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奪取台灣的前因、過程、歷史﹝一﹞
1429年至1879年,琉球國的地理位置在台灣和日本之間,曾經向中國的明、清兩代朝貢。遭受薩摩藩的入侵後也向日本的薩摩藩、江戶幕府朝貢。琉球國多次遭受諸島外部勢力(元朝、倭寇等)的入侵。
1609年,明朝萬曆三十七年,日本慶長十四年,薩摩藩的入侵以後,薩摩藩控制、干涉了琉球國的內政(但仍允琉球國進貢中國)。琉球國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以東北亞和東南亞貿易的中轉站著稱,貿易發達,號稱「萬國津梁」。然而…日本就是為了「中國絲—日本銀」轉口貿易獲得巨大利益。
1871年日本在全國實施廢藩置縣,琉球國被當作令制國編入鹿兒島縣。
1872年琉球國被強制改設為琉球藩。1879年3月11日琉球處分,琉球藩被廢除,編入鹿兒島縣,同年設置沖繩縣。自此,日本正式吞琉球,其國土被划入沖繩縣和鹿兒島縣。
※「中國絲—日本銀」是日本想要奪取台灣的第一原因※
※士族失業的社會問題是日本想要奪取台灣的第二原因※
1867年幕府將軍德川慶喜上表「大政奉還」,江戶時代結束。隨後的明治維新過程中,大量武士失業,造成極大的社會問題。於是西鄉隆盛等人提出「征韓論」,企圖以海外擴張來解決內政問題﹝註1﹞。但征韓在外交上困難較大,未獲得內閣多數閣員支持,最後造成提倡征韓最力的參議西鄉隆盛下野。日本政府為了安撫士族情緒,遂有出兵台灣之議。
註1.中國古書曾經有一句話『內有亂對外,外有亂治內』,這跟美國為了解決國內問題,而發兵向外的道理相同。
1871年,10月,日明治4年、清同治10年,一艘琉球宮古島向那霸上繳年貢的船隻,在回航時遭遇颱風,漂流至台灣東南部八瑤灣(即今之九棚灣),船上69名乘客溺死3人,有66人登陸,闖入高士佛社(並非牡丹社,如今之牡丹鄉,故牡丹社事件之稱呼有爭議),雖然受到招待,但是這些語言不通的外來客在晚上的時候連夜離開,也是擔心這裡是聽說的獵耳民族,但是在排灣族方面,發現客人連夜不告而別,也認為是否有異,餘是連絡牡丹社的同族人,一同劫殺這些外來客,結果在古戰場發生了屠殺事件,總計因文化認知不同而遭殺害54人,逃過一劫的其餘12人則在當地漢人營救下前往台南府城,由清政府官員安排轉往福州乘船歸國。
此類事件在當時常常發生,按慣例皆由中國政府撫卹、送還原本國土。
1873年日本政府外務卿副島種臣前往中國時向總理衙門提起此事時,大臣毛昶熙答覆:「二島(琉球與台灣)俱我屬土,屬土之人相殺,裁次固在於我,我恤琉人,自有措置,何預貴國事,而煩為過問?」日本拿出被害者中有四位小田縣漁民的證據,又追問「貴國既然已知撫卹琉球民,為何不懲辦台番?」,毛昶熙以殺人者為置之化外的生番來搪塞,副島種臣便言:「生番害人,貴國置之不理,我國有必要問罪島人,因與貴國盟好,特先來奉告」,毛昶熙不察日使意圖,隨口回答:「(台灣)生番係我化外之民,問罪與否,聽憑貴國辦理。」
日本遂抓住這句話柄,向「無主番界」出兵。
日本以陸軍中將西鄉從道(西鄉隆盛之弟)為「蕃地事務局都督」,向英、美等國租用輪船,僱用美國軍事顧問李仙得(C. W. Le Geadre,又名李讓禮),準備對臺灣出兵,並事先派遣樺山資紀、水野遵來台調查。
但在出兵前夕,英、美等國卻轉變態度表示反對,因此日本內閣下令停止此次行動。但在長崎已經準備妥當的西鄉從道拒不受命,斷然率領三千六百名官兵前往台灣。
1874年,5月10日,日明治6年,清同治13年,日軍於射寮(今屏東縣車城鄉射寮村)登陸。5月18日到5月21日,日軍與台灣原住民有小規模接觸,互有傷亡。5月22日,佐久間左馬太率領日軍150人進抵石門(今屏東縣牡丹鄉石門村)遭到原住民強烈抵抗,最後日軍陸戰隊攀上峭壁居高臨下,情勢逆轉,原住民敗逃,牡丹社酋長阿祿古父子身亡。經此一役,多數採觀望態度的原住民皆靠向日本。6月1日起日軍分三路掃蕩的牡丹社、高士佛社、女仍社等原住民,沿途只有小規模抵抗,佔領後焚燒村屋並撤回射寮營地。7月1日,牡丹社、高士佛社、女仍社終於投降。。
以上是取得台灣的計畫過程
1894年,清光緒20年中國與日本因為朝鮮主權問題而爆發甲午戰爭。
1895年,3月20日,農曆二月二十四,戰況呈現敗象的中國,派出李鴻章為和談代表,並以全權大臣身分赴日本廣島與日本全權大臣(伊藤博文)議和,並約在日本下關著名旅館春帆樓。到達之後,李鴻章要求先停戰,但談判沒有結果。
1895年,3月15日,清光緒21年農曆二月十九日,日本聯合艦隊司令長官海軍中將伊東祐亨率兵艦七艘、運船五艘,破浪而來。陸軍大佐比志島義輝亦率步兵三千,自佐世保而南,至澎湖。
1895年,3月23日,清光緒21年農曆二月二十七日早,以第一游擊隊突入猴角。拱北砲臺見之,發砲擊,傷兩艦。而日軍別以小艇上岸,遂占尖山,再進太武山。後隊繼至,遂踞焉。朱上泮聞警,率定海營兵五百進戰。至太武社,前隊奮登。日軍以砲禦,不能進。本隊復至,鏖戰數時,乃退。越日黎明,日軍攻大城山,別以一隊擊拱北砲臺。清軍退於媽宮城外。先是高千穗艦艦長海軍少佐丹治寬雄率陸戰隊二百四十名,攜機關砲三門,潛入龍門港,據拱北砲臺之南,以扼圓頂歸路。既敗清軍,乘勝攻城。城兵潰,及午而陷。
1895年,3月25日,光緒21年農曆二月二十九日,日軍以砲擊西嶼,都司劉忠良死焉。遂搜豬母水村,守備郭俊山等率所部降。上泮敗後,乘漁舟走臺南。
1895年,4月17日,光緒21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各簽草約。清政府被迫於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清廷一方面承認朝鮮獨立;另一方面也將遼東半島、台灣全島及澎湖列島割讓予日本。其第二款曰:『清國將臺灣全島及附屬各島嶼,又澎湖列島,即英國格林尼次東經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緯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間諸島嶼,永遠讓與日本』。又第五款曰:『本約批准互換之後,限二年之內,日本准清國讓與地方人民願遷屆於外者,任便變賣所有產業,退去界外。但限滿之後尚未遷徙者,酌宜視為日本臣民』。
議員,眾舉林維源為議長,辭不就,餘亦不出,唯拔貢陳雲林、廩生洪文光、街董白其祥數人就職,以議軍國大事。於是布告全臺,照會各國領事,並為檄內外曰:所有臺灣金礦、煤礦以及可墾田可建屋之地,一概租與開闢,均沾利益。
1895年,5月17日,農曆四月二十三,該條約生效,台灣與澎湖歸屬日本領土。
1895年,5月21日,農曆四月二十七,台灣總督府成立,樺山資紀成為第一代台灣總督。
1895年,5月的乙未戰爭起,一直到1915年的西來庵事件為止。在此約二十年內,以台灣總督府與日軍為主的日方統治,遭遇台民頑強的抵抗。除犧牲慘重外,也遭致國際上的嘲笑,因此曾經考慮將台灣島嶼當作商品賣掉。
1895年,5月25日,農曆五月初二,台灣官民宣佈成立台灣民主國。
1895年,5月26日,農曆五月初三,國會議長林維源逃亡至中國廈門。
1895年,5月29日,農曆五月初六,日軍於基隆背後的澳底登陸。
1895年,6月3日,農曆五月十一,攻陷基隆。
1895年,6月4日,農曆五月十二,唐景崧棄職化妝為老婦,帶著官銀先逃至滬尾,後來乘德國籍輪船鴨打號(Arthur)棄職逃亡中國廈門。寧當富人(婦人)不為槍下魂最佳寫照。俗語「阿婆仔弄港」就是罵人如唐景崧一般沒用。
1895年,6月5日,農曆五月十三日,日軍以一大隊迫獅球嶺。臺人請景崧駐八堵,為死守計,不從。營官李文魁馳入撫署,大呼曰:『獅球嶺亡在旦夕,非大帥督戰,諸將不用命』。景崧見其來,悚然立,舉案上令架擲地曰:『軍令俱在,好自為之』。文魁側其首以拾,則景崧已不見矣。
景崧攜巡撫印奔滬尾,乘德商輪船逃。將出口,砲臺開砲擊之;適德兵艦泊附近,以其擊己船也,亦開砲擊。當是時潰兵四出,劫藩庫,焚撫署,土匪亦乘發,鬥死者五百餘人,哭聲滿巷。如是兩晝夜。林維源、林朝棟、邱逢甲相率去。艋舺紳士李秉鈞、吳聯元、陳舜臣等議彈壓,而無力可制。往商大稻埕李春生,請赴日軍求鎮撫,無敢往者。鹿港辜顯榮在臺北,見事急,自赴基隆,謁總督,請定亂。許之,日兵遂進。
注:已知邱逢甲攜款逃往大陸,但有眾多版本云云,有人說在福州、有人說在廈門、更有人指出在廣東嘉應。
最嘲唪的就是台中有一所大學以此命名為逢甲大學。
1895年,6月6日,農曆五月十四日夜半至城外,城兵猶守戰。黎明乃陷。
1895年,6月7日,農曆五月十五日,川村景明入臺北,以騎兵略淡水。
1895年,6月10日,農曆五月十八日,能久親王至。
1895年,6月13日,農曆五月二十一日,總督樺山資紀亦至,遂開府於此,以理軍民之政。
臺南既聞臺北之報,議奉永福為大總統。不從。請移駐郡治,強之乃許。設議院於府學,以舉人許獻琛為議長,廩生謝鵬翀、陳鳳昌等為議員。郎中陳鳴鏘為籌防局長。士民上書論戰者項背相望,乃議防守之策。以知州劉成良統福軍駐旗後砲臺,提督陳羅統翊安軍備四草湖,中軍游擊李英統鎮海軍備白沙墩,周明標、張占魁兩營駐喜樹莊,都司柯壬癸統格林砲隊,合鄭超英、周得啟、孔憲盈各軍防安平;是為海口之防。以副將袁錫中統鎮海後軍駐卑南,參將吳世添統練軍駐郡城;是為內地之防。其勇營則總兵譚少宗之福字前軍、總兵李維義之新楚軍、副將楊泗洪之鎮海中軍、副將吳光忠之忠字防軍、都司蕭三發之福軍前敵、都司邱啟標之臺南防軍、守備王德標之七星旗隊、知縣忠滿之忠靖營、知縣劉光明之左右軍,其義民則進士許南英之臺南團練、吳湯興之新竹義軍、林得謙之十八堡義軍。於時土匪頗發,輒招撫之。各鄉均辦保甲,沿海亦練漁團,助守望。
日軍既得臺北,屬邑。以一軍取宜蘭,一軍攻新竹。
1895年,6月12日,農曆五月二十日,陷南雅,余得勝率隘勇降。夜半,義軍猝至,伏險以擊,坊城隊退據娘仔坑,而圍之愈急,彈盡糧罄,死者過半,得援始免。
1895年,6月13日,農曆五月二十一日,其取宜蘭者至頭圍,1895年6月21日,農曆五月二十九日入縣治。
1895年,6月24日,農曆五月閏五月初二,日軍至鳳山溪,義軍要擊之。戰至暮,新竹遂陷。大小凡二十餘戰,北埔富民姜紹祖死焉。
1895年,6月25日,農曆五月閏五月初三日薄暮,日艦二艘窺安平,傍英、德兵船停泊。砲臺擊之,乃北去。
1895年,7月4日,農曆五月閏五月十二日,樺山資紀介英人移書永福解兵。書曰:『自從客歲搆兵以來,我軍疊戰疊勝。貴國簡使議和,訂約數款,臺灣及澎湖列島皆為貴國所割讓。授受之後,本總督開府臺北,撫綏民庶,整理庶務,凡百就緒。邇聞閣下尚踞臺南,慢弄兵戈。適會全局莫定之運,獨以無援之孤軍,防守邊陬之危城,大勢之不可為,不待智者而知矣。閣下雄才大略,精通公法,然而背戾大清國皇帝之聖旨,徒學愚頑之所為,竊為閣下不取也。閣下若解廷諭,速戢兵戈,俾民樂業,當以將禮送歸,麾下士卒亦應宥遇。現在臺北等處,收容降敗殘兵,付船送還原籍者,計有八千人。本總督素聞聲名,不嫌直告。順逆之理,維閣下審計之』。永福得書不從,復曰:『中日兩國同隸亞洲之土,講信修睦,載在盟府。不意貴國棄好尋仇,侵我疆域。中國宿將雄師,亦昭忠義,而兵機有失者,李鴻章之誤爾。自古興國之人,必先施仁布澤,而後可以得民心,而後可以感天意。刻下臺北時疫大作,貴國兵隊病故者多。民情不附,天災流行,已可概見。而閣下猶不及時省悟,余甚惑之。余奉命駐守臺灣,義當與臺存亡。來書謂余背戾聖旨,又何見理不明也。夫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況臺南百姓遮道攀轅,涕泣請命。余既不敢忘「效死勿去」之語,又何忍視黎庶沈淪之慘?爰整甲兵,以保疆土。臺南雖屬邊陬,然部下數十營,皆經戰敢死之士;兼之義民數萬,糧餉既足,軍械亦精。竊以天之不亡臺灣,雖婦孺亦知之。閣下總督全師,為國大將,雄才卓識,超邁尋常,何不上體天心,下揆民意,撤回軍旅,歸我臺北。不唯臺灣百姓感戴不忘,而閣下大義昭然千古矣』!資紀知不可說,遂進兵。
篇二待續...
顏色那麼多有點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