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外婆
第一次進到醫院的太平間,那異常安靜的氣氛和平常熱鬧的門診大廳似乎不太一樣。進入裡面,是集團經營的殯葬業,由兩位穿著像“大哥”的人負責接待。到了停放遺體的房間,已有幾位舅舅和阿姨到了。我陪媽媽看外婆的最後一面,看她瘦弱的身體,嘴巴張開沒有合攏,但表情很安祥。聖經上說:「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創世記二:7)。人若沒有了生命氣息和靈魂,肉體就會逐漸脫水腐壞。聽舅舅說安養中心送來醫院急診,急救二十分鐘後無效,他願意放棄侵入性急救,沒有電擊和插管,所以外婆不用受太多的痛苦。
媽媽一看到外婆,就難過地哭了起來,邊哭邊說:「媽媽一路好走!」。我不知道如何安慰媽媽,只好拍拍她的肩膀,並且幫她禱告。後來所有的阿姨和舅舅們都到齊了,就和葬儀社討論有關喪事的處理方式。雖然身處在現代化的社會,但還是受到傳統的思想限制,以兒子的意見為主,所以就讓舅舅們去商量。其實身為大姐的媽媽,自從外婆中風這十一年來,大部分都是媽媽在負責的,有時還得帶著兩歲的外孫去區公所申請補助,或是去安養院看外婆。而且因外婆沒信主,當媽媽說基督教沒這麼多習俗,想簡單辦理喪事就好。沒想到大舅竟然說「你們基督教的不要插嘴」,讓人聽了真是難過。我只好勸媽媽,由他們決定,但也要由他們負責。
當他們簽約的時候,悲傷的氛圍馬上轉變成現實的金錢與數字。當我們坐在大廳的時,媽看到在遺體間旁邊是員工休息室,生與死似乎只有一牆之隔。我說這沒什麼,辦公室裡有人還在玩電腦線上的遊戲呢!在這裡,生與死的界線好像沒有太明顯的差距。
後來他們採用佛教的儀式,我坐在大廳禱告聽到媽媽放聲大哭的聲音,本想過去安慰她。但是換個角度想,就讓她哭一哭吧!把這些年對自己母親心中的怨恨與不捨,都盡情地發洩出來吧!
現代人生活忙碌,親戚要全部集合起來似乎不太容易,只有在婚禮或喪事的場合才碰得到。在等待中,變成大家聊天的時間。已經許久不見二舅,最近女兒已結婚。三舅的兒子,小時候給媽媽帶過幾個月,現在已是機器人研究所的學生,今年即將畢業。這些人的變化與成長,不知道外婆知不知道。但我想外婆更希望生前在安養中心時,能有更多的人去看她,而不是讓她孤單的等著家人來看她。
外公與外婆生養眾多,共有四女四男。老媽是長女,三舅和四舅只和我只差十歲和八歲。從小媽媽是由她的外婆帶大的,直到九歲才回到自己的家。當年外公在糧食局做事,他們不但要常常全省搬家,媽媽還要負責照顧弟弟妹妹。媽媽的功課不錯,是讀當年的台中女中。因家境的關係,買不起棉被,只好放棄師專的資格。後來她在新光實業當採購,但因當年日本商社的規定,生小孩就要離職,所以她就做家庭主婦,培養我們三個女兒。
因為外婆不太會煮飯,生一堆小孩,有生病的就帶去公司,請媽媽帶去看。由於是長女,賺的錢都要拿回去養家。在加上外公生前愛喝酒賭博,在媽媽小時候常打她,以至於她到現在只有三顆牙齒是真的,因為好幾顆是被外公打斷的。後來外公過世,沒多久外婆就中風住院。後來因SARS轉過幾次安養院,這中間的手續還有補助津貼等都是媽媽去辦理和申請的。也許是從以前到現在的壓力,以至於媽媽心中累積很多的怨恨。外婆的死,對媽媽來說雖然不捨,但也是一種解脫,因為心裏的重擔和仇恨終於可以卸下來了。
由於我是長外孫女,對於外婆有較深的印象。她中風前常說,我小時候和她去買火腿;結果火腿掉下來,我邊哭邊追。小時候她曾送我一個毛線編織的娃娃,穿著紅色的蓬蓬裙,裝在玻璃框裡。外婆的手很巧,在國中時教我鉤毛線,終於完成毛線鞋可以順利交作業,如今還收藏著呢!
雖然信仰不同,但希望外婆能到她想去的地方。也希望上一代的恩怨與仇恨都能放下,讓我們往前走,迎向新的人生。
爭著基督教 佛教儀式
對於死者又有何幫助
天堂跟極樂世界
又有何不同?
死後才在對這些雞毛小事關心
的確遠不如生前的多加照看
加油歐!
人在世時多做些
才不會讓自己有遺憾
外婆中風十一年
如今也算解脫
請節哀~
我能體會那種生離死別的痛苦!因為我阿母抗癌六年,
我也一直在她身邊陪伴她!我心很痛!
看著她生病到離開,心中的痛一直到現在不能痊癒!
真的!或許這樣離開,對她是一種解脫吧!
也希望妳外婆一路好走,別再受苦了~
希望妳心中的痛能早日痊癒哦! 2009-06-06 09:5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