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12-02 21:48:32Honigmann

經濟學作為一種看待世界或看報紙的方式

一點小小波折
辦公室政治那一類的
讓此篇可愛小文晚了些見於紙面
以後不做這種期待了
這裡才是我們的專欄

***

經濟學18年,如果問我念得好不好,實在不敢正面回答,倒是敢說念得很過癮,而且不巧至今還賴以維生呢。擁有左派情懷深的人曾經批判經濟學為一門「讓舒服的人感到舒服」的學問,用在我身上好像也還正確,但你知道,我講的不是指來自金子或位子的那種酬報。
那隱含著對我而言經濟學像嗎啡囉(替代品不多),只要專心「吸取」就可以從中得到滿足?或者我既高尚又剛好很偉大,無時不以蒼生為念,而「拼」經濟學則是我實現理想的好途徑?套一句時下年輕人的口頭禪:並沒有。
原因在於我很喜歡看報紙,而懂經濟學正可以延長我跟報紙相看兩不厭或周旋的時間。
國內外局勢大致和平的時候,財經新聞上頭版頭的機率鐵定高,新聞報導與評論分析多到教人目不暇給,這無庸置疑;即使恐怖份子當道,也有人會去寫類似凱因斯的成名作:「和平的經濟後果」(1919)模式的文章,比如「反恐的經濟成本」、「伊斯蘭國家的經濟或反經濟思維」等題目,反正都是跟經濟脫離不了干係。
或者目前當令的「時代精神」(Zeitgeist)──全球化及兩岸關係兩大延燒不止的話題,也都可以從「政治的經濟效果」和「經濟的政治效果」加以理解,然後再模仿佛洛伊德的書名:「文明及其不滿者」(1930),出版類似「全球化及其不滿者/批評者」(2002)或「WTO/兩岸關係及其不滿者/批評者」等作品,在在可喜又可觀。其他包括福利社會如何支撐(財源籌措)、過多的高等教育反而不妙(國家或個人的教育報酬率下降)等,都是相當振奮人心、且需要些經濟學基本功才比較容易登堂入室的議題。
簡單來說,過癮是需要工具協助的,經濟學之所以讓我癡迷至今,可以說八成是透過報紙,特別是「全球化」的報紙來完成。本「報徒」預先在這裡透露一下他最喜歡的平面傳媒,有機會再來深聊相關閱讀經驗,實際偏愛順序排列如下:新蘇黎世報(瑞士)、金融時報(英國)、經濟學人(英國)、華爾街日報(美國)、明鏡週刊(德國)。
於是就這樣成就了經濟學作為一種看待世界與看報紙的美滿方式。
有點獨特,但希望不至於太難理解。
另外,經濟學家到底在做些什麼呢?難道他們只剩下經濟思維,只關心「更多更猛」別無其他,一如王爾德所嘲諷的:「是一群知道所有事物的價格,而不是其價值的人」。依我觀察,的確是有誤會與爭執,而且多半來自於過度期待(學科本身的限制與曝光率過高)、語焉不詳(事未易清、理未易明),以及故意誤會(學科之間的敵視)等原因。再講下去可能會有「賣花的說花香」之嫌,我可沒有說服人的慾望,卻有提供觀點與資訊的熱情,以後再舉些具體事例吧。
有人打趣說,經濟學家就是從事經濟研究的人。我們可以接著說,誘因、邊際概念、機會成本、比較利益是他們彼此確認身份的通關密語。非不得已 不作預測,而準與不準,都已經有套裝說辭(比如非經濟因素作祟),可惜的是,鐵口直斷的多半是郎中。我的心得是,因為必須處理社會行為、經濟現實,經濟學家在發言的時候受限頗多,但也很有趣(也提供了很多違反一般直覺的精彩說法),主要受惠於很多聰明的腦袋投入了相關研究。
喜歡用錢但不喜歡聞錢的人最愛嘲笑經濟學家很唯物。其實除了腦滿腸肥的以外,經濟學家也有很多類型,精光外露的、沒睡飽的、憂國(國民黨)憂民(民進黨)的、絕口不(能)提股票的、鑽營第一的、攪局的、自以為是(士)的、不一而足(不因一個說法而滿足)的,真的是不及備載,留點空間跟時間,以後慢慢道來。
最後,經濟學家多半是「辯,才無礙」的信徒,也因此留下了以下的傳說:

話說上帝設計了睡眠
撒旦以失眠對之

上帝創造了陽光
撒旦給了黑斑

上帝讓人類有性
撒旦則發明了婚姻

上帝製造了一個經濟學家
撒旦愣了一下
隨後也自造了另一名經濟學家


(圖片取自sangha.net/ roerich/art/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