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築由來、李誡法式圖庫、近代閩式建築演變﹝二﹞
篇二
闕
什麼是闕?或許都不知道何謂【闕】?這個確有它的特殊含意存在,了解【闕】為何物,就了解當時社會變遷居安思危的含義和作用。
《禮記》,天子諸侯臺門天子外闕兩觀諸侯內闕一觀
《白虎通義》,門必有闕者,何為闕?所以釋門別尊也。
《風俗通義》,魯昭公設兩觀於門是謂之闕
《爾雅》,觀為之闕﹝宮門雙闕也﹞。
看到這邊保證有看沒有懂
《三輔黃圖、雜錄》,闕,觀也。周置兩觀以表宮門,其上可居,登之可以遠觀,故謂之觀。
整合以上的解釋就是說,房屋外面兩側的遼望台就是【闕】,主要由來就是在早期防止敵人入侵的哨站。
但是在寺廟的【闕】,又有很大的不同用法,因為寺廟沒有活的敵人要攻打、入侵,反而是防止邪靈、惡魔,所以寺廟的【闕】就有了很大的改變,取代遼望台的就是兩根高高的石雕柱,上面的石雕就是一些珍禽異獸,用來保護裡面所祭祀的亡靈。
《金石萃編,漢祀三公山碑》,就衡山起堂立壇,雙闕夾門,薦牲納禮。
清李富孫《魏漢六朝墓銘簒立》卷三,闕者,墓道外所立石闕,古人即題氏諱官爵於上,以表示之。
但是…在唐代的解釋又有一些些不一樣的用法,屬於一種表揚的形式,就有如【貞節牌仿】,就是一種闕的建築形式。
《舊唐書、朱敬則傳》,三代旌表,門標六闕,州黨美之。
清方以智《通雅、宮室》,士大夫閥閱之門謂之闕…閥閱二柱,相去一丈,柱端安瓦筒,號烏頭染,謂之闕。
綜合以上的結論,所以…【闕】可以解釋為最外面的那一對石柱,也可以用來解釋現在的【山門】。
山門
「山門」是一間寺廟的門戶,它界定了寺廟的內 = 佛、外 = 俗的界限。因此,一旦進入山門,則意味進入了佛境;然而取名為【山門】另一個意義,是有【山則靈,有水則鳴】的涵意,當然也是希望精神的寄託可以靈驗。
參考歷史早期的佛寺,大多興建在城市中,後來,由於歷史上先後出現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等三位皇帝,因政治、經濟、信仰等因素,而有滅佛的舉動,史書稱之:「三武之禍」。僧人為了避難,逃往深山內隱遁,待事件過後,便在山上建立寺廟,並且在山腰處築門為界,此門稱為「山門」,進入山門,即表示進入佛寺的範圍。隱喻不問政事,與世隔絕之意。
在建築史上用近代﹝大學的課程400年近代建築史﹞的解說來了解這一個鹿港龍山寺的山門如下
【屋頂為採歇山重簷式的重簷四垂頂,翼角曲線柔順,散發出秀麗挺拔之氣勢,且顯現出尊貴的氣度。「歇山」是指四面垂簷的屋頂,「重簷」則是指有兩重屋簷。
形式上,原是為三開間的,但其總面闊不過六公尺半,而檐高近四公尺。因此,正面雖有四柱,實相當於單開間。山門平面略近方形,在不過十多坪大的建築上,竟有十二根柱子,再加門洞上的支撐,則共有十四支柱子了。所以在感覺上,此山門似乎是一座較大的建築壓縮而成。
山門內部的結構並非照慣例用屋頂組成,因此沒有大樑做足夠的出挑。當時的匠師大概覺得跨度甚小,縱深不過兩公尺餘,故沒有必要使用一般的樑柱的體系,就在門楣上直接用斗、枋疊上去了。因此,整個結構讓人感到乃是用木材堆積而成。自樑之上,並使用了七層斗、枋之單元,疊了一公尺七的高度,上承支撐屋脊的三架樑。為了固定脊線上的層層上疊的枋子,依本省作法的通例,使用了連拱,在垂直於門楣的方向又如了兩個斗位,因此使得整個架構,頗近似井幹的作法,縱深每五十五公分左右就有一列枋子。
從門楣到屋脊之間逐層以斗拱和樑枋相疊,一共有十層,角樑的後尾互相交叉,並以小「瓜柱」鎮住尾端,形成槓桿平衡,以支撐整個屋頂的重量。同時,這座山門與圍牆之間的關係亦甚奇特。它不但沒有可以關閉的門扇,而且整座建築跨在圍牆上,若即若離,顯然不準備發揮真正隔離的功能,只是門戶的象徵。】
以上的解說標準是大學的一般通俗研究解說,知道現代的學問實在讓人匪夷所思,又查不到原出自哪裡、根據哪一個條例或是哪一本書講解,幾乎是依照【形】、【意】來統一稱呼,保證有說跟沒說一樣。
山門共有十二根,其中四根「圓柱」直通上層的屋簷,是山門的主要結構。八根「方柱」支撐下層屋簷,互以樑枋連繫。其中特別的是,為防止木柱受潮腐爛,在每一圓柱的下方,皆有「覆蓮華 = 覆盆」造形的石雕柱礎,又稱【寶裝蓮華】。等一下再講柱子。
但是換一個古代的建築學來解釋山門建築
根據1103年北宋建築大師李誡的著作【營造法式】所施工方法和解釋來說,內4根圓柱代表四季運行生生不息,外8根方柱代表八方;也就是說【全年四季生生不息,四面八方匯聚而來】,然而書本內所表達的建築工法和傳承解釋,【樑】採用斗字法往上搭建重點是要平均分散屋頂的重量,使用木材好處在於彈性的應力,避免地震的時候遭到搖晃、震動而分散倒塌;【柱】子採用內外層次搭建,以分擔屋頂重量來決定柱子的方位、距離是為了避免地震搖晃的時候產生的剪力,而扭曲了屋頂結構定位,雖然在『枓ㄉㄡˇ』、『拱ㄍㄨㄥˇ』、『衍架』、『飛昂』、『斜柱』、『侏儒柱』、『舉折』、『柎ㄈㄨˇ』、『檐ㄉㄢˋ』,平均接收了屋頂瓦片的重量,及中到柱子上,但是屋簷外面伸出去的飛簷部份還要依靠『斜翹』﹝協翹﹞將重量轉進來壓入房屋內部,依靠屋頂內側的重量形成平衡狀態。
大殿外24根圓柱代表【二十四節氣】,然而圓柱為何是紅色的?根據新加坡王成材博士,的考古挖掘地底的唐代西安城,發現圓柱上的紅色粉飾,經過化驗含有【紅磚的粉末、糯米粉、生石灰等等】,重點在於防蟲蛀所以才會使用到紅磚粉和生石灰,利用糯米的黏性塗抹在柱子上面,後人有樣學樣,也不知道是學的不正確、簡化施工、偷工減料,或許是需要華麗的外表,所以改用生漆裝飾,目前無從得知原因所在,不過還是沿用了原有的紅色粉刷。(新加坡王成材博士的有關解說如果有誤請指證。謝謝!)
好像全台灣只有我是這樣解釋的吧!
參考來源
北宋李誡,《營造法式、營造法釋卷十三、泥作制度》,用泥,其名有四,現、壒ㄍㄞˋ、塗、泥。用料有石灰﹝燒化的蛤蠣粉末﹞、土朱﹝紅土粉直接燒化城磚粉狀﹞、膠土、墨煤、麤ㄘㄨ泥﹝粗泥﹞、黃土、白蔑土、麻等。視情況混合所需材料。
柱
依據台灣目前學術界說法【柱子】分為四等,最高等級為【石雕龍柱】或是【石雕鳳柱】,其次為【圓形柱】,再次一級【八角柱】,最後等級【方柱】。
但是依據北宋皇帝所定下的建築學標準,也就是咸平六年宋真宗下旨編修完成的《營造法式》,記載整個標準和說法完全不同。
通常進入山門之後,迎面而來的是兩支雕龍刻鳳的石柱,最外圍左右兩邊的柱子是【角柱】,也就是方形有菱角的柱子,但是也不見得所有的寺廟宮店都一樣。
【角柱】以石製材料,每長一尺則方四寸,最大不超過一尺六寸,五尺以上為基準,高每長一尺則方三寸五分。
參考來源
《春秋》,莊公丹宮楹。﹝丹 = 紅色;楹 = 柱子﹞門外的兩根柱子。
《禮記》,天子丹,諸侯黝堊,大夫蒼,士黈。黈色黃也。﹝黝 = 黑色;蒼 = 青白色﹞
《白虎通義》,門必有闕者,何闕者?所以釋門別尊卑也。
晉朝崔豹,《古今註》,闕觀也於前所標表宮門也其中可居登之可遠觀人臣將朝至此擇司其所闕故謂之闕其上丹壁其下皆畫雲仙氣靈奇禽怪獸以示四方蒼龍白虎元武朱雀並畫其形。
侏儒柱
侏儒柱就是短短小小的,他坐落在在主要的柱子上面的層層橫樑中,數根橫樑中架著二或三根的侏儒柱主要有幾個原因。
1. 讓抖、栱有地方可以安放,接收了抖、栱來自屋瓦、柎片的重量。
2. 交錯的井字型有穩定的效果,不怕地震的左右搖晃。
3.
參考來源
《爾雅》,樑上楹謂之棁ㄓㄨㄜˊ,侏儒柱也。
揚雄,《甘泉賦》,抗浮柱之飛〝桪〞,浮柱即梁上柱也。﹝古字打不出來,用新字代替 => 〝桪〞﹞
北宋李誡,《營造法式、營造法釋卷二》解釋,掇掇ㄓㄨㄟˋ儒也,梁上短柱也,掇儒猶侏儒短,故因以名之也。
瓜柱
並非承擔重量的柱子,而是承擔來自左右不同應力的柱子,而且不接觸地面,而是吊在半空中,就是因為在最外面抓住屋簷角落的架構,所以整個屋垂的斜斜架構才不至於鬆散,就好像有點類似鎖的功效,因為是懸在半空中,而且有時候又做的短胖胖的,所以又稱為【瓜柱】。
柱子上,屋瓦、柎片下,大量採用木頭結構將分散在屋頂重量的屋瓦、柎片重量集中在一起,交叉式安放的一種結構,承擔了讓屋頂檐的曲度,保持數百年不變,甚至千年;也因為木製的枓、拱結構承擔重量,所以本身擁有木製彈簧一般的功效,抵擋了一般地震的應力,讓重量集中在柱子上。﹝形狀就像現代所稱呼的湯勺,只不過是方形的雙頭方勺﹞
參考來源
《禮記,少牢饋食禮》,司官設壘水洗於東,有枓。
《史記、張儀列傳》,反斗以擊之。﹝現代說法來看,拿杯子去敲別人的頭,真沒禮貌﹞
唐朝司馬真,《索隱》,凡方者為斗,若安長柄,則名為枓﹝ㄓㄨˇ﹞,尾即枓之炳,其形諾刀也。
唐朝段穀,《市 中狂吟》,任狂風吹,連簷破碎,枓拱斜敧ㄑㄧˇ,看著倒也。
《爾雅、釋官》,大者為之拱。
斜柱
古書上有寫這種建築方式,但是目前我還沒在台灣見過。不過根據我所學過的木工基礎與《營造法式》上的圖解來看,這是一個類似蹺蹺板一樣的平衡裝置,只是安放的位置在樑上依照屋頂的斜度安座,兩端各有一個承接的角度,將【枓】或是【拱】的重量上下、左右承擔起來,避免被自己的屋瓦重量向外推擠或是向內壓垮。
北宋李誡,《營造法式、營造法釋卷一》解釋,迕ㄨˇ在樑上兩頭相觸迕也。
篇三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