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21 19:53:45river old

與建築波浪共舞 @高雄三信家商



 

當我用羨慕崇拜的眼光,拿著相機猛拍你使用的房子時,你怎麼回應我?

你直接擺出你使用這空間最舒適最迷人,甚至最炫耀的姿勢,來回答我。

 

我相信人與人之間,總有一種無需言語的互動,這種互動也許是近距離的一個眼神,也許是小空間中的你進我退,或者是表演會台上台下的共同激動。這種人人彼此間對話無所不在,語言的作用只是其一,不必然絕對。

 

 

最近小姪子的媽幫他買了一只卡通『大手錶』,誇張的色彩又超大的錶面,簡直語不驚人死不休。但他沒有直接說他戴了個新手錶,或說他已經學會看時間了,反倒裝不經意的問我:「叔叔,你的手錶多少錢買的?」

 

如果我們想炫耀身上的某東西,肯定會將它擺在對別人最顯眼的位置。你以為那穿低胸的婦女,穿短裙的女孩,穿背心的猛男,為的是什麼?當別人的眼光投以注目的神情時,就是我們感覺無上光榮的那一刻,特別是對方怎麼也學不來奪不走的『本錢』~

 

這種人與人之間無需言語的神情對話,其實沒什麼實質的得失之分,我們應該不會因為欣賞某個漂亮美眉的長腿,就非得要佔有或擁有。美事美物或美人,在我們身旁經過時,點綴了我們日常無趣的瑣事,讓我們的精神在那瞬間振奮起來。是呀~好東西你怎捨得錯過!

 



 

在高雄,能找到這四十多年前的建築好東西,實屬不易。

 

謝拜專家之賜,幫我們物色到了這兩棟傑作:


高雄市私立三信家商活動中心

建築師:陳仁和

建築造型非常耐人尋味,特別是結構與空間的關係。建築師在結構設計上別出心裁,以普通的樑柱結構、清水混凝土做出表現不因預算過少而影響設計,並充分發揮T形小樑的經濟性,利用出挑減低構材力距,讓斷面變小,乍看之下,結構的表現機疑為木結構。該棟建築是60年代初,在文化思維與建築結構上達到最完美組合的作品。


高雄市私立三信家商波浪大樓

建築師:陳仁和

波浪大樓與1962年興建的活動中心(目前改為圖書館)遙遙相對,座東朝西,因此正面西曬。陳仁和除了在西側合理地安置懸挑廊道外,還在建築物前方配置兩個大水池,以調節南台灣的氣溫。建築左右對稱,中間安置拉開的巨大塔樓,塔樓南側是廁所,北側是可以直通塔樓頂端的樓梯,頂樓設日式二波水的曲頂,細部亦有日本味,兩端屋脊處則放有大象雕像。

波浪大樓,因樓地板波浪狀得名。但這不是形式主義,而是一種實驗,波浪地板可以形成階梯教室,浪的低點是講台,逐漸升高處是座位區。結構系統以非常理性且模具化的方式處理,60公分是結構模具的最小單位,T形樑依此逐漸等比例放大到所有空間。今天任誰都無法否定陳仁和這個「怪異」的作品,為台灣當代建築增添了傳奇的一頁。


 

 

 


其實一直有聽說過三信家商有個有趣的教室大樓,樓版竟然是長成波浪狀的。難道是為了防止學生在走廊上亂跑?還是為了讓學生走起來會有遊戲感?一直到自己親眼看到了,才瞭解這是怎麼一回事。

 

這間十足「怪異」的作品,在設計手法上確實有許多地方出人意料。特別是立於前方的樓梯塔,屋頂竟然設計成日式傳統建築的模樣,但卻是用粗重混凝土去蓋出輕盈木構架的造型,不只構材特性被移花接木,在學校建築的整體語彙上也顯得東拼西湊,幾乎是不知所云


尤其在那日式屋頂上,最突出的天際屋脊,竟放了兩隻大象!大象?….

 

大象之於學校建築有何意義?

還是大象之於三信家商有何象徵?

 

一般引用『象徵符號』通常都會有歷史的根據,或是常民生活共識出的認同。拿大象當符號不僅在台灣少見,甚至無從聯想。我查了一下學校的歷史與建築師的背景,都發現不到他們與泰國有任何關連。這難道是突發奇想的「教育就是發現真『象』」?還是意義終於「真『象』大白」???(這還真的是一隻大白象呢!阿哩勒~什麼跟什麼啦!)





波浪上下起伏的地板用在學校建築上,真是堪稱一絕!

當然,建築師的發想肯定是從教室的空間機能開始思考起的,讓每個教室都像是個演講廳或電影院,前排的較低後排的較高,讓每個座位都能視覺無礙地與台上老師面對面。而起伏的走廊也讓整條單調直通的半戶外空間,於行走時產生輕快且別具特色的律動感來。

 

另外,那有點嚇人的戶外欄杆就直接做成了一整排的座椅,學生下課時這走廊除了是動線要道,還同時可供休息欣賞風景,成了大家輕鬆交流的愉快空間。可通行可駐留,這是設計上的雙贏!除了,那直接爬上座椅,多麼容易就給掉下樓去

 




 



 

在波浪大樓的正對面是陳仁和建築師的另一棟作品,以前是學生活動中心,目前已改成為圖書館。

 

相較於波浪大樓直接用粗獷的清水混凝土當成建築外材,圖書館則在表面上貼滿了不同顏色的小口馬賽克,立刻在建築質地的表現上扣了分,少了那種真實材料外露的『誠懇』,透過另一層表皮粉飾的結果,總會減損那無以明狀的踏實感。

 

雖說如此,整棟建築的結構被分解到無比纖細的程度,也真是嚇壞了我們這些常看建築的人。因為這真的是少見的將鋼筋混凝土結構當成是木構架在做,推想當時在澆灌前的模版工程,那大概會把所有工人給做死啦!

 

凹凹凸凸,裏裏外外,坑坑洞洞,這裡轉那裡折

除了工人會很累,建築師的能力肯定要很高竿,而業主的心臟也絕對夠強才行~

你不得不承認,要搞出個這樣堪用的怪建築(而且已經用了四十多年),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呢!

 




參訪波浪大樓時是週末,學校沒有上課,但遇到了幾位老師和學生正在教室做海報。問他們有關這棟建築的使用情況時,他們都沒什麼特別的意見,只知道這大樓很有名,因為常有媒體來關注報導。

 

我猜想:在一個有趣的環境中活動,可能早已忘卻那何以讓我們心情愉快的背景。就像光線、濕度、氣壓,影響著我們的身體和情緒,我們卻不容易察覺。

 

那位我不認識的同學,反著身坐在走廊的椅子上,我沒有和他對談,但他的行為已經清楚的向我宣示,他對這建築的看法了。












★波浪大樓因上下起伏的樓版而得名。


★大樓前的水塘除了可以調節建築的微氣候,也同時創造出浪漫的景觀。


★直接以清水混凝土當表面材,作風前衛大膽而『誠懇』!


★將整排欄杆設計成座椅,雖然創造空間的多重用途,卻也造成危險難題。


★纖細密佈的樑架,得讓樓版輕薄起來,雖然施工實在很.....粗~


★用混凝土灌出這些木結構細部,真是讓人又緊張又讚嘆!


★這棟樓梯間的外牆,混搭著中西符號又古又新。


★看見形成波浪的理由了嗎?


★注意一下室內的屋頂,幾乎無法察覺『大樑』的存在,都改以小細樑代替,讓整個屋頂就像裝潢過了一般。還有牆壁,也是清水混凝土直接灌入有裝飾壓條的模版,美觀與堅固一氣呵成。


★旋轉樓梯的細部,可以看見每一個階梯各角落的搗角,細緻到令人炸舌!


★看清楚這『大白真象』了嗎?遠遠看時,還以為是隻雷龍哩!


★想想這些樓梯和我們常見的樓梯有何不同?你就不得不對這建築佩服起來~


★屋頂上的高塔成為三信家商的印象圖騰。造型獨樹,讓人過目不忘。


★通往塔上的梯間,同樣充滿空間創意表現。


★塔高不勝寒~










 台灣戰後建築文件展「原鄉與現代」








★原來,你對建築的看法,就是擺出你最舒服的姿勢,來說明一切!!




阿KEN 2013-10-04 00:22:16

畢業到現在快十年了.記得我當初讀書時
聽老師講過.波浪大樓在以前是高雄的
十大建築之一.只是到現在榮光不再..
被一些新穎的建築比下去了.
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

ella 2013-09-15 11:32:59

這建築因你的解說更美了

JM 2010-08-11 01:13:17

Thank you so much for the good memory and vivid pictures. It reminded me all those days sitting on my Dad's (陳仁和 建築師) lap and finishing drawing w/ him. (I just put all of the dots for him).

Your effort of gathering these is much appreciative!

版主回應
謝謝你的dots,陪你父親做出這個好建築,
也謝謝你父親,讓我們而擁有這個好建築。

在好建築的擁抱下,
我們長存一顆美好感恩的心。


Thank you and your father~~
2010-08-17 09: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