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19 04:08:21ka cheng

寫在拍攝計劃書之前的迷惑

一個關於身份的紀錄片 寫在拍攝計劃書之前          

我覺得在正式撰寫拍攝計劃書之前,有一些問題需要釐清。因為這是一個自我內在感受出發的理念,有些問題很含糊,而我覺得如果在沒有清析的方向出來之前,無法撰寫拍攝計劃書。

背景:
由幼稚園、國小至高中,這些基礎教育階段,我只唸過基礎的中國歷史,並沒唸過澳門歷史或世界歷史。在二千年時我來了台灣,唸過一年僑生大學,三年圖文系,三年電影系,這七年在台灣的大學教育之後,我將會回到澳門工作及生活。在現階段有些內在的感受或迷惑。

迷惑1
我出生至高中這個人格形成期及基礎教育期裡,都在「葡萄牙人管治下的澳門」裡完成的,在一九九九年回歸後半年,我便離開了澳門,到了台灣唸大學,大量接受台灣的資訊,這對我有些意識形態上的影響,我覺得自己雖然不是台灣人,但卻對台灣產生了一點點感覺,然後我得帶著這些感覺回到「中國管治下的澳門特別行政區」生活及工作,雖然在日常生活中並沒有任何不適應的問題,而我也不太關心政治上的分歧,但在我的意識裡卻總有些不習慣。而除了我之外還有一群人也到了台灣留學,不知道他們是否也會感覺到,因此聯想到或許可以用紀錄片的形式去捕捉到這種共同感受。

迷惑2
在政治上澳門曾被葡萄牙人殖民,回歸後則被中國大陸殖民。在經濟上要配合賭場發展於是大量引入外國的跨國賭業集團,澳門的命脈都掌控在這些集團手中,誇張一點說幾乎被那些賭業集團所殖民。在學術領域當中有一大部份人都曾經留學台灣,另一大部份人則留學中國,小部份留學歐美,因此所謂的「學術文化界」其思維模式是分裂成台灣及中國兩大部份。在流行文化上我們大量吸收香港的電影、流行曲、廣告,幾乎百分之八十的澳門人每天都看著香港的電視節目,在流行文化上幾乎是被香港所殖民。
以上種種情況,在我二十歲之前視為理所當然,現今由於長期留在台灣,突然對澳門的想象產生了變化,感覺到「澳門」這個概念其實是多重精神分裂的,現在我真的不知道應不應該去介意這種分裂,也不知道「澳門人」這個身份對我有多重要或有甚麼意義?我不知道對這個身份應該採取甚麼態度?是認同?還是無奈接受?而台灣是否在我面對這個身份的時候會有甚麼影響?
如果這些問題無法釐清的話是無法進行拍攝的。不知道要如何去拍攝這樣抽象的東西?

我其實不想把這些問題處理成一種沉重的包袱,或刻意去放大某些議題,我只是單純的想把心中的一些迷惑透過紀錄片的形式說出來,因為我覺得應該也有一些人會有類似的感受,影像比其他媒介應該更能去捕捉這種共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