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2 15:57:48黃寅

臘八節

臘八節,又稱臘八,傳統在農曆十二月初八,也就是臘月初八而得名。
原意是祭祀祖先和神靈,感謝!讚頌 豐收、吉祥和避邪。臘八節有喝粥的習俗。
相傳這一天是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成佛得道的日子,也稱「法寶節」,吃粥以為紀念。為佛教徒盛大節日之一。
臘日和臘八粥的由來:「臘」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祭祀活動。「臘」是「合」的意思,臘祭就是合祭諸神;
有人認為:「臘」是 獵」的意思,獵禽獸以便歲末祭祀祖先。
在民間有所謂「臘八日」,在臘月八日這天大家相信吃了臘八粥>五味粥便可以保佑身體健康。認為可以延年益壽。
臘八粥是用乾果、豆類煮成的,像花生、紅豆、白果、紅棗、栗子、藕乾、松仁、薏米、桂圓、核桃仁、杏仁、蓮子、葡萄乾、糯米之類,湊成五或八種,加上紅糖、白糖熬煮成粥。
在中醫的看法,大多具有健脾養胃、補氣養血、暖身驅寒的功效,煮成粥後易於消化,適合嚴冬寒冷季節食用。
臺灣的臘八粥有甜的一種,也有一種以肉片、木耳、蝦仁….為材料煮成的鹹粥,兩種都很好吃。
早上吃過臘八粥,要留下一些以表示「富貴有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