道炎有明顯增加,可能因人囗老化及生活型態改變有關。
三、 臨床表現
GERD 本質上不是胃酸產生過多,而是胃液逆流到食道所引起,若是胃液中的胃酸,消化酵素,膽汁等與食道黏膜接觸時間太長而產生臨床症狀,輕者不會產生食道炎,但會有常見的胸口灼熱或類似心絞痛的胸痛表現,重者則引起食道炎、食道潰瘍或狹窄而有吞嚥困難現象,如果食道黏膜發生變性,則易導致癌症。然而臨床的症狀之嚴重程度,有時並無法預測內視鏡下有無嚴重食道發炎.反之有些病人內視鏡下有嚴重食道炎,但卻無臨床症狀(潛在性GERD)。其它臨床症狀包括囗水過多,吞嚥會痛,胃酸反流及呼吸道之損傷。咽痛、耳痛、齒齦炎、 嘶聲、氣喘、支氣管炎、吸入性肺炎皆可能與逆流性食道有關,目前又發現慢性咳嗽的病人中GERD 的盛行率可達40%。
四、 病理生理學
引起逆流性食道炎的原因很多歸納起來如下:
1. 唾液分泌的減少
2. 食道蠕動的異常
3. 食道收縮強度不足
4. 下食道括約肌功能上有缺陷
5. 食道本身的黏膜保護機制不好
6. 胃排空的速度延遲
7. 生活緊張及飯後立即平躺就寢
五、 逆流性食道炎的中醫辨證治療
1. 熱毒蘊阻型
臨床表現為咽喉紅腫、吞咽不利、胸骨後灼痛、口乾苦、大便乾、舌紅、苔黃略膩、脈細數或滑數。
治以清熱解毒、涼膈利咽,方用涼膈散加減、大黃、桔梗、梔子、連翹、薄荷、馬勃、玄參、甘草、黃芩。
2. 胃熱攻衝型
臨床表現以噯氣頻頻、泛酸、燒心、胸骨後灼痛、口苦、心煩、大便乾結、舌紅苔黃膩、脈弦數為主要見症。
治以瀉胃火、降胃氣。方用三黃瀉心湯加減:大黃、黃連、黃芩、代赭石、蘇子、旋覆花等。
3. 膽火上逆型
臨床表現為痰多、噁心、嘔吐苦水、噯氣、呃逆頻作,胸骨後灼熱但不重,心煩不寐,膽怯易驚,舌紅、苔黃膩、脈弦滑。
治以黃連溫膽湯加味:法夏、陳皮、茯苓、枳殼、竹茹、梔子、黃芩、甘草、生薑、大貝母、黃連。
4. 肝氣犯胃型
臨床表現為脘肋脹痛、胸骨後刺痛、性情急怒,每因情志變動而症狀加重,呃逆或噯氣、吞酸,舌苔薄白或黃,脉弦細或弦滑。
治以疏肝理氣,和胃降逆,方用柴胡疏肝散加減:柴胡、白芍、枳殼、川芎、香附、川楝子、延胡索、丹參、砂仁、甘草、烏賊骨、貝母、佛手柑。
5. 脾虛氣滯型
臨床表現為胸脘脹悶隱痛,噯氣則舒,進食少,多食脹甚,大便或溏,倦怠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脉細弱無力。
治以健脾理氣和胃,方用香砂六君子湯和平胃散加減:蒼术、厚朴、陳皮、甘草、香附、砂仁、黨參、白朮、茯苓。
6. 肝胃陰虛型
臨床表現為脘肋隱隱作痛,口渴喜飲,頭昏耳鳴,手足心熱而多汗,時有燒心
大便乾燥,舌紅苔黃少,脉細或細弦。
治以柔肝益胃、理氣止痛,方用一貫煎合益胃湯加減:香附、砂仁、延胡索、玄參、沙參、生地、當歸、川楝子。
六、討論
逆流性食道炎屬於中醫燒心、胃脘痛、嘈雜、吐酸等範疇,初期以火熱熾盛為多見,病程較長者,則多為脾胃虛弱或肝胃陰虛。用藥上需判斷患者的身體狀態及病症的寒熱虛時選擇適當的用藥,急則治其標以清熱降火為主;緩則治其本以健脾益氣為主。在藥物的使用上適當的選用理氣化瘀藥如香附、川七、川楝子,以及制酸、保護黏膜如烏貝散、石決明、白芨等藥,通常都可以收到不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