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9-12 11:42:03大班

鼓山區宏遠讀經幼兒園-讀經方法:精、熟、悟、用、巧、新

    讀書要講究方法。方法對頭,事半功倍。一些大德告誡說:讀書貴在讀經典,讀經典貴在熟讀。熟讀而後能悟,悟而後能用,用而後生巧,巧而後出新。這也是經典誦讀工程推出的初衷。總起來就是「精、熟、悟、用、巧、新」六個字。


    其中,悟、用、巧、新這四個過程中是有解釋的,但是解釋最好在精、熟的基礎上進行。至於在心無旁騖、一心熟讀的過程中開悟、證悟,那更是了不得的事情,一般所謂解釋都用不著了。



    讀經典就是平素說的精讀。精讀就是選擇最好的書來讀,把它讀熟、背出來,默寫出來。一熟了就把書本變成自己的東西,等於放在自家的倉庫裡,在哪個櫃子的哪一層,都知道。隨用隨取,不會搞錯。用多了,自然心靈手巧,會有神來之筆、天造之功,不曉得哪裡來的新思路、新主意、新做法。孔子在《周易·系辭》裡說「陰陽不測之謂神」,渾然天成,大概就是這種境界了。



精、熟、悟、用、巧、新——六個字中,精、熟是根基,悟是關鍵。


    「悟」是左邊一個心(忄),右邊一個我(吾),我自己心靈開悟,自己證悟。自己懶得去悟,等著別人講解,久了自己大腦萎縮,心機不轉,手腳不靈,把自己廢了。或者好為人師,講個不停,不給別人自悟的機會,造成他人大腦萎縮,心機不轉,手腳不靈,等於把別人廢了。古德說:「塞人悟門,罪莫大焉。」別人的悟門不要塞,自己的悟門不要堵,有人認為這是中國古代經典教育的一大訣竅。


這個訣竅,

第一是充分相信每個人自己的力量。用現代話說,是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自己學習為主,反過來就不行。譬如母雞孵小雞,剛剛孵幾分鐘,就迫不及待,用喙把蛋殼啄開,結果連蛋黃蛋青都流出來,小雞連影子都沒有,這就叫塞人悟門。



開門迎客,太客氣了,熱得燙手,搞得人家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搞得人家不好意思再來,就是關門的高招,拒客的妙策。開早了,開多了,開寬了,開深了,都是塞。簡言之,濫開就是塞,把學生耳朵捅開往裡灌,就是塞。這裡所謂學生,包括一切讀經典的人,小孩子和大人都算,讀經典的老師也算,因為老師讀經典的時候就是學生。



第二是尊師重教。經典是聖人賢人的話,聖賢是大家的老師,我們讀經典,就要對聖賢和聖賢的教導起恭敬心、尊重心,自己功力不夠的時候,不要隨便解釋,不要望文生義,不要勉強猜測。怎麼辦?熟讀了再說。熟讀就是接觸聖賢的原話,等於親聆聖賢教誨,「和聖賢為友,與經典同行」,好比聖賢就在眼前,無比親切,耳提面命。直接聽聖賢講話,直截了當,不摻水,無盜版,不需要中間人傳話,不輕信道聽途說。



第三,得意忘言,離名絕相。語言這個東西,難得說圓滿。「名可名。非常名」,言不盡意、「一解釋就錯」的情況多,更何況意不盡理、理不盡事。聖賢的話,句句實在,不止是說說而已,根本是實證所得。實證所得之意,往往是普通的言語說不盡、道不明的,常常是因人而異、看人說話、因材施教的,貴在對機,貴在得意忘言,離名絕相,付諸行動,在踐行中體悟、證悟,而不是尋章摘句,死讀書,死講解。



第四、各類經典的解釋,需要過來人,需要明白人,更需要聖賢身教。按照《說文》,所謂「教」,乃是上行下效的意思。身教重於言教。說多了,言過其實,自己沒實證,別人也沒實證,就容易把說教看破。看破了經典,誰還讀呢?也許是沒看破,真的看破就好了,得意忘言了。翻開《論語·陽貨第十七》,孔子說:我不想說什麼了。天說了什麼呢?四季運行,萬物生長,天說了什麼呢?《論語·裡仁第四》又說: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如果沒有實證的解釋,沒有嚴格的踐行,沒有得意忘言的功夫,很可能把經典解釋成離經叛道的空話、大話、怪話。有識之士預言:知識經濟中,最大的風險乃是知識風險,經驗風險。強不知以為知,就是風險的一種。這也是古人經常提醒的。這個提醒值得注意。在沒有聖賢的場合,雖然人人可以暢所欲言,但是不可自以為是。相互交流、共同探討是可以的,是值得提倡的,但是把一孔之見和主觀臆測當作真知灼見,用以註釋經典,就可能害人害己,很可能會把解經變成毀經,鑄成大錯。



第五、自悟貴在無心。有心悟道,難得一悟。無心悟道嗎?然而無心則無我,誰在悟道呢?都值得思考。《論語·子罕第九》說,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看來是主張把我字丟掉,把偏狹的臆測丟掉。雖然說代人吃飯、替人讀書、替人悟道都做不到,然而自己親自吃、親自讀、親自悟的時候,卻不能自以為是「皇上」,反而要放下這個「朕」、這個「我」、這個皇位,學「無位真人」,虛懷若谷,上下與天地同流,拜眾人為師,才成。



不過這樣一說,似乎已經在解經典,進了自己所設的禁區,因此需要補充一句:此話屬於自言自語,也可以作為暢所欲言的一孔之見,僅供交流。有了這種心理準備,雖然有所註釋,有所交流,大概就不擔心毀經之過了。



正如《楞嚴經》歷數修行中種種毛病偏頗時所說的三句話:「暫得如是,非為聖證。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又說:「悟則無咎。」用科學精神來說,就是主張在研究實驗過程中,不要把階段性成果(暫得如是)當作最終真理頂禮膜拜(非為聖證,不作聖心),明白了這一點(悟),有些毛病缺點也不要緊(則無咎),也是好事(名善境界)。否則就會把片面的東西當作全體(若作聖解),迷在局部出不來,很容易犯各種錯誤(即受群邪)。



第六、以經解經。經典讀多了,融會貫通;這本經典講得詳細的,那本經典中可能只是提一下;這本經典沒說的,那本經典可能說了。就一本經典而言,前文沒說的,後文可能說了;一處簡單提到的,別處可能詳說。多讀經典,用經典註解經典,靠經典領悟經典,是個好辦法。

有了好書,有了好方法,那就開始讀吧。

 

文章來源——《中華經典誦讀工程叢書》序

我要回應(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