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28 00:20:13白皮

舊地名研究、參照﹝四﹞

篇四

 

鳳山八社:

搭樓社Soetenauw、武洛社、力力社Netne、加藤社Cathia、放索社Pangsoya、阿猴社Akauw、上淡水社Tapouliangh大木連﹝現今的萬丹鄉香社﹞、下淡水社Verrovorongh麻里麻崙﹝萬丹鄉社皮莊﹞。大澤機Tedackan ?

 

茄籐港-大鵬灣(茄藤港=關帝港>鱉興港(康熙年間)>南平港(光緒年間)>大潭港(日本時期)>大鵬灣(1949)

 

【台東】→【卑南覓】語意是卑南族的土地,後期改為【台東】。

【蘭嶼】→1617年,明朝萬曆45年,福建漳州龍溪縣人張燮在【東西洋考】一書中提到【紅頭嶼】。

這裡土地貧瘠,長不出什麼好的綠色植物,更由於岩石的質地不同,在夕陽下或是晨輝中看起來就像是火紅的頭露出海面,所以取名為【紅頭嶼】。

1897年,明治30年,日本鳥居龍藏在研究報告提到【YAMI】。

1947年也因為發現為之驚艷的【蝴蝶蘭】,成為蝴蝶蘭來的島嶼,【蘭嶼】一詞於是產生。

【綠島】→【火燒島】這個地名相信對於許多台灣民眾並不陌生,在台東外海上有2個小島,其中一個島嶼片及火山過後的景象,草木稀少、土壤也稀少,又在海風和烈日的侵蝕之下,整個島嶼就像大火燃燒之後的幻象,1949年台東縣長認為這裡需要大量的綠化,增加居住的舒適感,於是大量栽種綠色植被,改名為【綠島】。

【成功】→原為【麻荖漏】,阿美族語『乾燥』的意思,每逢颱風的中心位置由東方穿越花蓮、宜蘭往西行進,這裡就會產生地形的『焚風』;國民黨來台之後改為【成功】。

 

【關山鎮】→原始地名為【里瓏ㄉㄧ ㄌㄢˋ】,原著民語「ㄉㄧˋ ㄌㄢˋ」「紅蟲」,1953年鎮民代表會冬季大會建議,195431日「里瓏鎮」改為「關山鎮」。

 

 

 

【吉安】→阿美族【七腳川社】,國民黨改為【吉安】。

【光復】→阿美族【馬太鞍社】,原文是『樹豆vata’an』的意思,而當地的阿美族人主要糧食之一,豆莢成熟後剝開,豆子像紅豆模樣,但是顏色則有棕、黃、黑、花等色,可保持多年而不易壞。因為早期種植了許多的樹豆,所以稱為【馬太鞍社】,後來國民黨改為【光復】想要光復大陸國土的意思。

【太巴望】→阿美族語螃蟹之意,這邊的馬太鞍溪盛產螃蟹,早期的原住民就以當地特色為名【太巴望】。

【崇德】→太魯閣族語【達基力】,石頭很多的意思。

【都蘭】→原名【Do Luan都巒】阿美族語【堆積的石塊】,後來取最相近的字,成為【都蘭】。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