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著石頭,走進大海的懷抱
本文也刊登於2016年12月號 文化桃園
短短一年之間,同一個海灘,同一批石頭,抬他們、翻轉他們,安置他們的「人類朋友」的手,從20隻一下子變成2000隻,石頭若是有知,想必大大吃驚,這變化未免也太驚人了吧!
2015年桃園推出了第一屆石滬文化祭,大家像辦喜事般忙著準備,忙著佈置,忙著張羅吃的喝的,然後歡天喜地迎來了好大一批貴賓參與,其中大約有10位貴客撩起褲腳站在淺灘上抬石頭,參與了石滬再造的奠基儀式。而在一年後的今天,石滬重建工程正式啟動,居然有至少一千人次參與重建見證。
這便是2016年桃園地景藝術節重頭戲之一,在號稱台灣石滬之鄉新屋推出的「千人築石滬」大活動。
台灣石滬之鄉這名號其來有自。台灣有石滬至少已有三百年,但以往大家多半只知澎湖石滬多而又密集,儘管淡水古名滬尾,原由乃因那兒是北海岸石滬大陣之最尾端,但當地石滬早已潰毀而只剩古地名;此外,台灣已少有石滬故事可提,連個傳說都不復聽聞。
然而,台灣本島的石滬依然默默存在著,不因人們的遺忘而掩其風華。在苗栗後龍猶剩兩口半殘缺古石滬,在新竹新豐也還剩兩口殘跡。再往北,過羊寮溪,進入桃園市境海域,人們當會赫然發現這裡的石滬殘存口數眾多,甚至還有沿襲三百載古老漁法仍在日夜傳承,是本島海岸線上唯一還在現役中的石滬。
新屋石滬群存在已歷數百載,當地海濱人家視為尋常物,後來卻被「發現」,這是2013年的事了。
屢建屢坍,越剉越勇
那一年,新屋在地社團愛鄉協會進行導覽和田野調查訓練,「發現」了散置海岸的石滬群而驚喜不已,立刻組成採訪團徹底探訪石滬,把整個新屋石滬群的尺寸方位、保存狀況甚至前世今生詳加調查一番,當年6月間出版「新屋石滬傳奇~全台最大石滬群田調實錄」,這是新屋石滬首次被詳實曝光,也是首見於台灣近代媒體,引起各界矚目的當年重要新聞。
接下來,各地學校、社團及遊客一波波組團前來參觀,石滬聲名鵲起,愛鄉協會即時將石滬旅遊定位在海洋教育而非漁獲捕撈,以保海洋資源之永續。爾後從接待導覽,順勢發展為築滬工法研究,更進一步尋求重修重建以保存這項先民傳下來的智慧結晶。步步穩健,循序而行。
石滬,不過是在淺海處擇地砌道石牆,利用潮差攔捕魚獲,學問何在?事實上這牽涉到海洋潮汐、洋流、風向、結構力學…諸多專業,缺一不可。外行人試圖構築,不說兜得到兜不到魚,也不談頂不頂得住颱風狂浪,光是一個漲潮退潮往往就坍掉了。先民或許不知其中專業科學的原由,卻能精準的築砌,精確的在一波漲、退潮之間攔下魚群,並能長期使用,這真是讓人驚歎的絕活!從2013年以來,愛鄉協會不斷探究石滬工法,返覆試驗,且還透過新楊平社區大學研發標準SOP作業流程,卻還是屢建屢坍。在每一次的築建、坍塌之間,協會的石滬工班人員越剉越勇,因為他們明白這裡頭藏有了不起的學問,值得探究。
這也就促成了2015年的第一屆石滬文化祭。在這一年,愛鄉協會推出了第二本書:最美西海岸之自遊書,協會人員籌備第二場新書發表會,水到渠成的把石滬之重建企圖納入活動主軸,並定名第一屆石滬文化祭。鄭文燦市長聞訊趕來,目睹了石滬的壯麗,也看見了這一群認真搶救石滬文化的鄉親朋友,當他抬著重重的石頭,認真的為石滬重建奠下了第一塊基石,他明白桃園沿海又將新增一個亮點而當場宣佈,明年,讓我們號召一千個人來築石滬,合力來辦一場千人築石滬吧!
期待以久的一刻
2016年9月11日星期日,風和日麗,海風拂面。
準備工作數日來分頭進行,一切備便。一大早各路工作人員、學生、志工、自願投入的社區父老…從四面八方集結而來。這一趟並不容易,地景藝術節海邊主場域已經交通管制多天,大家必須各自謀求到達的方法,卻一波波準時趕到集合點,戴上斗笠和手套,穿上示別背心,佩上各不同單位的識別證,人人摩拳擦掌,期待以久的這一刻就要來臨,今天他們將在三百年來首次啟動的復刻石滬大業中獻上自己的一分力量。
更多民眾聞訊湧到,今年海岸地景藝術參觀動線拉得好長,單程就超過八公里遠。他們從遠遠的永安漁港一路走來,滿心歡喜的看到了巨大的海膽,看到了漂亮的大螃蟹,人潮一路朝南匯流,來到了中央結點觀海亭,直接就自動留駐下來,千人築石滬,多麼好玩,多麼有意義的活動,誰不想插一咖!
鄭文燦市長時間拿捏得巧,良辰吉時,動土的時刻了,市長也到了。一千雙腳踩上軟軟的沙,兩千隻熱情的手,伸向了海!
石滬區濕滑,石滬上卻長滿銳利的蚵仔、藤壺,石滬的間隙裡各種螃蟹爬竄,他們要走過這長長的滬堤,去到坍垮處進行修補,這一趟走得好不艱辛,卻也好不興奮,沒有人幹過這樣的事啊。
坍垮處可不只一處,下海的男女老幼、市府官員、媒體記者,依著愛鄉協會數月來培訓的石滬工頭引領到不同的位置,一聲令下,千手齊揮,汗水齊飆,照相機和錄影機咔嚓不停。這是教人感動的一刻,這一刻,彷彿與三百載行走在斯土的先民交集了。昔時究竟是道卡斯或那一個族群在此擇地構建石滬,為我們留下如此瑰麗而且偉大的建築雖已不可考,他們卻是我們可敬的先民無疑!
百年風華恢復舊觀的契機
不必把時間推得太遠,僅僅三、四十年之間,石滬漁業在新屋、新豐、後龍不約而同已起了重大的變化。
目前還居住在濱海地區的老一輩人士指出,他們年輕時參與石滬捕魚,即所謂「巡滬」工作,常見一個潮汐下來,滬池中魚群滿滿,多的是目前已經少見也難以捕獲的所謂「高級魚種」在水中擁擠著比肩迴游,往往一次收獲撈捕得整個聚落的人都吃不完。但近年以來由於海洋污染,漁源迅速枯竭,好景早已不再了。
所謂巡滬,便是退潮時石滬滬主收獲的時刻。石滬滬堤低於海水漲潮水位約兩公尺,漲潮時魚群隨波游過滬堤,在近岸處迴游覓食,退潮後海水逐漸自石滬的間隙和滬底特設的排水孔退去,魚群就被留下來了。滬堤非得築得平齊,否則會讓魚群有逃走的機會,但何以魚群不會從下方的排水孔逃走呢?這又是另外一種智慧了:排水孔附近甚至整座滬堤的構築秘訣是外層安置巨大的卵石,內層包藏小形石塊,海水退潮,小石塊相互撞擊發出聲響,嚇得魚兒不敢靠近,也失去了逃跑的機會。而巡滬除了捕魚,還有重要的工作,便是巡視滬堤有否坍塌,一有坍潰便須即時補上,否則會塌得更快。近年來魚獲不佳,許多石滬主人不再巡滬而任其坍塌,石滬迅速滅失原因即此。
熱鬧地景節已結束,而百年石滬風華能有恢復舊觀的機會嗎?從十人築石滬一年之間變成千人築石滬的場面,讓人感受到一種希望。
上一篇:體驗古早捕魚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