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09 06:01:30ka cheng
嗯,李安…
「李安」、「斷背山」這兩個詞已經成為網絡上的熱門關鍵字,談李安對我自己的意義有兩個:1他唸過台藝的電影系,而我正在唸。2他對戲劇的認識、對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表達使我敬服。
李安當年唸台藝影劇系時,與現在台藝電影系比較起來,其實沒有太大差異,唯一不同地方是二十年前美國片的市佔率一定沒有現在那麼誇張。侯孝賢獲威尼斯金獅獎時台灣沒有成立電影學院,李安獲威尼斯金獅獎及奧斯卡導演獎時,台灣也沒有計劃要成立電影學院,這二十年來台灣都沒有設立獨立於教育部以外的電影學院,電影教育也沒有與整個市場機制作過有機的結合,台灣觀眾在過去十年裡被美國片徹底改變了觀影口味,這証明了一件事:有競爭但沒有進步。因此一位台灣藉導演獲美國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意義在於:你吞了我們的市場,我打你們牛仔一巴掌。
李安的家庭背景、紐約大學的技術訓練、在荷里活的經驗,再加上他對人情的興趣,使他的電影跨越了國界語言、避開了東方主義的論述網,也不能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等傳統話語去描述。對他而言,不管東方與西方,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情,有情就有題材,問題是這個情可以說得多深、多動聽。而他的電影不像一些歐洲大師那麼苦澀難明,也沒有像王家衛般華麗堆砌給人一種虛有其表的感覺,更沒有像一些韓國導演般血腥暴力,他的電影富有戲劇張力,這個張力來自人與人之間不同的立場與位置,沒有大奸大惡,也沒有完美的善人,可以是佳構的,卻不入俗套。
有人曾經說過《斷背山》之中的情,使得東西方之間的文化隔閡面臨崩潰,這只是一種理想,李安只是把這個理想灌入《斷背山》之中而已,《斷背山》在美國造成爭議,把同性戀與異性戀之間的鴻溝放大了(這跟東方文化無關),把美國精神的偶像推倒了(這跟東方文化無關),挑戰/褻瀆了荷里活電影工業的主流價值(這跟東方文化無關),它在美國造成的震撼遠比東方其他國家多,因為它在一些東方回教國家中根本無法上映,所以我認為《斷背山》很大程度上是屬於美國的,只是由一個華人導演去拍攝而已,也可以說給了李安拍是最佳人選了,因為他不把這段感情視作顛覆(這也是很多美國導演不能拍的原因),只視作一段時間/地點/身份都錯位的愛情故事,他只是單純的把焦點集中到兩個人之間的感情上面,這份單純是否等於創作良心,我不敢說,但可以肯定絕不是野心,所謂「入山何必太深」,李安透過《斷背山》又回到創作的原點。
談到野心,我們不禁會問為何美國片可以把全世界作為它的市場,而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卻不能把中國電影推到世界市場之中,張藝謀與陳凱歌其實正在嘗試,只是他們的產品還不夠好,從製片的角度切入,《卧虎藏龍》的資金來源非常複雜,來自不同國家與投資者的集結,《英雄》也是,跨國資金集合的最終目的只有一個:把電影賣到全世界。而李安的優勢在於他的美國經驗使他能夠對全球市場的掌握比其他中國導演都更明瞭。如果獨把張藝謀與陳凱歌對全球市場的關注說成是醜態畢露其實有點不公平,因為這是全世界的製片與導演都在嘗試的事情,只是張陳都多了一份野心,就是希望把中國情懷都推銷到全世界。
李安當年唸台藝影劇系時,與現在台藝電影系比較起來,其實沒有太大差異,唯一不同地方是二十年前美國片的市佔率一定沒有現在那麼誇張。侯孝賢獲威尼斯金獅獎時台灣沒有成立電影學院,李安獲威尼斯金獅獎及奧斯卡導演獎時,台灣也沒有計劃要成立電影學院,這二十年來台灣都沒有設立獨立於教育部以外的電影學院,電影教育也沒有與整個市場機制作過有機的結合,台灣觀眾在過去十年裡被美國片徹底改變了觀影口味,這証明了一件事:有競爭但沒有進步。因此一位台灣藉導演獲美國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意義在於:你吞了我們的市場,我打你們牛仔一巴掌。
李安的家庭背景、紐約大學的技術訓練、在荷里活的經驗,再加上他對人情的興趣,使他的電影跨越了國界語言、避開了東方主義的論述網,也不能用「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等傳統話語去描述。對他而言,不管東方與西方,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情,有情就有題材,問題是這個情可以說得多深、多動聽。而他的電影不像一些歐洲大師那麼苦澀難明,也沒有像王家衛般華麗堆砌給人一種虛有其表的感覺,更沒有像一些韓國導演般血腥暴力,他的電影富有戲劇張力,這個張力來自人與人之間不同的立場與位置,沒有大奸大惡,也沒有完美的善人,可以是佳構的,卻不入俗套。
有人曾經說過《斷背山》之中的情,使得東西方之間的文化隔閡面臨崩潰,這只是一種理想,李安只是把這個理想灌入《斷背山》之中而已,《斷背山》在美國造成爭議,把同性戀與異性戀之間的鴻溝放大了(這跟東方文化無關),把美國精神的偶像推倒了(這跟東方文化無關),挑戰/褻瀆了荷里活電影工業的主流價值(這跟東方文化無關),它在美國造成的震撼遠比東方其他國家多,因為它在一些東方回教國家中根本無法上映,所以我認為《斷背山》很大程度上是屬於美國的,只是由一個華人導演去拍攝而已,也可以說給了李安拍是最佳人選了,因為他不把這段感情視作顛覆(這也是很多美國導演不能拍的原因),只視作一段時間/地點/身份都錯位的愛情故事,他只是單純的把焦點集中到兩個人之間的感情上面,這份單純是否等於創作良心,我不敢說,但可以肯定絕不是野心,所謂「入山何必太深」,李安透過《斷背山》又回到創作的原點。
談到野心,我們不禁會問為何美國片可以把全世界作為它的市場,而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卻不能把中國電影推到世界市場之中,張藝謀與陳凱歌其實正在嘗試,只是他們的產品還不夠好,從製片的角度切入,《卧虎藏龍》的資金來源非常複雜,來自不同國家與投資者的集結,《英雄》也是,跨國資金集合的最終目的只有一個:把電影賣到全世界。而李安的優勢在於他的美國經驗使他能夠對全球市場的掌握比其他中國導演都更明瞭。如果獨把張藝謀與陳凱歌對全球市場的關注說成是醜態畢露其實有點不公平,因為這是全世界的製片與導演都在嘗試的事情,只是張陳都多了一份野心,就是希望把中國情懷都推銷到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