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9-08 02:36:34ka cheng

災難的開始

最近老是看到一些有關電影的文字,例如:「當夢想爬上膠捲。當對白重現溫度。我們看見影像與文字的輪旋舞由,一再上演。」我在想為甚麼人們總是把電影與夢想之類的意象扯在一起呢。

還記得李安來台藝大的時候,他說當你們可以不用理會任何獎項去創作的時候,那是最幸福的時光。如果當一個人快要餓死的時候,還要堅持拍電影的話,那到底叫堅持還是癡?在澳門拍DV可以不理任何票房壓力,不理有沒有觀眾來看(因為根本沒人理你到底拍甚麼),不用擔心自己夠不夠專業,自由自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澳門理應是藝術家的天堂才對啊,在澳門如果有一個人沒錢吃晚飯,但還是要拿起DV拍東西,對那個人而言,相信就是餓死了還是快樂的,或至少他在死前也曾經有過幸福的時光。尊嚴到底值多少錢?一份月入萬五的穩定工作又算甚麼?就在那個烈日當空的下午,背著沉重的拍攝器材,我擦一下臉上的汗,然後問你:「喂,你的夢想是甚麼?」你擦了擦背上的汗,然後回答:「我的夢想就在剛才擦汗的時候實現了。」

觀眾想看的所有奇觀,只要買一張票就可以看到,請問一張夢想的票到底值多少錢?

拍電影是災難的開始,但卻是觀眾夢想的開始,有時候觀眾還會指指點點,用甚麼文化研究、女性主義、作者論來高談闊論,企圖在電影中撿便宜,撿走對他們而言有價值的部份,一層又一層的權力結構,一層又一層的詮釋遊戲。有誰會自作聰明地想過拍片現場那個手拿反光板快抽筋的工作人員的夢想是甚麼?當你跑去問那個工作人員電影是甚麼?他一定回答你:「是災難的開始。」

澳門仍然是藝術家的天堂,因為藝術家都死在這裡,連帶他們的夢想也順便一起埋葬。
太匆匆 2006-09-27 14:46:39

我匆匆的來又匆匆的走...唷! 繼續po文吧~ keep move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