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4-26 22:46:02白皮

古代建築由來、李誡法式圖庫、近代閩式建築演變﹝三﹞

篇三

柱礎

    看到柱子就肯定會看到柱子下方的模樣,圓圓胖胖形狀,有如孫悟空的金箍棒的兩端,在以前的建築裡面最怕的不外乎蟲蛀、腐蝕,腐蝕不外乎雨水浸泡,長時間之後木頭爛,應力減弱,為了解決柱子在地上會被雨水濺濕的狀況,就必須將柱子墊高,遠離雨水飛濺,於是最佳的材料就是石材了,根據北宋李誡所寫的『柱礎之制其方倍之徑,柱徑兩尺,即柱礎方四尺』,裡面還寫了許多關於規格的制定。

方一尺四吋以下者,每方一尺厚八吋。

方三尺以上者,厚減方之半。

方四尺以上者,厚三尺為準。

漢朝之前原本的木頭柱,縮短了之後用石頭基座墊高。

參考來源

西漢淮南王劉安,《淮南子山雲蒸柱礎潤》,說文櫍ㄓˊ附也,附闌足也,榰ㄑㄧˊ柱砥也,古用木今已石。

十三行博物館,二樓陳設區,放置了許多石頭都有凹槽,顯示當時的房屋建築就已經有【柱礎】的觀念,只是相當簡陋而已。

 

屋脊裝飾

    現代是稱為屋脊,這個名稱相信大家都知道,但是依據北宋開始訂定的制度中,共分為正脊、垂脊。

    我們就從屋頂的裝飾開始說起,最早的紀錄寫著【鴟ㄓ吻】,後來才改成【鴟尾】,然而【鴟】也就是【蚩ㄓˋ】,海上的一種神獸。

     然而這種裝飾卻只限於帝王、官家、財主,才有這份財力裝置屋頂,因為這些屋頂的裝飾都是用窯燒的高價物件,一般民眾卻也負擔不起。於是這些民宅上方卻使用了另一種裝飾物件,但是這種裝式卻是使用生鐵條、竹支、生鐵線綑綁,再用泥作外覆一層,形成有點類似一體的屋構建築,也由於是泥作,所以就以簡單的外型為主,仿造了【鴟尾】的尾端模樣,與屋頂的正脊形同一體,這就是最早的屋頂結構開端,然而也有人將上翹的尾端由三叉尾改成兩叉尾,形成【燕尾】的形狀,也是跟雨有關係,緣由來自大雨過後的下午,小蟲飛舞遷徙覓食,燕子低空覓食小蟲,形成生命盎然的景象,所以又稱為燕尾的由來,如今相信很多鄉下地區還是見的到這種景象。不管是兩個、三個尖尖翹翹的,其實這些裝飾都有比較好聽的名稱,以求福、求財、求平安、求興旺為主。

     但是在材料和手法來剖析這個屋脊裝飾,以及屋脊的弧度,就可以知道這是一種將雨水快速導流的設計,雨水順著弧度而下,並不會聚集在屋脊上的生石灰上,在這個翹翹的尾巴裡面所夾藏的是竹條,本身竹條韌性大,強度夠,吸水快當然也導水乾燥快,還有一點就是便宜、取得容易,竹材在建築裡面占了很重要的一環,所以在開發初期的農民而言是一種最好的建築材料;就因為乾燥快,所以在風吹日曬的環境之下,可以歷久不衰、持久不倒。

 

参照來源

唐朝劉鯨,《隨唐嘉話》,王右軍《告示文》,開元初年,潤洲江寧縣瓦官寺修講堂,匠人於鴟吻內竹筒中得之。

唐朝蘇鶚ㄜˋ,《蘇式演義》,蚩者,海獸也。漢武帝作柏樑殿,有上疏者云,鴟尾尾之精,能辟火災,可置之堂殿,令人多做鴟字,見其吻如鴟鳶ㄩㄢ,遂呼【鴟吻】。

資治通鑑記載,宋太祖開寶五年,其餘官稱多做更定,除去鴟吻。

因為外型就是兩個尾巴往上翹,所以又有稱為【鴟尾】兩種稱呼,後來才又統一名稱改為【鴟尾】一詞,來稱呼大殿屋頂上的神獸裝飾。

《陳書、高祖紀下》,戊辰,重雲殿東鴟尾有紫煙屬天。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書證》,〈東官舊事〉何以呼鴟尾為詞尾?張敞者,吳人,不甚稽古,隨宜記注,逐鄉俗訛ㄜˊ謬,造作書字耳。吳人呼祠祀為鴟祀,故以祠代鴟字。

清朝孔尚任,《桃花扇、截矶ㄐㄧ》,月昇鴟尾城吹角,星散旄ㄇㄠˊ頭帳點兵。

     在屋頂上的裝飾可不只【鴟吻】這一種,在屋垂四角常常見到有好幾種陶偶坐著面向外,不要說是老外,就連中國人、台灣人、華僑,都不ㄧ定叫得出所以然來,只知道這是代表裡面主人的尊貴等級而已,但是到了台灣,蔣介石卻破了這個規矩,使用帝王等級的制度,在古代有一句說法【會遭天譴】。

    屋頂上的九種陶偶分別是,

『行龍』、『飛鳳』、『行獅』、『天馬』、『海馬』、『飛魚』、『牙魚』、『狻ㄙㄨㄢ猊ㄋㄧˊ』、『獬ㄒㄧㄝˋ豸ㄓˋ』

『堂屋』、『廳屋』、『門樓屋』、『廊屋』、『散屋』、『營房屋』瓪

    

贔屓鰲作碑

    贔ㄅㄧˋ屓ㄒㄧˋ是傳說的一種古代生物,以前古人常說龍生九子,實際上古書是記載龍生的孩子裡面有九個不成龍,贔屓就是蠄ㄑㄧㄣˊ頭﹝沒有角的海龍稱為蠄﹞鱉身。在日月潭玄奘寺就可以看到贔屓負著石碑。

    傳聞龍生下了九個無法成龍的孩子,這九個孩子分別是:

喜歡吞食的【鴟ㄓˋ】;喜歡負重的【壩上】;喜歡文章的【贔ㄅㄧˋ屓ㄒㄧ】;喜歡爬高走險的【嘲風】;喜歡游水的【螭ㄌㄧˊ】;喜歡音樂的【困牛】常見到在樂器上面的雕刻;喜好刑罰好訟的【狴ㄅㄧˋ奸】常見到在大獄、牢房的雕刻;喜好殺戮的【睚ㄧㄞˊ眦ㄗ】就是在刀具上面張牙舞爪;喜歡鐘鳴的【浦牢】在大鐘上可以見到。

參考來源

西遊記,第四十三回,敖順:龍生九種,九種分別。

呂不韋,《呂氏春秋、舉難》,孔子曰:龍食乎清而游乎清,蠄食乎清而游乎濁。

唐朝柳宗元,《訴蠄文》,零陵城西有蠄,室於江。

宋朝王安石,《李公神道碑》,伐石西山,作為螭龜,營之墓上,勒此銘詩。

明朝焦竑,《玉堂從語、文學》,一曰贔屓,形似龜,好負重,今石碑下龜跌是也。

諸人集,《堅瓠十集、龍九子》,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

  

交趾陶 > 泥塑 & 剪黏】、古代稱為【貼】、【貼片】

    台灣傳統建築承襲中國南方的傳統,歷史記載,荷蘭統治時期末就已經有工匠聘自閩、粵,材料也自大陸渡過黑水溝來台灣。從移民建築的特徵來看,他們所建的建築包括住宅及祠廟實際仍為閩、粵建築之延伸。 閩、粵的古建築盛行在屋脊或墻上施以『泥塑』及『剪黏』的裝飾。泥塑也稱為『灰塑』或『彩塑』。 早在唐代敦煌石窟中即可見到彩塑藝術。剪黏也稱為『剪花』或『嵌瓷』,將陶瓷片嵌在泥塑形體之上,中國古代較為罕見,但古羅馬回教建築卻有這種稱為馬賽克的裝飾作法。台灣傳統建築大量運用了泥塑與剪黏的裝飾。這種裝飾即是閩、粵、臺古建築之特色。

剪黏的演化由來

    根據文獻上的記載,發現了建築的演化史,最初的屋頂裝飾非常樸素,所採用的裝飾都是以整個的窯燒作品為主,怎麼說呢?原本的屋簷、屋頂的裝飾部份是採用陶製品,堪入伸出外面的『衍架』上面,藉此有幾種可能性,防蟲蛀、日曝老化龜裂、裝飾、避邪、身分地位,以上都有可能,但是依據深入了解燒窯製作過程之後,才知道原來更費時間和金錢,畢竟需要了解燒窯作品所需要的尺寸、數量以外,製作過程中還不一定會是完美的作品,所以失敗率高,或許要堪入的尺寸大小差了0.5公分,或許顏色不對,或許數量不足造成左右裝飾不均衡。

   

   於是採用簡單一點的方法,將這些裝飾搬遷到屋頂、屋脊,所以變成了窯燒作品進化改為『交趾陶』作品,這時候裝飾的部份便簡單多了,不需要因為等料的問題耽誤許久,更不會作品左右不對稱而失去美感,反而可以預先做好成品,再選用適當的「人偶」、「獸形」來裝飾,但是裝飾的需求量也不是很大,在市場上容易造成囤積,樣式也不一定會讓人喜歡,於是基本的「獸形」、「人偶」被保留了下來。

    在特殊的大型裝飾需求上改變了,這時候就是『泥塑』的興起,工匠師傅們所使用的泥塑裝飾基礎材料就是灰泥(以石灰石燒製或海邊的蠣殼燒製、貝殼等燒成)、砂以及棉花(或麻絨)三者以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為了增加黏度,常再摻入烏糖汁或糯米汁。為了延緩乾燥,減少裂縫,也常加入煮熟的海菜汁,也稱為海菜精。這幾種材料混合之後,再以人工方式搗成糊狀,直到出油為止,此時黏度最高,最適合製作泥塑。匠師在現場施工所完成的。但也有提前預鑄的作法。

 

  古時泥塑骨材一般都使用鐵絲、竹條或木條當骨材,傳統泥塑神像內部即用木質骨架。古代都是用生鐵絲是最好的材料,不容易龜裂是特點,現代則採用熟鐵絲;製作過程中摻入色粉的做法比較少見,泥塑之後再塗上油漆顏料,彩度較高。通常都是臉部採用預鑄法,直接將臉部表情完成;到了現場再用剪黏的方式完成其他身體細節,比如說龍的鱗片、人物的衣服外表模樣、小船、武器等等,在製作現場依手腳姿態循勢變化黏到身體上。

  剪黏是一種在建築屋脊上現場製作的藝術,具有即興創作的特點,因此剪黏重視構圖與花鳥人物的姿態,適合遠觀,其細節大而化之,較不適合近看。但近代也有鑲嵌在壁上的作品,樓閣人物的細部一覽無遺,朝向精緻化發展。

  剪黏是將剪好的瓷片嵌入未乾的泥塑上面,有如穿上一件多片的瓷衣。捏塑灰泥時要稍瘦一些,才有足夠餘地嵌上瓷片。泥塑體本身也是層層加厚的,直到最後一層時,等到半乾狀態即可開始插入瓷片,依各種題材而有不同角度之插法。

     然而磁片的堆疊插入所需要用到的材料相當複雜,整個乒湊之後才知道原來是一個破碎的碗,根據記載,當時工匠所使用的剪黏主要材料就是『碗』,依照將泥塑骨材所想要雕塑的外型曲線,剪裁碗片黏貼而上;文獻記載還有提到,有些富裕人家甚至為了整體造型,買入整批整箱不同顏色的碗、跌、盤,原封不動的交給剪黏師傅成為剪黏的材料,這些整批整箱的碗、跌、盤等等都是新的,並非破碎的丟棄物。

    由此可見當時一件作品是多麼的不容易完成,所要耗費的時間、金錢,並非一般人所能負擔。

 

    現代稱為屋簷接引雨水的導向槽,古代有幾種說法【切】、【橺ㄐㄧㄢ】,與【簷】是不相同的。檐有幾種念法【檐ㄧㄢˊ】、【檐ㄉㄢˋ】只有念【檐ㄧㄢˊ】才是作用在屋簷承接雨水用。

參考來源

《爾雅、釋官》,檐謂之樀,屋之四垂也。

《淮南子》,橑檐椱題,檐屋垂也。

 

 

篇四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