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5-30 03:36:21哪壺不開提哪壺
許鞍華導演的千言萬語以及半生緣
代表電影的研究:
半生緣(1997) 千言萬語(1999)。
• 《半生緣》:1997年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 。 《半生緣》是愛情悲劇,顯出命際遇往往不是個人所能控制,但要生存就必須承受後果,面對現實。尤其是數十年前中國的現實環境、世俗觀念及時代劇變,更迫使很多人身不由主,所謂「掌握自己的命運」,實在談何容易!
這故事最突出亦最彆扭的,就是女人的「小心眼」。片中女人不斷與女人作對,越親密越可怕。親姐陷害親妹,母親祖母也不幫女主角謀求幸福,男家母親又擅自燒掉求救之信。可以說,打擊女主角最重要的不是命運與環境,而是其他女人一個一個使她陷於悲劇。想不到女人原著、女人導演的此片,簡直有點「反女人」。
在劇本來說是因為是改編張愛玲的小說,所以是以小說為基礎來發揮,不過導演在原著和現實考量做了平衡,將整個故事在拍片時做了一些變動,使得整部片的動線變的比較流暢,另外在於選角方面有很優秀、也有可爭議的部分,例如男主角黎明、女主角吳倩蓮在劇中演的中規中矩,葛優在劇中戲份不多,但也恰如其分的飾演之、其中最令人驚艷的是梅艷芳所飾演的姐姐的角色,令人不得不佩服其功力,至於吳辰君的方面來說,不說話比說話來的好,雖是有著大家閨秀的樣子,但沒有大家閨秀的氣質,是個人覺得比較失敗的地方。
由於在大陸本土拍攝的關係(因為小說的關係沒有所謂的實地),在很多取景和人物造型只能憑藉想像,根據小說和資料,劇組在大陸南京和上海找了許多點,可是要找到小說中所敘述的「曲折而上的樓梯」,「深沉的巷弄」由於因為時代的變遷而遍尋不著,最後是決定在蘇州等地取景,水榭畫舫和懷舊的氣氛表現的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其中讓我覺得最成功是拍出生活感。工廠上班、小店吃飯、下班搭巴士、樹林拍照、湖中蕩舟,以及小巷舊樓,而至洋房別墅、郊野景色,人物與環境很自然地融合起來,鏡頭調度顯出功力,讓人很自然的融入片中的劇情,彷彿自己就是身為主角一般的愛恨情仇,看著人世間的聚散離合,流浪於茫茫人海,隨著時代而不由自主的擦肩而過,在服裝的考究上也很讓人很自然的融入劇情,這幾點讓人對於這部片印象很深刻。
說實在的,這部片到底還是部愛情片,我們在乎的仍舊是導演如何運用鏡頭和以他獨特女人的角度來讓觀眾感受到他所想要表達的感情,對電影的熱情和魅力,我想只要是觀看過本片的觀眾,一定可以享受那種絲絲入扣的細膩和女人獨有的婉約,那是屬於原著和導演一路的特質。有一項是比較讓人覺得不過分的黃色調,恰如其分的表現了懷舊的味道和和大時代的感覺,也有著一種導演獨特的關懷。
故事方面初看比較散漫,但發展下去有著奇情戲劇性。事實上,《半生緣》的人物和情節很複雜。黎明與吳倩蓮真情相戀,過程含蓄有致,但天意弄人,發生晴天霹靂的劇變──女主角突然被親人所害,慘遭姦污和幽禁,就此與情人失散,多年後重逢,仿如隔世了......。
《千言萬語》
許鞍華導演的電影,一向表達了對社會的深度關懷。「千言萬語」片中人物的遭遇、生活環境,及電影畫面所呈現的時代背景和氣氛,均真實、自然的流露出對香港社會這幾十年轉變的關懷和愛。
電影中的蘇鳳娣(李孋珍飾)與紹東(李康生飾),是香港社會中名不見經傳的兩個小人物。他們與一位有中國血統的義籍神父-甘仔(黃秋生飾),及邱明寬(謝君豪飾)等人,穿梭於香港大時代環境的變化裡,引發了許多感人的故事。
資本主義社會一向往錢看,且多以個人卓越成就、耀人學歷、家庭財富等來衡量人生的價值。而在商業、消費主義盛行下的電影也是以賺「錢」為目標。無論警匪、動作,甚至愛情電影,在場景、道具方面均極盡奢華以吸引觀眾。「千言萬語」一片雖也有高樓大廈、美麗的香港夜景,卻呈現了人類生活的另一種風貌。
本片以香港油麻地避風塘的水上居民、都市高架橋下的遊民,以及一般國宅社區中的百姓生活為背景,並以許多小市民(包括非法居留的大陸妹,和她們的新生嬰兒等)為主要角色,呈現出「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以正義感和愛心面對生存問題時,產生的一種有血、有肉,溫馨、純美的互動景象。有別於金錢掛帥,以數字表達施捨、憐憫的主流風氣,展現出發自善良本性的生命光輝。而在彼此尊重、誠心互助,以及學習承擔責任等活生生的價值推動下,也很容易觸動有良知的觀眾,共同分享可貴的人性經驗,並肯定了在貧困、不公的社會現象下,仍能因彼此的陪伴、相擁而懷有希望和光明。
本片還有個極特殊之處,在電影裡伴隨著四個男女的主要情節發展的,還有一系列貫串全片的街頭表演戲劇,那齣戲劇描述著七○年代香港真實的政治改革領航者的故事,不時會與情節中的事件相互呼應對照,呈現出豐富而完整的意趣,也進而見證了香港不同時代的社會面貌。
這部具有強烈社會觀察、人文省思與土地情感的電影,蘊含著導演旺盛的創作企圖心與深刻強烈的關懷感觸,獲選為今年柏林影展競賽片,被認為是這幾年來以香港政治特殊性為題材的作品當中,最具誠意也最厚實感人的一部。
個人覺得本片的特殊在於平凡中的不平凡,素材簡單結合時事但不誇張浮濫,以音樂來當一個引子而串聯起記憶和段落,舞台劇中所隱藏的涵義和最後和片中主幹的結合也令人印象深刻,藍色調的鏡頭所帶著那股淡淡的哀愁疏離感,令人沒有辦法有快樂的情緒,這是一部愛情悲劇片,最後的結局所有愛情沒有一個像童話故事般的Happy Ending,也反映了人世無常的道理,這種藍色的鏡頭和漂流的劇情成就了這部得獎大片,讓人回味再三,珍惜當下。
沒有一個角色是偉大的,但是每一個角色在片中都是不平凡的,也許每個人在他自己的崗位上和個人所要扮演的角色是不得不如此,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悲哀和無奈,但是仍舊要努力的去完成自己的本命,也許在本片中最讓人無法去確定和按部就班的就是愛情的部分吧!愛情使得片中各個主角脫離了自己的步調,愛情使得片中主角作出不可原諒甚至是愚蠢的事,可是反觀於片外的世界不也是如此嗎?導演留了很多想像的空間給大家,言盡而意無窮的方式讓每一次的觀賞後都是不同的感受和猜測,這是我們覺得本片很令人回味再三的部分。
淒風苦雨,澆不熄火般烈的年少熱情
千言萬語,訴不盡曾有過的青春血淚
對這部片子來說,理想主義的失落我想還是一個很重大的議題,我實在對於一個民運運動者最後的變質感到相當的惋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似乎始終沒有辦法像當初那種原本的單純,總是隨波逐流,同時也反映了當時香港97回歸的那種島民心態,沒有辦法長遠的去追求什麼,如甘神父在走之前遊民撈他一筆,短視近利的令人無法苟同。
青春過去了,當初的理想也改變了,所有的不如意和無奈都是隨波逐流,多年回顧之後,也只能唏噓感懷了。
導演風格的小組研究
從當初訂定題目和所要報告的方向後,我們就一直想努力的探索許鞍華導演的內心世界和他在片中所要表達的深沉涵義,也許在某些層面和觀點不及專家和影評人的看法深入,但是就我們所能意會的部份提出一些個人拙見和老師分享,請在不盡理想之處多多批評指教。
千言萬語
就阿甘的部份來說,阿甘總是一樣的打扮,提著他僅有的手提燈,翻著破爛的聖經反省自己,可是他真的窮嗎?還是只為了理想?可是如果真的為了理想,他最後為什麼還是要離開呢?那他之前為遊民、船戶所做的努力不就白費了嗎?是他放棄了這個地方還是對這個地方產生無力感而失望的離開呢?阿甘就像他手中那小小微弱的燭光,雖然那麼微弱,但卻努力的想照亮世界上各個黑暗的角落,對我們來說或許阿甘的離開是對這個社會的一種無言的抗議,可是就對阿甘來說他真的捨得嗎?一個他努力許久的一個地方,阿甘一直希望自己能夠像上帝一樣,為需要服務的人帶來他們所需要的服務,這是阿甘的理想從一開始到最後他的理想都沒有絲毫改變過,他並非真正的放棄這地方的人,可是令他放棄的應該是這地方的環境吧,一個即使是神也無法改變的環境。
而邱明寬和阿甘卻又是相反,這並不是代表他的理想得到實現,而是他在混濁的社會中感變了自己,從一開始為民喉舌的民運份子,到名利雙收的大議員,其實他並沒有失去什麼,可是造成他失控的原因何在?自己的改變大概是主要原因吧,在未接觸政治之前,是一個充滿報負的熱血青年,積極想改變社會上許多的不平等,一心只想為弱勢團體爭取他們本身該俱有的權利,努力往自己的理想前進,期許自己將來要成為一個真正為民服務的政治人物,可是當他接觸了權力核心之後,因環境和所接觸的人物變的狹窄之後,理想也慢慢的改變,變成一個自己以前討厭的人,一個只為鞏固自己的地位和擴展權力的政治人,在他得到權力的生活中,生命漸漸的不順遂,而這一些的不順遂其實都起源於自己的改變,在政治過程中不再具有理想,或許他本身也有些許的感觸,對自己的不爭氣的混入現實社會的濁流而氣憤,變的為了討好另一群人而去得罪另一大群人,有一幕議員失控的畫面,他摔爛的不只是物品,似乎也摔掉了他的理想。
很欣賞許鞍華導演所表現的方式,結局早在劇中甚至劇初就出現,像是一個無法改變的宿命,也富有想像空間,因人所感而有不同的結局,而這些結局都是成立的,就像男主角推開門之後呢?回頭真的就只是遞個打火機給女主角嗎?沒有以後了嗎?
半生緣
片中昏黃的色調給人一種懷舊的感覺,更有著溫暖的情感,尤其是在前半部男女主角感情迅速加溫期,但到了後期那種黃色的感覺反而充滿就社會的沉重感,壓的人喘不過氣來。整部戲中都以相當含蓄的手法來表現情感,也許是因為改編於名家小說的關係,隱含著濃濃的言盡意無窮的味道,就像在影片一開始,男女主角尚未認識之前,出現的兩人擦身而過的畫面,長長的鏡頭,兩個人拉出了兩條長長的線,昏黃的燈光,男女主角都有回頭,但眼光卻未曾有過交集,似乎就預告了兩人的將來,像足了劇中兩人的感情,總在最重要的關頭擦身而過,受命運的捉弄,走上各自的道路,自己也不願走上的道路。
在女主角生病在家休息的一幕,在劇中佔有重要關鍵戲份的姊姊第一次出現,看似要關心妹妹所說的一段話,卻透露著不滿與埋怨著上天的不公平,藉著酒意,諷刺的要妹妹知道因為有自己的犧牲,妹妹才能有像現在的快樂,酸溜溜的要妹妹注意自己的將來,也像在偷偷的警告自己,之後的發展,其實在這一幕就可以看出姊姊之後為何會背叛了妹妹。
同千言萬語一徹,結局也早在劇初就已出現,不同的是半生緣中在最後一幕多了 一些的細節的描寫是劇初出現時沒有的,男主角為女主角撿了一雙手套,開始了一段情,在最後仔仔細細的描寫之前沒有多加著墨的細節,他們兩花了一輩子兜了一大圈,起因的那一雙紅手套出現在最後,更有一種無奈的宿命感。
結論: 對許導演
從片中小至服裝和場景的變換,大至選角方面,鏡頭的掌握及故事的流暢性,兩部片有兩種不同的風格,一風華鮮豔一沉鬱低調,可是同樣的表現了掌鏡和剪片時對於人物的鮮明性格的展現,常常能夠發現時代和人之間的不確定感,人物漂流和青春失落的特質也由此表露無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色彩的運用,這是最簡單直接的表現方式,許鞍華表現的很好。很多電影看完後便忘記了,不過這兩部是可以在多看幾次後看出意味和興趣的。也很高興能藉由這次報告能對許鞍華導演有深一層的研究和對電影能更深入的去看待。
半生緣(1997) 千言萬語(1999)。
• 《半生緣》:1997年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 。 《半生緣》是愛情悲劇,顯出命際遇往往不是個人所能控制,但要生存就必須承受後果,面對現實。尤其是數十年前中國的現實環境、世俗觀念及時代劇變,更迫使很多人身不由主,所謂「掌握自己的命運」,實在談何容易!
這故事最突出亦最彆扭的,就是女人的「小心眼」。片中女人不斷與女人作對,越親密越可怕。親姐陷害親妹,母親祖母也不幫女主角謀求幸福,男家母親又擅自燒掉求救之信。可以說,打擊女主角最重要的不是命運與環境,而是其他女人一個一個使她陷於悲劇。想不到女人原著、女人導演的此片,簡直有點「反女人」。
在劇本來說是因為是改編張愛玲的小說,所以是以小說為基礎來發揮,不過導演在原著和現實考量做了平衡,將整個故事在拍片時做了一些變動,使得整部片的動線變的比較流暢,另外在於選角方面有很優秀、也有可爭議的部分,例如男主角黎明、女主角吳倩蓮在劇中演的中規中矩,葛優在劇中戲份不多,但也恰如其分的飾演之、其中最令人驚艷的是梅艷芳所飾演的姐姐的角色,令人不得不佩服其功力,至於吳辰君的方面來說,不說話比說話來的好,雖是有著大家閨秀的樣子,但沒有大家閨秀的氣質,是個人覺得比較失敗的地方。
由於在大陸本土拍攝的關係(因為小說的關係沒有所謂的實地),在很多取景和人物造型只能憑藉想像,根據小說和資料,劇組在大陸南京和上海找了許多點,可是要找到小說中所敘述的「曲折而上的樓梯」,「深沉的巷弄」由於因為時代的變遷而遍尋不著,最後是決定在蘇州等地取景,水榭畫舫和懷舊的氣氛表現的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其中讓我覺得最成功是拍出生活感。工廠上班、小店吃飯、下班搭巴士、樹林拍照、湖中蕩舟,以及小巷舊樓,而至洋房別墅、郊野景色,人物與環境很自然地融合起來,鏡頭調度顯出功力,讓人很自然的融入片中的劇情,彷彿自己就是身為主角一般的愛恨情仇,看著人世間的聚散離合,流浪於茫茫人海,隨著時代而不由自主的擦肩而過,在服裝的考究上也很讓人很自然的融入劇情,這幾點讓人對於這部片印象很深刻。
說實在的,這部片到底還是部愛情片,我們在乎的仍舊是導演如何運用鏡頭和以他獨特女人的角度來讓觀眾感受到他所想要表達的感情,對電影的熱情和魅力,我想只要是觀看過本片的觀眾,一定可以享受那種絲絲入扣的細膩和女人獨有的婉約,那是屬於原著和導演一路的特質。有一項是比較讓人覺得不過分的黃色調,恰如其分的表現了懷舊的味道和和大時代的感覺,也有著一種導演獨特的關懷。
故事方面初看比較散漫,但發展下去有著奇情戲劇性。事實上,《半生緣》的人物和情節很複雜。黎明與吳倩蓮真情相戀,過程含蓄有致,但天意弄人,發生晴天霹靂的劇變──女主角突然被親人所害,慘遭姦污和幽禁,就此與情人失散,多年後重逢,仿如隔世了......。
《千言萬語》
許鞍華導演的電影,一向表達了對社會的深度關懷。「千言萬語」片中人物的遭遇、生活環境,及電影畫面所呈現的時代背景和氣氛,均真實、自然的流露出對香港社會這幾十年轉變的關懷和愛。
電影中的蘇鳳娣(李孋珍飾)與紹東(李康生飾),是香港社會中名不見經傳的兩個小人物。他們與一位有中國血統的義籍神父-甘仔(黃秋生飾),及邱明寬(謝君豪飾)等人,穿梭於香港大時代環境的變化裡,引發了許多感人的故事。
資本主義社會一向往錢看,且多以個人卓越成就、耀人學歷、家庭財富等來衡量人生的價值。而在商業、消費主義盛行下的電影也是以賺「錢」為目標。無論警匪、動作,甚至愛情電影,在場景、道具方面均極盡奢華以吸引觀眾。「千言萬語」一片雖也有高樓大廈、美麗的香港夜景,卻呈現了人類生活的另一種風貌。
本片以香港油麻地避風塘的水上居民、都市高架橋下的遊民,以及一般國宅社區中的百姓生活為背景,並以許多小市民(包括非法居留的大陸妹,和她們的新生嬰兒等)為主要角色,呈現出「人與人」、「人與環境」之間,以正義感和愛心面對生存問題時,產生的一種有血、有肉,溫馨、純美的互動景象。有別於金錢掛帥,以數字表達施捨、憐憫的主流風氣,展現出發自善良本性的生命光輝。而在彼此尊重、誠心互助,以及學習承擔責任等活生生的價值推動下,也很容易觸動有良知的觀眾,共同分享可貴的人性經驗,並肯定了在貧困、不公的社會現象下,仍能因彼此的陪伴、相擁而懷有希望和光明。
本片還有個極特殊之處,在電影裡伴隨著四個男女的主要情節發展的,還有一系列貫串全片的街頭表演戲劇,那齣戲劇描述著七○年代香港真實的政治改革領航者的故事,不時會與情節中的事件相互呼應對照,呈現出豐富而完整的意趣,也進而見證了香港不同時代的社會面貌。
這部具有強烈社會觀察、人文省思與土地情感的電影,蘊含著導演旺盛的創作企圖心與深刻強烈的關懷感觸,獲選為今年柏林影展競賽片,被認為是這幾年來以香港政治特殊性為題材的作品當中,最具誠意也最厚實感人的一部。
個人覺得本片的特殊在於平凡中的不平凡,素材簡單結合時事但不誇張浮濫,以音樂來當一個引子而串聯起記憶和段落,舞台劇中所隱藏的涵義和最後和片中主幹的結合也令人印象深刻,藍色調的鏡頭所帶著那股淡淡的哀愁疏離感,令人沒有辦法有快樂的情緒,這是一部愛情悲劇片,最後的結局所有愛情沒有一個像童話故事般的Happy Ending,也反映了人世無常的道理,這種藍色的鏡頭和漂流的劇情成就了這部得獎大片,讓人回味再三,珍惜當下。
沒有一個角色是偉大的,但是每一個角色在片中都是不平凡的,也許每個人在他自己的崗位上和個人所要扮演的角色是不得不如此,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悲哀和無奈,但是仍舊要努力的去完成自己的本命,也許在本片中最讓人無法去確定和按部就班的就是愛情的部分吧!愛情使得片中各個主角脫離了自己的步調,愛情使得片中主角作出不可原諒甚至是愚蠢的事,可是反觀於片外的世界不也是如此嗎?導演留了很多想像的空間給大家,言盡而意無窮的方式讓每一次的觀賞後都是不同的感受和猜測,這是我們覺得本片很令人回味再三的部分。
淒風苦雨,澆不熄火般烈的年少熱情
千言萬語,訴不盡曾有過的青春血淚
對這部片子來說,理想主義的失落我想還是一個很重大的議題,我實在對於一個民運運動者最後的變質感到相當的惋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似乎始終沒有辦法像當初那種原本的單純,總是隨波逐流,同時也反映了當時香港97回歸的那種島民心態,沒有辦法長遠的去追求什麼,如甘神父在走之前遊民撈他一筆,短視近利的令人無法苟同。
青春過去了,當初的理想也改變了,所有的不如意和無奈都是隨波逐流,多年回顧之後,也只能唏噓感懷了。
導演風格的小組研究
從當初訂定題目和所要報告的方向後,我們就一直想努力的探索許鞍華導演的內心世界和他在片中所要表達的深沉涵義,也許在某些層面和觀點不及專家和影評人的看法深入,但是就我們所能意會的部份提出一些個人拙見和老師分享,請在不盡理想之處多多批評指教。
千言萬語
就阿甘的部份來說,阿甘總是一樣的打扮,提著他僅有的手提燈,翻著破爛的聖經反省自己,可是他真的窮嗎?還是只為了理想?可是如果真的為了理想,他最後為什麼還是要離開呢?那他之前為遊民、船戶所做的努力不就白費了嗎?是他放棄了這個地方還是對這個地方產生無力感而失望的離開呢?阿甘就像他手中那小小微弱的燭光,雖然那麼微弱,但卻努力的想照亮世界上各個黑暗的角落,對我們來說或許阿甘的離開是對這個社會的一種無言的抗議,可是就對阿甘來說他真的捨得嗎?一個他努力許久的一個地方,阿甘一直希望自己能夠像上帝一樣,為需要服務的人帶來他們所需要的服務,這是阿甘的理想從一開始到最後他的理想都沒有絲毫改變過,他並非真正的放棄這地方的人,可是令他放棄的應該是這地方的環境吧,一個即使是神也無法改變的環境。
而邱明寬和阿甘卻又是相反,這並不是代表他的理想得到實現,而是他在混濁的社會中感變了自己,從一開始為民喉舌的民運份子,到名利雙收的大議員,其實他並沒有失去什麼,可是造成他失控的原因何在?自己的改變大概是主要原因吧,在未接觸政治之前,是一個充滿報負的熱血青年,積極想改變社會上許多的不平等,一心只想為弱勢團體爭取他們本身該俱有的權利,努力往自己的理想前進,期許自己將來要成為一個真正為民服務的政治人物,可是當他接觸了權力核心之後,因環境和所接觸的人物變的狹窄之後,理想也慢慢的改變,變成一個自己以前討厭的人,一個只為鞏固自己的地位和擴展權力的政治人,在他得到權力的生活中,生命漸漸的不順遂,而這一些的不順遂其實都起源於自己的改變,在政治過程中不再具有理想,或許他本身也有些許的感觸,對自己的不爭氣的混入現實社會的濁流而氣憤,變的為了討好另一群人而去得罪另一大群人,有一幕議員失控的畫面,他摔爛的不只是物品,似乎也摔掉了他的理想。
很欣賞許鞍華導演所表現的方式,結局早在劇中甚至劇初就出現,像是一個無法改變的宿命,也富有想像空間,因人所感而有不同的結局,而這些結局都是成立的,就像男主角推開門之後呢?回頭真的就只是遞個打火機給女主角嗎?沒有以後了嗎?
半生緣
片中昏黃的色調給人一種懷舊的感覺,更有著溫暖的情感,尤其是在前半部男女主角感情迅速加溫期,但到了後期那種黃色的感覺反而充滿就社會的沉重感,壓的人喘不過氣來。整部戲中都以相當含蓄的手法來表現情感,也許是因為改編於名家小說的關係,隱含著濃濃的言盡意無窮的味道,就像在影片一開始,男女主角尚未認識之前,出現的兩人擦身而過的畫面,長長的鏡頭,兩個人拉出了兩條長長的線,昏黃的燈光,男女主角都有回頭,但眼光卻未曾有過交集,似乎就預告了兩人的將來,像足了劇中兩人的感情,總在最重要的關頭擦身而過,受命運的捉弄,走上各自的道路,自己也不願走上的道路。
在女主角生病在家休息的一幕,在劇中佔有重要關鍵戲份的姊姊第一次出現,看似要關心妹妹所說的一段話,卻透露著不滿與埋怨著上天的不公平,藉著酒意,諷刺的要妹妹知道因為有自己的犧牲,妹妹才能有像現在的快樂,酸溜溜的要妹妹注意自己的將來,也像在偷偷的警告自己,之後的發展,其實在這一幕就可以看出姊姊之後為何會背叛了妹妹。
同千言萬語一徹,結局也早在劇初就已出現,不同的是半生緣中在最後一幕多了 一些的細節的描寫是劇初出現時沒有的,男主角為女主角撿了一雙手套,開始了一段情,在最後仔仔細細的描寫之前沒有多加著墨的細節,他們兩花了一輩子兜了一大圈,起因的那一雙紅手套出現在最後,更有一種無奈的宿命感。
結論: 對許導演
從片中小至服裝和場景的變換,大至選角方面,鏡頭的掌握及故事的流暢性,兩部片有兩種不同的風格,一風華鮮豔一沉鬱低調,可是同樣的表現了掌鏡和剪片時對於人物的鮮明性格的展現,常常能夠發現時代和人之間的不確定感,人物漂流和青春失落的特質也由此表露無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色彩的運用,這是最簡單直接的表現方式,許鞍華表現的很好。很多電影看完後便忘記了,不過這兩部是可以在多看幾次後看出意味和興趣的。也很高興能藉由這次報告能對許鞍華導演有深一層的研究和對電影能更深入的去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