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26 22:53:28白皮

古代建築由來、李誡法式圖庫、近代閩式建築演變﹝五﹞

篇五

 

    剛剛說到門釘,就連孔廟的門釘都沒有按照禮制當時的規定來表示身分,沒有按照孔子所說的合乎於禮、止乎於禮。門釘的數量和排列方法都有一定的制度,不是你想要釘多少個就多少個,而且這個門釘是因為當時的木工製作大門的時候,因為門的寬、高、厚度層數,來決定門釘的位置與數量,孔子本身不越矩的個性,本身是一個大夫的階級,然而門釘上卻給他皇室的宗廟門飾,公羊傳裡面就記載了【天子九、諸侯七、大夫五、士三】。

     牆的高度也是有他一定的規矩,只是牆的高度【度量單位】卻有著爭議,雖然甲骨文證據顯示,商朝就已經擁有十進位的計算方式,但是牆的計算卻是頗有爭議如下,因為大部分的計算方式都是十進位,農田的計算卻是跟九有關係,所以在這裡我們就不討論了。

度制 时代 单位换算 公制换算(厘米cm)

1 = 10, 1 = 10 1 = 15.8, 1 = 1.58

周朝1 = 10=184.8, 1 = 8寸,1 = 18.48, 1 =2.31, 1 = 0.231

战国 1 = 10, 1 = 10, 1 = 10 1 = 231, 1 = 23.1, 1 =2.31, 1 = 0.231

1 = 10, 1 = 10, 1 = 10, 1 = 10 1 = 2310, 1 = 231, 1 = 23.1, 1 = 2.31, 1 = 0.231

1 = 10, 1 = 10, 1 = 10, 1 = 10 1 = 2310, 1 = 231, 1 = 23.1, 1 = 2.31, 1 = 0.231

三国 1 = 10, 1 = 10, 1 = 10 1 = 242, 1 = 24.2, 1 = 2.42, 1 = 0.242

西晋 1 = 10, 1 = 10, 1 = 10 1 = 242, 1 = 24.2, 1 = 2.42, 1 = 0.242

东晋及十六国 1 = 10, 1 = 10, 1 = 10 1 = 245, 1 = 24.5, 1 = 2.45, 1 = 0.245

南朝与北朝 1 = 10, 1 = 10, 1 = 10

南朝: 1 = 245, 1 = 24.5, 1 = 2.45, 1 = 0.245

北朝: 1 = 296, 1 = 29.6, 1 = 2.96, 1 = 0.296

1 = 10, 1 = 10, 1 = 10 1 = 296, 1 = 29.6, 1 = 2.96, 1 = 0.296

1 = 10, 1 = 10, 1 = 10

小尺: 1 = 300, 1 = 30, 1 = 3, 1 = 0.3

大尺: 1 = 360, 1 = 36, 1 = 3.6, 1 = 0.36

宋元 1 = 10, 1 = 10, 1 = 10 1 = 312, 1 = 31.2, 1 = 3.12, 1 = 0.312

1 = 10, 1 = 10, 1 = 10 ,裁衣尺: 1 = 34, 1 = 3.4 ,量地尺: 1 = 32.7, 1 = 3.27 ,营造尺: 1 = 32, 1 = 3.2

1 = 10, 1 = 10, 1 = 10 ,裁衣尺: 1 = 355, 1 = 35.5, 1 = 3.55 ,量地尺: 1 = 345, 1 = 34.5, 1 = 3.45

营造尺: 1 = 320, 1 = 32, 1 = 3.2

 

    所謂城過百雉,雉是一個度量單位,具體標準如何,說法不一。

    依杜注,造牆一丈見方為一堵,三堵為一雉,所以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

    這個說法應該是從夯土版築技術而來的(《詩經·大雅·綿》說的就是周人先祖的版築過程),大略是用兩塊長方形的木板中間填土夯實,五版摞起來就是一堵。

    這是牆垣的一個基本面積單位,現在我們還說一堵牆,就是從這兒來的。這種版築夯土技術由來已久,考古發現最早的版築夯土城址是鄭州西山遺址,推測城內面積有兩萬五千平米,年代推測在仰紹文化晚期,距今大約五千年前,這個地方離莊公和叔段都不太遠。

    百雉之城到底是個什麼規模,說不太清,粗略推算一下,一雉在長度上是三丈,百雉就是三百丈,或三千尺。西周一尺是多長現在還不知道,可以參考的數位是:安陽小屯出土的商牙尺長度為15.7815.8釐米,骨尺16.95釐米,洛陽金村的戰國銅尺是23.09釐米。

    我們取後者為標準,百雉可以大約折合成七百米。假定城垣是正方形,那麼百雉之城的周長就將近兩千八百米,面積大約四十八萬平米。如果和現在大家熟悉的地方比較一下的話,百雉之城大約相當於三分之二個故宮。

    再看看國都的標準,依杜注,侯伯之城,方五裡,徑三百雉,按周制,一裡合一百八十丈。五裡就是九百丈,即三百雉。大都,不過參國之一,自然就是百雉的規模。鄭國國都應該就是侯伯之城,其規模的理論值就是周長8.4公里,面積是4.41平方公里。

 

《考工記》中說:王宮門阿之制五雉,宮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詩經》中還有描寫周人早期修築城牆和興建宮室的情況:其繩則直,宿版以載,……度之薨薨,築之登登,削屢馮馮,百堵皆興。當時築牆的方法是,先在牆基放線以定直度,再用繩子把有一定長度和寬度的木板捆束住,填上土,一板一板向上打,五板疊起來的高度叫一堵,五堵之長叫一雉。雉這個單位似乎早已不用了,可是這種築牆的方法卻一直為我國北方農村所沿用,作為一種民間慣用的單位也流傳了數千年。
西周時期計量長度、容量、重量的單位名稱,這是可信的歷史資料。

    雖然田地的計算也是跟現在不一樣,但是我們在這篇裡面卻不是主題,所以不討論。

 

    在顏色方面,根據西安古城所挖掘出來的舊宮殿顯示,紅色並不是漆的顏色,而是在材料方面使用了紅磚粉﹝或是把土燒成紅磚粉末﹞、糯米等來對抗蟲蛀。所以由此推論和了解,知道當時的技術是採用天然的方式對抗蟲蛀,那麼由此可以了解,土壤材質特性和烈火燒煉過的顏色來使用於牆面上、柱子上。或許很多人對這種東西不感興趣,但是在考古和研究的學術上,卻是不可不知道他的由來與否,再參觀古蹟研究古蹟,『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確是一大敗筆。

    由此可知,當有錢決定了一切,已經不需要禮制來規範社會了,所以當你有錢也可以享受跟天子、國王、總統的待遇,甚至更好,這就是社會的演變。

 

   

寫到這邊才發覺還有許多沒寫到,而且還真的又臭又長,未完帶續

 

昂頭

 

覆瓦

 

 

以上,如果你有更多的書籍資料可以佐證,也請你告訴我。感謝你的閱讀和幫忙。

此篇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