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23 12:10:35光畫

「經過」後留下的是一種新的開端

英雄人物終將消逝,唯文采風流傳頌千古。李敖在復旦大學演講中強調此一重點:文采風流。他期許當政者效法古人的風流,期許現在學子重視文化的精神。他強調唯有文化能夠流傳,李敖亦如此自許。

電影「經過」,故宮出品的第一部劇情長片,透過導演鄭文堂,演員戴立忍、桂綸美等人編織的故事,試圖帶領觀者進入文化的時光隧道,串聯久遠以前的東坡情懷。或許現代人庸庸碌碌的生命故事,比不上大文豪的人生體驗,卻未嘗不能譜出一種新的體悟。

劇中來自日本的「島」(蔭山征彥飾),對寒食帖的執著,令「陳宇靜」(桂綸美飾)以為是島對書法的追尋,而熱切地介紹她自己最喜歡的篆體給島認識。這段劇情中隱隱訴說著中國文字的精神,正如李敖對復旦學子強調中國文字的特殊,唯有在「正體字」中,才能窺得一二。

當島離開台灣,靜送行時,贈送他一張寫著篆體字「人」的卡片,她說:這個「人」字,像是一個人站著,伸出一隻手。多麼有深意的一個字,人伸出一隻手,是真誠地表徵,是給予扶助,是尋找另一個人。「靜」這個角色,正是「人」的表現,兩筆畫道盡了種種細膩的心思,我想這就是中國文字的最高境界。

行文至此,我要停下鍵盤,拾起筆,前往中國文字的意境中悠遊去了。

(圖說:捷運台北車站的藝廊,展出的寒食帖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