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8-29 23:39:14鳳梨

教案_我會小心 (SOS醫藥箱)

中班  主題一:我會小心  教具:SOS醫藥箱

 

活動名稱:小小醫護站      

領域:認知、社會、情緒

 

活動目標:

˙認識急救箱的基本配備。

˙學會簡單的傷口處理方法。

˙樂於參與扮演活動。

 

教學資源:

˙教具「SOS醫藥箱」、家用急救箱、傷口照片、棉花棒、小瓶裝生理食鹽水(洗隱形眼鏡用)

 

引起動機:

˙老師展示幾張傷口的照片,問幼兒:「什麼原因會有傷口?」「有傷口怎麼辦?」

 

活動過程:

1老師展示家用急救箱,告訴幼兒為什麼學校和家裡都必須準備急救箱。

2.老師拿出裡面的用品一一介紹其名稱和用途(附件)。

3.老師示範用生理食鹽水清洗傷口的動作,例如:先用酒精棉消毒雙手,用生理食鹽水

  將傷口上的髒污沖掉,一枝棉花棒只用一次(同一個地方不要來回擦拭、清洗),

  優碘消毒過後約30秒後,再用生理食鹽水將優碘擦掉

4.請幼兒兩人成一組,先幫其中一位幼兒消毒雙手,再發給一枝棉花棒,假裝另一位幼

  兒膝蓋受傷,依老師示範步驟幫受傷幼兒清洗傷口,再互相交換角色。

5.小小醫護站

1)將教具「SOS醫藥箱」布置在扮演區。

2)和幼兒討論出小小醫護站的輪值表,讓幼兒輪流擔任救護員。

3)老師引導幼兒進行扮演活動,並適時指導清洗傷口的動作。

 

評量:

˙能說出三項急救箱的基本配備。

˙能做簡單的傷口處理。

˙喜歡參與扮演活動。

 

附件:

◎家用急救箱配備:

1.酒精棉:急救前用來給雙手或鉗子等工具消毒。

2.手套、口罩:可以防止施救者被感染。

3.0.9%的生理鹽水:用來清洗傷口。基於衛生要求,最好選擇獨立的小包裝或中型瓶裝的。

  需要注意的是,開封後用剩的應該扔掉,不要再放進急救箱。如果沒有,可用未開封的蒸

  餾水或礦泉水代替。

4.消毒紗布:用來覆蓋傷口。它既不像棉花一樣有可能將棉絲留在傷口上,移開時,也不會

  牽動傷口。

5.繃帶:繃帶具有彈性,用來包紮傷口,不妨礙血液迴圈。2寸的適合手部,3寸的適合腳部。6.三角巾:又叫三角繃帶,具多種用途,可承托受傷的上肢、固定敷料或骨折處等。

7.安全扣針:固定三角巾或繃帶。
8.膠布:紙膠布可以固定紗布,由於不刺激皮膚,適合一般人使用;氧化鋅膠布則可以固定

  繃帶。

9.ok:覆蓋小傷口時用。
10.保鮮紙:利用它不會緊貼傷口的特性,在送醫院前包裹燒傷、燙傷部位。
11.袋裝面罩或人工呼吸面膜:施以人工呼吸時,防止感染。
12.圓頭剪刀、鉗子:圓頭剪刀比較安全,可用來剪開膠布或繃帶。必要時,也可用來剪開衣

  物。鉗子可代替雙手持敷料,或者鉗去傷口上的汙物等。
13.手電筒:在漆黑環境下施救時,可用它照明﹔也可為暈倒的人做瞳孔反應。
14.棉花棒:用來清洗面積小的出血傷口。
15.冰袋:置於淤傷、肌肉拉傷或關節扭傷的部位,令微血管收縮,可幫助減少腫脹。

 

◎傷口處理新觀念

1.任何傷口都塗優碘是不對的

 一般人都認為有傷口就擦優碘消毒兼殺菌,其實傷口若不是很髒是不需要的,因為消毒

 水如雙氧水、優碘都會破壞肉芽組織,減少白血球活性,如一定要用應在擦過優碘後,

 立即以生理食鹽水沖洗。

2.必用抗生素是不對的

 除非感染已發生不然不用抗生素,即使是局部的抗生素藥膏,也會影響傷口癒合。

3.傷口要保持乾燥是不對的

 根據國外科學家所做的實驗顯示,傷口在適度濕潤的環境下其細胞再生能力與游移速度

 較快,復原速度會比在完全乾燥的環境下快一倍。

4.較大或較深已感染的傷口要馬上縫合是不對的

 傷口必須先清洗乾淨,移除壞死組織,若有分泌物尤其是有腔洞的深部傷口,須放置鬆

 散紗布或引流管,待傷口乾淨再縫,避免俗稱的「金包銀」。

5.傷口必須勤換藥是不對的

 傷口須依照其性質及癒合的階段,決定換藥次數,傷口只要保持清潔,不需每天換藥,

 因為換藥反而使傷口易受感染。

 

美國黑金 2019-12-20 13:35:51

感謝分享!

http://www.yyj.tw/