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09 03:35:51熱血阿舜

夢裡尋它千百度,何處才是《更好的世界》??

  

從國與國之間的恐怖戰爭,到人與人之間的流血衝突,以暴制暴彷彿已經是整個世界解決問題的最佳解答;不管是付諸於行動的肢體暴力,還是讓人心生恐懼的言語暴力,或是令人備感壓力的文字暴力,各種型式的暴力似乎就這樣充斥在我們所生活的環境之中,但我們卻無法避免任何暴力的發生,可悲的是,當暴力威脅來敲門的同時,我們究竟要選擇忍氣吞聲的軟弱逃避,成為暴力迫害下的受害者,還是要選擇以牙還牙的暴力反擊,只是無止盡的冤冤相報,終究到何時才能了??

 

麥可佩斯伯蘭特(Mikael Persbrandt)飾演的父親安東,是位經常往返丹麥與非洲難民營的人道救援醫生,面對當地黑幫狂徒的殘暴惡行,讓他總是有醫治不完的病患,尤其是惡名招彰的「大人物」,隨意地把孕婦開腸剖腹的「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令人髮指的惡行簡直就是天怒人怨,更是當地人欲除之而後快的殺人魔王,身為和平主義者的安東,無法改變黑幫狂徒的殘暴惡行,只能拼了命的行醫救人,這也是他面對暴力所能採取的應對方式~~

 

至於馬庫斯雷加德(Markus Rygaar)飾演的兒子伊里亞斯,在丹麥的日子同樣也不好過,個性溫和內斂的他在學校裡時常受到同學的霸凌欺壓,面對父母婚姻失和而分居,讓他滿腹的委屈更是無處宣洩,只能選擇默默承受,但是逆來順受的結果,卻只是讓霸凌行徑更加變本加厲,直到威廉約翰尼爾森(William Johnk Nielsen)飾演的克里斯丁出現後,才有了戲劇性的轉變~~

 

這個從倫敦轉學到丹麥的轉學生,因為歷經母親罹癌過世之痛,讓克里斯丁對於父親極為不諒解的憤世嫉俗,與伊里亞斯相較之下,克里斯丁可就不是好欺負的狠角色,在同樣面對霸凌的威脅,二話不說就是拿出「機絲」,直接把對方的頭打爆,讓霸凌同學哭著回家找媽媽,也讓同是天涯淪落人的伊里亞斯與克里斯丁就此成為好朋友,極為諷刺的是,同樣是面對校園霸凌,選擇容忍以對的結果,就是持續無止盡的欺凌,沒想到選擇以暴制暴,卻是從此沒有人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的一勞永逸,也因為如此,讓這對好朋友的心中,種下暴力才是王道的極端想法~~

 

就在某次安東與兒子的出遊,原本只是小朋友為了盪鞦韆起爭執,結果竟演變成安東被不講理的爸爸出手賞耳光,伊里亞斯與克里斯丁對於安東選擇吞忍委屈的作法,始終無法認同理解,安東為了讓他們了解暴力並非解決紛爭的唯一選項,於是再次登門拜訪尋求對方的道歉,只是想法過於天真理想的安東,怎知道歉沒討成,反而又是招來更多的皮肉痛,還安慰飽受驚嚇的小朋友們,只要是動手打人的就是蠢蛋輸家,被扁成豬頭還不還手才是真正的贏家,但是克里斯丁與伊里亞斯壓根就不認為被扁好玩的孬種與自我感覺良好的吞忍是種勝利,為了討回公道,他們決定採取以暴制暴的終極手段,要讓惡人知道誰才是真正的「贏家」~~

 

身在非洲難民營的安東,此時同樣也是面對棘手的問題,一向殺人如麻的「大人物」竟然身陷截肢危機而來求診於安東,從對於暴力行為的無力制止,到協助醫治暴力亂源的助紂為孽,對於安東來說,救與不救對於都是兩難的選擇,只是對於人權始終一視同仁的安東,即使會被其他醫療人員與當地民眾誤解,最後還是決定要出手醫治相救,只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當「大人物」病情逐漸好轉,殘暴的個性又再度故態復萌,甚至還覬覦剛剛急救失敗的女性屍體,泯滅人性的荒唐獸行,讓身心早已悲痛交加的安東,再也按耐不住滿腔的怒火,不顧後果地將「大人物」趕出醫院,只見憤怒的民眾一擁而上,管他是有仇的報仇,還是沒仇的練身體,於是就這樣你一拳我一腳地將「大人物」就地正法,沒想到就連崇尚和平主義的安東,最後也不得不間接透過以暴制暴的方式,來終結「大人物」的罪大惡極~~

 

丹麥女導演蘇珊娜畢爾(Susanne Bier)就是想藉由《更好的世界》來告訴我們,暴力就是如此無所不在地充斥於你我四周,無孔不入的暴力行為亦不限形式、不分區域、不論種族,暴力彷彿就像是全人類無師自通的共同語言,透過《更好的世界》一分為二的劇情架構,讓分別身處文明丹麥與蠻荒非洲的父子倆,在同樣面對暴力事件時,所採取的行動與態度,似乎也在提醒我們,面對暴力時我們可以選擇逞兇鬥狠,但是暴力以對同樣也會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我們受到相同的傷害,只是罵不還口、打不還手的和平理性,真的會讓暴力威脅離我們遠去嗎??還是只會讓施暴者「軟土深掘」的變本加厲??到底何時才會出現沒有暴力,只有和平理性的《更好的世界》,對於人類根深柢固的劣根性來說,這似乎永遠是無解的習題吧~~

 

《更好的世界》觀影重點:

1、暴力就是不限形式、不分區域、不論種族的無所不在~~

2面對暴力衝擊,我們能有更好的選擇嗎??

32011年金球獎和奧斯卡金像獎雙料最佳外語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